苏文文 发表于 2023-8-9 15:10:31

深挖大丰瓷刻价值,赋能恒北新村振兴,南师大“非遗+...

<p>瓷刻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精神,瓷刻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带动当地手工艺和制造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经济动力。近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非遗+乡村”寻访实践团来到大丰恒北村,深度挖掘和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丰瓷刻,着重展现瓷刻鉴赏、瓷刻制作、瓷刻发展、瓷刻文化和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内容,探索其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振兴起到的积极作用。</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br/></p><p><br/></p><p>第一站,寻访实践团来到大丰瓷刻基地。大丰瓷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银付,为实践团讲解了《齐白石》《越洋电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优秀作品的创作历程,并且介绍了瓷刻文化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价值。</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瓷刻作品《越洋电话》</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br/></p><p>据介绍,“大丰瓷刻”已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大丰瓷刻工艺甚为精巧,以刀工精致、线条流畅、意境深远和人物雕刻惟妙惟肖而著称。用钻刀在釉面上刻画,无疑是硬碰硬,稍有不慎就会破裂,对创作者要求极高。因此在民间,能掌握这项技艺的人凤毛麟角。</p><p><br/></p><p>专攻瓷刻艺术迄今已有20多个年头的陈银付,现场通过亲身示范的方式,让实践团了解瓷刻的制作过程,其以瓷器为载体,以钢凿、铁锤为工具,利用瓷器本身特有的丽质和凿刻后产生的崩瓷效果,将深浅不一、疏密不同、长短不齐、有粗有细、有虚有实的凿刻技法与刀法结合在一起,将作品的物象机理生动地再现于瓷器表面,既有洒脱的书画笔墨之韵,又有浓烈的金石雕刻之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br/></p><p>随后,实践团来到“映像恒北”参观,了解恒北村的概况、产业结构、历史变迁、十年发展史、非遗等情况,探究恒北村以非遗文化为特色的发展路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br/></p><p>南师大美术学院辅导员葛逸君介绍,学校一直鼓励大学生暑假返乡开展一些调查探索,引导他们利用自身所学回报家乡,学生们心系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是暑假实践活动的价值所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br/></p><p>“大丰瓷刻始终坚持以非遗带动产业发展,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矢志传承,创新非遗活态传播体系;做好品牌,建好项目,推进非遗和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这样才能让大丰瓷刻走得更远、更长久!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我们用瓷刻作品展览、短视频宣传、实践体验等方式介绍这项非遗,把非遗和老百姓生活联系起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陈银付说。</p><p><br/></p><p>实践团的成员们纷纷表示,大丰瓷刻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他们想要把瓷刻的发展传承和地方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利用非遗文化的影响力繁荣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p><p><br/></p><p>寻访实践团队长、美术学院学子倪雅玟说:“作为一名文化爱好者,一名南师美院本科生,我一直对中国的非遗文化充满着浓厚的兴趣。暑期,参观了江苏盐城大丰瓷刻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瓷刻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我也在思考,为了让家乡盐城的优秀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千家万户,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比如说,制作瓷刻文化的纪录片,通过丰富的影像和讲述,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瓷刻文化;组织和参与文化活动,在博物馆、艺术馆等场所举办展览,展示瓷刻文化的历史、传承、技艺等,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大丰瓷刻;结合暑期实践、志愿服务,走进社区组织瓷刻的制作、上色、推广等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零距离感受中国非遗大丰瓷刻的独特魅力。百年匠人,一代代传承精巧技艺,他们倾尽所有,只为延续华夏文明。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自当接过传承的使命,向世界弘扬中华气象,积极探索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之路。”</p><p><br/></p><p>寻访实践团成员王轶彧表示,非遗给恒北村带来了新的生机。游客来这里,不仅能尝到香甜可口的梨,也可以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此行让我印象深刻的有,李晓霞文创工作室里恒北梨文创形象店柜台摆放的梨木梳、酥梨酒等系列梨文创产品100多个,非常适合作为旅游伴手礼。还有,恒北文创街打造的恒北梨乡非遗文创集市,日前还成功入选江苏省乡村旅游业态创新示范产品名单。集市上,除了大丰瓷刻,还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展出。这里有恒北非遗文化、本场人文化、梨文化、民俗文化……游客在体验非遗的同时,可感受匠心之美,弘扬非遗工匠精神。”</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br/></p><p>近日,大丰恒北村入选“江苏省首批长三角‘臻选’美丽乡村”名单。据悉,恒北村位于大丰区南侧,交通便捷,区位较好,距离区中心4.5公里,沿海高速15分钟路程可到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br/></p><p>恒北村是果树专业村,也是全国最大的早酥梨商品生产基地之一。恒北早酥梨已有50多年的种植历史。如今的恒北村春赏花、夏有荫、秋摘果、冬泡泉,四季皆美景。近年来,恒北村通过不断地努力,先后获得:2013年国家级生态村、2015年全国文明村、2013年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13年江苏省最美乡村、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等荣誉称号。</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br/></p><p>恒北早酥梨品牌先后获得绿色食品商标标志、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同时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江苏省农业品牌目录”。</p><p><br/></p><p>现在来到恒北村,会看到翠冠梨园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恒北“翠冠”梨是早熟优良蜜梨品种,其果皮细薄,身披黄绿色战袍“颜值”颇高,其因果肉雪白,肉脆多汁,又被誉为“六月雪”。每至七月底八月初,恒北翠冠梨陆续成熟上市。</p><p><br/></p><p>近年来,恒北村围绕“梨园风光、生态宜居、乡村旅游”定位,发展果树种植、果品加工、乡村旅游、非遗文创等产业,带动种植恒北梨4万亩,建成50亩梨综合示范园;开发梨系列文创产品30个,保护性注册45个系列175个“恒北”品牌商标;建成原乡温泉度假酒店、温泉农庄、恒北“蓝城•春风原乡”温泉生活小镇、星星乐园、恒北文创街等休闲度假项目。在恒北村的示范带动下,形成了“一心两翼三恒”的辐射带动发展效应,带动周边恒南村、恒丰村实现了农旅片区联动一体化发展,带动周边红花村、诚心村实现了新农村社区集聚发展效应。</p><p><br/></p><p><br/></p><p><strong>来源:大丰文旅</strong></p><p><strong>荐稿:张帆</strong></p><p><strong>编辑:吴勇胜</strong></p><p><strong>总编辑:陆碧波</strong></p><p><br/></p><link rel="stylesheet" href="//xinsubei.com/source/plugin/wcn_editor/public/wcn_editor_fit.css?v134_cvD" id="wcn_editor_css"/>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挖大丰瓷刻价值,赋能恒北新村振兴,南师大“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