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杰 | 关于特色田园乡村如何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p><br/></p><p style="text-indent: 2em;">迄今为止,泰州已建成68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我市乡村呈现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诗意般地生活在美丽田园乡村里,宛如世外桃源,这大概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诠释吧。</p><p style="text-indent: 2em;">目前,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如何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可持续发展呢?笔者以为,向农文旅方向转型升级,释放乡村旅游市场潜力,使之成为振兴乡村产业的有力引擎,进而释放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总结现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转型升级:</p><p style="text-indent: 2em;">首先,依托先后特色田园乡村,按照旅游经济规律进行规划设计软硬件配套。已建成的特色田园乡村,重点从改变农村脏、乱、差环境,提高人居舒适度、农村特色产业等入手,推动特色田园乡村转型升级要用旅游规划的思路进行转型升级规划设计,要用旅游运营的思维进行定位,创意策划。在旅游规划设计中,要做好当地旅游资源的分布图,区位图,发展迭代的分期实施规划图,游线规划图,基础设施规划图,建立当地日游客承载人数模型,据此确定游客接待中心的规模,停车场,餐食,公厕,游客小息场地的位置和规模,处理突发事件如消防,食品卫生,环境污染,伤害和自然灾害等的处理位置,场所规模,以及游客时空秩序的安排。保留当地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自然地貌,新建景观要与当地自然地貌自然有机衔接,揉和一体,不可突兀。</p><p style="text-indent: 2em;">其次,找准各特色田园乡村定位,形成特色互补,整合发展。优先在城乡要素集聚,交通区位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产业特色鲜明的地区同步培育山水,田园,产业,乡愁的乡村连片发展,串点连线成片,创新资源整合,差异化互补联合发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宜游则游,宜养则养,宜玩宜玩,宜居则居。</p><p style="text-indent: 2em;">再次,挖掘本地外地有特点的文旅项目,以互动增强吸引力。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耕读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造乡村游客喜欢,喜闻乐见的,有趣味性的旅游产品,如地方清口传说故事,文娱小节目,民歌号子,本地相声,拐误(妇丿戏,二十四节气农耕节目,传统婚庆,新派的亲子研学,劳动实践,采摘垂钓,自煮食材,科普露营,体育夜跑,自驾徒步,露天电影,露天小型音乐会,水幕电影,婚纱摄影,灯光秀,密室剧本杀,电竞等;引进外地的二人转,傩戏,藏族锅庄,新疆舞,东北长鼓舞,以当地文化加以改造嫁接,直至民宿微度假,康养休闲游等都可根据当地条件,因地制宜展开实践。引导游客参与到耕种采摘,喂猪养羊,撤网捕鱼,演唱舞蹈,角色扮演中去。注重游客的体验感。做好对游客的贴心暖心服务,不欺客,不宰客。讲究为商诚信文化。让游客以松驰的身心状态放心游玩。欣赏大自然的包容和宁静,品尝当地美食,参与当地各种有趣的民俗文化活动,从而唤醒游客内心深处对乡愁的渴望。让游客产生要再来玩,常来玩的欲望。</p><p style="text-indent: 2em;">最后,注重乡村主题IP策划研发,发挥传承创新乡村文化血脉,推动乡村品牌价值提升。展现富有当地特色的乡味,乡景,乡情,乡魂。注册相关品牌和保护自有知识产权。避免同质化恶意模仿恶意竞争。</p><p style="text-indent: 2em;">当前,当务之急还是要靠政府引领。研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加,招揽培训旅游创意策划和运营人才,让从业人员熟练掌握规范化的服务标准和流程。社会资本助力特色田园乡村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为农文旅项目是一个可以探索的路径。政府要出台政策扶持社会资本参加特色田园乡村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农文旅,在建成运营前期发放补贴或惠民券,可以帮助引导客流。出台鼓励本地青年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的政策,为社会资本助力泰田园可持续发展和回乡创业人员保驾护航。</p><p style="text-indent: 2em;">特色田园乡村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正在探索的课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也不是所有特色田园乡村都能可持续发展。而如果坚持创意策划,精准定位,创造规划落地实施,创新宣传,运营有道。那么创业成功,壮大发展的机率会更高。从而递进到创收赢利,致富乡村的良性循环之中。</p><p><br/></p><p><strong>荐稿:天厨星堑塘客</strong></p><p><strong>编辑:吴勇胜<br/></strong></p><p><strong>总编辑:陆碧波</strong></p><link rel="stylesheet" href="//xinsubei.com/source/plugin/wcn_editor/public/wcn_editor_fit.css?v134_P6E" id="wcn_editor_css"/>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