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田 | 奥运盛会 水以载道
<p style="text-indent: 2em;">巴黎奥运会让世人耳目一新。开幕式别出心裁,一改在围圈场馆进行的惯例,放在风光旖旎的塞纳河上举行。<br/></p><p style="text-indent: 2em;">7月26日凌晨,整个巴黎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舞台,而聚光灯下的核心位置,是穿城而过的塞纳河:85艘游船,在6公里长的河面上,用40分钟的时间,将205个代表团的运动员送到巴黎地标——埃菲尔铁塔下。</p><p style="text-indent: 2em;">静静的塞纳河,静静地诉说,每一则沉入河底的故事,激起一晕涟漪,不经意的。时光的覆盖之下,一切仿佛归于超然。但那些轰轰烈烈,那些平平淡淡,发生过,总会留痕。塞纳河知道的,它不响。</p><p style="text-indent: 2em;">而且,从始至终,贯穿的雨水成为不期而遇的来宾。奥运与历史,艺术与体育,浪漫花都的雨中情让人着迷。</p><p style="text-indent: 2em;">回想一百多年前,那位名叫顾拜旦的男爵为复兴古奥运奔走呼号,在人们的冷眼中创立了现代奥运会,并制订了奥林匹克宪章,亲拟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格言。如果顾拜旦男爵有知,看到他耗尽心血创立的现代奥运会,今天已经发展成地球上最大规模的集会:将体育运动的多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且影响力远远超出体育范畴,以独有的文化魅力愉悦身心,以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这一刻,他必然会无比欣慰。</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运动员乘船巡游塞纳河的同时,还穿插着12幕主题的文艺表演。分别从法国的符号、巴黎人、自由、平等、博爱、历史上的伟大女性、体育精神、欢庆等多个角度,向世界传播了法国的声音。</p><p style="text-indent: 2em;">突如其来的大雨,非但没有浇灭开幕式的狂欢,反而点燃了全城的情绪。时间最长,内容最多彩的开幕式,古典,流行,红磨坊,时装秀,现代社会人类存在的情状,都被提炼加入了这场狂欢。没有整齐划一的舞步,也没有舞美灯光的衬托,更没有任何一个需要烘托的主角,却那么真诚,那么愉悦,那么发自内心。</p><p style="text-indent: 2em;">雨中,最耀眼的色彩是中国红。在第16艘船,排在整个运动员入场序列中的第41位,那一片中国红,映衬着一张张阳光、青春的面庞,出现在开幕式主会场——特罗卡德罗广场的大屏幕上时,当北京籍运动员、第四次参加奥运会、力争个人第六枚奥运金牌的乒乓球名将马龙,奋力挥舞五星红旗的画面映入人们的眼帘时,整个奥运现场爆发出了欢呼声和掌声。</p><p style="text-indent: 2em;">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派出由42位奥运冠军领衔的队伍,将参加30个大项42个分项236个小项的比赛。这支队伍精锐尽出,同时也朝气蓬勃,最小的郑好好年龄仅有11岁。</p><p style="text-indent: 2em;">雨点洒过塞纳河的舞台上,是体育活力的嬗变,是其背后的文化逻辑与哲学考量。</p><p style="text-indent: 2em;">从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到《米洛的维纳斯》,再到蒙娜丽莎……众多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一一亮相,注视着运动员从眼前经过,各代表团受到了卢浮宫艺术品的迎接。六个标志性面孔从水中浮现,随着船只的经过而移动。表演巧妙地颠倒了角色:在塞纳河这个独一无二的流动“博物馆”中,运动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艺术品则变成观众。</p><p style="text-indent: 2em;">忽然,一位骑士“驾马”沿着运动员经过的航路,在水中“疾驰”而来。骑士登陆后,在其带领下,志愿者手持各代表团的旗帜,来到了特罗卡德罗广场。骑士手捧奥林匹克会旗,将它交给升旗手,在法国广播合唱团的伴唱声中,会旗升起。</p><p style="text-indent: 2em;">游艇向卢浮宫驶去,网球选手毛瑞斯莫在岸上完成了火炬交接。主火炬台是一个热气球,高30米、直径22米,底部的筐直径7米。伴随着加拿大女歌手席琳·迪翁在埃菲尔铁塔上演唱的歌曲《爱的颂歌》,巴黎奥运会主火炬台带着圣火乘风而起。</p><p style="text-indent: 2em;">古人言:“万趣融其神思”,文以载道,而这次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却是“水以载道”。一直到开幕式结束,雨还在下,但这只会让这场前所未有的开幕式变得更加特殊,更具有法国味道。</p><p style="text-indent: 2em;"><br/></p><p style="text-indent: 0em;"><strong>作者简介:</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0em;"><strong>邵玉田</strong>、中国散文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p><p style="text-indent: 2em;"> </p><p><strong>编辑:吴勇胜</strong></p><p><strong>总编辑:陆碧波</strong></p><link rel="stylesheet" href="//xinsubei.com/source/plugin/wcn_editor/public/wcn_editor_fit.css?v134_IxM" id="wcn_editor_css"/>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