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菊东篱
发表于 2023-5-30 16:06:46
来自手机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
布谷鸟飞过村庄的时侯,我正站在麦田里和忙农活的老钟叔有一搭没一搭地拉着家常。“你听得出布谷鸟叫的什么?”
“收麦播谷。”
“不对,不对,是‘王侉打刀’,这里面有个故事。”
“还有故事,说来听听。”
“王侉是个铁匠,早年犯事上了水泊梁山,专门打造兵器。因为不愿被招安,下山后就在村子里开了个铁匠铺。他打的镰力锋利无比,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来找他打刀,从此名声远扬。后来被朝廷知道了,派人请他去为官兵打造刀剑,王侉哪里肯去。说我王侉打刀,只为收割之用,不做杀人兵器;官兵一怒就把他杀了。王侉死后还惦念着乡亲们,于是变成了一只布谷鸟。每到麦收季节,它就飞过村庄,提醒乡亲们下田收割。你再听听,布谷鸟是不是在叫‘王侉打刀’。”
“哈哈,还真有点像,不过又有点像是在叫‘麦黄草枯’。”
“各个地方的人听到的都不一样,因为口音不同嘛。”
“你说得太神了,不过这布谷鸟催收催种我信,因为它是候鸟。”
“过去我一听这布谷鸟叫就睡不着觉,半夜三更就起床了。你猜起床干什么?”
“不知道。”
“做打谷场准备收麦子。先把地整平,然后套上牛拉着石滚碾压。碾实后挑水泼场,再在上面铺上稻草碾压。这几道工序下来,打谷场就做好了。接下来下田割麦,挑上场脱粒、晾晒。这几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累人呢。”
“古人不是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吗,这种田人一年到头很少有空闲的日子,五月里更加繁忙。”
“是的。这个时候是最忙的时候,麦子要收,蚕豆要收,菜籽要收;还要种下一茬的庄稼,插秧、移栽棉花。不过现在全是机械化,省力省时,轻松多了。再也不要打电话叫在外面打工的儿子回来帮忙了,我一个人就解决问题了。”
“这就叫时代进步。”
“不过我还是觉得心里有点空落,那时虽然苦,但心里踏实。插秧时妇女们一溜几十个人站在水田里插秧,累了就唱插秧号子。”
“你还记得歌词吗?”
“怎么不记得,这辈子恐怕忘不了啦。”
“唱两句我听听。”
“五月太阳闪金光,家家户户插秧忙。号子一喊震天响,秋后我收万担粮。”
“就这么几句?”
“这是一个人的领唱,后面是大家合唱。”
“接着唱呀。”
“吆呢格桑端,端端格桑吆号子。”
“这插秧号子真好听。”
“一个人唱没有气势,要很多人一起合唱才好听呢。”
“词是固定的吗?”
“不是,是现编现唱。但调子是固定的,祖辈传下来的民间小调。”
“这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你是个‘活宝’呢。”
“哈哈......”
(原载《盐阜大众报》)
编 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