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散文] 徐友权|那年大水

  [复制链接]

2024-6-29 07:53:22 314013 0

采菊东篱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4-6-29 07:53:22 来自手机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

采菊东篱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4-6-29 07:53:22

      一夜大雨,让我忐忑不安怎么也睡不踏实。看着街中央淹没的路面,我的心里有点打鼓,该不会像1991年夏季苏北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吧。      我想经历过那年大水的人,心里多少有点阴影。几乎是一夜之间,我工作的乡镇有402户房屋被洪水冲垮,14家企业被迫停产,5200多名灾民紧急转移。放眼望去,一片汪洋。低洼处的村落,只在水面上露出房顶,人们划着小船在村子里穿行,将家里能抢出来的物品运到地势较高的救灾点去。

20240629075117front2_0_632_FuyA7MSPW4lZLAmRRaxpxyr9nVyt.jpg

      我的一位记者朋友要去村里采访,镇领导考虑到安全问题叫他不要下去,等晚上开会听回报。但出于职业的习惯,他一定要到现场去,后来领导同意我们跟他们的车子去三里树村。车子在水中开开停停,到了大白公路被村民杨永斌拦了下来。镇领导赶忙下车,只见杨永斌急得手足无措,一把拉住镇领导的手说:“我妻子快要生了,求你们帮帮忙。”镇领导二话没说,随即安排驾驶员把杨永斌的妻子送往医院。
      由于到处是水,我们每个人都拄着一根竹杆,试探着一步一步往前走。当涉水来到民窑村时,很多受灾的群众己主动来到路口迎接我们。他们相互搀扶着站在水里,一个个眼泪汪汪。一位叫杨青龙的老人拉着镇领导的手说:“这么大的水就是亲儿子也不会冒这个险来看我们啊。”镇领导摆了摆手说:“快别这么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让你们安全转移。”在得知杨青龙是一位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时,镇领导当即将他安排到一位个体运输户的大船上,并拍着老人的手背说:“待大水退了,我们安排你到敬老院安度晚年。”老人泪水涟涟,哽咽失声。在短短的两三天时间里,全镇1万多名灾民被转往安全地带,没有因水灾淹死一个人,这的确是一个奇迹。
      第二天,我们随镇领导去医院看望杨永斌一家,他抱起刚出生的女儿请镇领导帮助起个名字。镇领导想了想说:“就叫水花吧。”水花,水中之花,她是幸福的。
      大约是5年后,我陪记者朋友去杨永斌家看望水花。我们沿着三里树村农庄线向东走了约100米,见到了杨永斌灾后刚建的新房。当时杨永斌不在家,他妻子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屋。已经上幼儿园的水花有些怯生,躲在妈妈身后不肯见我们。在我们再三哄劝下,水花终于同意站在门前让我们为她拍照。过了几天,一篇以水花照片压题的通讯《水花,长在阳光下》刊登在报纸上。
       一晃多年过去了,水花应该是一个大姑娘了。她这个有着特殊含义的名字,让我们记住了那场水灾,记住了那些穿行在大水中救灾的好人。
来源:《中外文艺》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金牌会员
:
fddbbzizzi6bgv6app@app.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46

帖子163

积分1152

图文推荐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铎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铎。(盐城

  • 5名干部喝酒,1人死亡,为何发生如此恶劣的

    AI图片 与文字无关来源:“官察室” 记者观察荐稿

  • 施蔷生 | 生命的韵律:在流动中抵达永恒

    引言前天参加大学同学聚会,毕业已43年。今天参加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下)

    悠悠大四河,以它博大、无私的胸怀,生生不息地流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中)

    血染大四河(中)丁正宏 1947年12月26日清晨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