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寿命增长的背后,是民生福祉的持续“加码”。
幸福感,是一座城市给予人民的最好答卷。日前,“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名单公布,盐城成功入选。这也是盐城努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充分惠及全体人民的生动体现。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盐城市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实施健康盐城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儿童医院
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就更加有了医疗卫生领域大手笔投入的底气。2019至2021年,盐城卫生健康方面的财政支出290.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0%。
医疗机构重视医疗设备和技术的提升,提高综合救治水平。
市一院二期、市儿童医院二期等工程加快推进,市中医院南扩工程投入运营,市老年康复医院揭牌,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医改不断深化,加速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覆盖城乡居民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不断完善,县域内就诊率达90%;扩大医保参保群体,使基本医保覆盖面稳定在98.5%以上……今年,盐城再次蝉联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列第15位,位次较上年上升15位。
包括健康在内的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这十年,盐城财政倾力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民生投入逐年提高,民生支出从2012年341.5亿元,到2021年提高至821.71亿元,年均增长10.2%。2021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80%,比2012年提升5.9个百分点。
亭湖区文峰街道迎宾桥社区志愿服务站工作人员正在为老年人提供面对面交流服务。
盐城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持续抓好稳就业、稳物价、增收入和教育、卫生、住房、“一老一幼”等工作,民生红利渐次释放,民生画卷更有质感。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2013年9月开始,大丰区启动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卫生改革创新举措。
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盐城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3.54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达41%,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18连调”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14连涨”,助力老有所养;城市街道 “枢纽式”养老服务综合体,提供“一站式”为老服务,让“夕阳”更暖;加装电梯、无障碍环境建设,让社区对老年人更加友好……这一切,不仅关乎生命的长度,更关乎生命的温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