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在东台
刘用海
前不久,一位朋友送我一本刚出版的《下坝往事文集》,我在翻阅这本由多位老师共同完成的佳作。读该书时突然让我想起一件事,那是1992年深秋时节,我去上海出差期间,去看望家住高桥镇的一位东台的长辈高振声先生,老先生精神饱满、思维敏捷,有文化很健谈。解放前他曾做过东台高泰和陆陈行的掌柜,四十年代来上海做生意并定居,我们聊了很多有关东台的陈年往事,其中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说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年底,一个叫胡服的人和黄克诚等路过东台,管文蔚(当时有人认出来)等领导来到下坝高泰和陆陈行码头欢迎,在行内喝了茶、稍事歇息后离开,我问他这些人是乘什么交通工具来的呢,他告诉我,坐的“小汽油船”和拖船,他记得船是在串场河由北驶来的,在高泰和粮行码头上岸,稍作休整后,继续向南行驶,事情整个过程很低调,没有大张旗鼓。全国解放后才知道这个胡服就是刘少奇主席,他感到大为意外,一直未和其他人谈起过。
现在回忆起这件往事,我认为有一定的可信度。其一,老先生虽是商人,但与新四军多有联系,也为抗日和解放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其二,老先生为人处事诚实,没有弄虚作假的必要,这是无意间告诉我们后辈的一段经历而已;其三,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刘少奇等此行的目的地并非东台而是路过。1940年11月7日下午,刘少奇和黄克诚等乘坐陈毅、粟裕准备的轮船,从建湖到达海安。陈毅、粟裕在海安苏北指挥部开大会……,就这一点而言,在时间、地点、人物、路线以及行进方式等方面都是基本吻合的。
最近就这一问题,我进行了部分相关资料的收集疏理工作,现将整理出来的资料做出一个汇总,以飨读者。
1940年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率主力北渡长江进入苏北后,改称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同年10月,黄桥战役胜利后,与南下的八路军五纵队会师于白驹。建立了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
11月6日上午,早饭后,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化名胡服)在八路军五纵队司令员黄克诚的陪同下去海安,与陈毅、粟裕会商巩固、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方针大计。一支队彭明治司令员、朱涤新政委等支队负责人把刘少奇、黄克诚两位首长送到码头,船队启航驶向海安。
两位首长住在拖船上,另一条单船在后面护送。黄克诚同志的两名警卫员,少奇同志的随行人员秘书刘彬、副官李某某、孔德才(孔良)等两名警卫员及一个机要员随首长在一起。副官俞炳辉在拖船上陪伴首长,游梅跃副官在护运船。
开船不久,刘少奇同志向俞炳辉打听沿途地名,又询问苏北指挥部的组织和生活情况,以及当地各派政治力量的分布、军民关系、军政关系等等。大概连日劳累了,黄克诚独自在舱中休息,船开得不快,下午五时左右才到东台。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员管文蔚等军政领导人到下坝轮船码头欢迎首长。进入高泰和粮行里小憩,少奇同志边喝茶边向管文蔚司令员等人了解东台地方的抗战形势,并了解路途情况,少奇同志问离海安还有多远,副官报告说还有七八十里地,河道不太好走,又离公路较远,夜航不安全。来时陈司令员有交待,到了东台先打电话给他,好准备在码头迎接,最好不在夜间赶到海安。
首长们登岸到了二纵队部驻地,少奇同志旋即同陈总通了电话。晚饭后,他提议回船过夜,免得给二纵同志增添麻烦,虽经二纵负责同志一再挽留,首长们还是上了船。
回到船上,少奇同志即急切地表示想尽早见到陈、粟首长,问能否夜航。我们建议说冬季水枯,夜航困难,而且保卫工作难做,最好等天亮再走。
“我是去海安工作的呀,”他严肃地说“何必在路上浪费一个晚上呢”,决定连夜启航。驶出近30里,到达东台安丰,由于天黑河窄,船老大提出无法再开了,这才停了船。就地布置警戒,一面派人上岸联系,请部队派人加强警卫工作。少奇同志毫无睡意,提出坐船太慢,天亮后改为骑马走完剩下的40里路。副官立即打电话向指挥部报告他的意见,请求派几匹马来。少奇同志这才定下心躺到床上。
天刚亮,他就起身了。见马未到,他便命令立即开船,边行边等去迎接的人马。此时顺风下水,船工又理解首长的焦急心情,船开得颇快。刘少奇刚到海安,就在陈毅、朱克靖等陪同下,登门拜访了曾在民国初年担任江苏省省长的著名士绅、民主人士韩国钧(字紫石)。在韩国钧公馆的广玉兰树下,刘少奇向韩老解释中共政策,同他商讨抗日救国大计。刘少奇话虽不多,但出言极有分量。而紫石老人对于国事爱谈健谈,而尤注意抗战到底、国共合作及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等问题。韩国钧对新四军知之甚少,实实在在的共产党人更是从未看见过,而平日所闻的共产党人,似乎不近人情,很难接近。新四军北上抗日后,在与陈毅等新四军将领的多次交往中,他逐渐改变了对新四军和共产党人的看法。与刘少奇会面后,韩国钧对陈毅谈了对刘少奇的印象:胡服先生决非等闲之辈,在贵党内当不在君之下。此后韩国钧常常于友人闲谈中露出对新四军及共产党人的钦佩之情。他认为:今后中国革命成功者必是共产党,因为中共深得民心也。
在海安,刘少奇听取了管文蔚关于苏北临时参政会筹备情况的汇报,刘少奇指示会议一定要发扬民主,不能包办,要让到会的各方面人士讲话,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要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在苏北地区必须争取赞成抗战的国民党员,争取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和中上层开朗绅士,如韩国钧、朱履先等,要把他们吸收到参政会里来。
11月15日,在刘少奇的指导下,苏北临时参政会在海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江都、高邮、泰州、扬中、丹阳、泰兴、靖江、如皋、南通、海门、崇明、东台、盐城、兴化等14个县,议员388人,包括各党派、各阶层人士,而且知识分子绅商领袖占半数以上,其中共产党员占五分之一。苏北的名流士绅,都从各地赶来参加会议,踊跃发表政见。经过与会人士的充分讨论,制定通过了代表苏北人民民意的《施政纲领》。会议选举韩国钧为苏北参议会名誉议长,选举黄逸峰为议长,朱履先、朱克靖为副议长。按照三三制的原则,成立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及区、县抗日民主政权。会议选举管文蔚为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主任,通过了陈毅的政治报告。
会议闭幕时,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讲话。刘少奇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施政纲领,强调指出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和任务。他说,抗日各阶级联合的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民族战线的最高形式。它只有在平等原则上,采用完全的民主制度,才能组织成功。他又说,我们在敌后所要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它的方针和任务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保证抗日各阶层人民的利益,改良工农生活及镇压汉奸反动派。刘少奇阐述了《施政纲领》的主要精神:全国各族人民、各党各派要团结一致抗战,要施行民主政治,给人民以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要实行三三制政权,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行二五减租、减息和保证交租交息,加强根据地内军事建设,做好抗日军人家属的优抚工作,发展生产,保障部队的供给,肃清贪污盗窃的行为,提倡廉洁奉公。刘少奇最后说,共产党很愿意一切的党派、团体和公正的人士来参加抗日民主政权,共同管理政府。只有大多数的人民都积极起来参政,积极负担政府的工作,并积极为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努力的时候,抗日民主政权才能巩固与发展,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压迫才能推翻,中国的独立自主与人民的民主自由才能实现。刘少奇的讲话得到议员们的热烈拥护,为建设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指明了方向。
会议结束后,我们在黄桥决战中缴来的船中,挑出南通招商局的“怡丰”轮和东台招商局的“东台”轮,并选用了李守维的指挥船作拖轮。这条船有十个隔间,每个隔间都有舒适的床榻供人休息,还可以在船上办公、开会。“东台”轮船老大不太合适已换了可靠的人。带了一个警卫班和一名厨师,还准备了十几个人用的被褥、坐椅、罐头、水果等物品。
陈毅司令员满意地点点头,忽然又一扬眉毛“天冷了,被褥多带一点,另外再带几条香烟。……”
为保证沿途安全,防止国民党散兵游勇来骚扰,粟裕副总指挥亲自打电话给二纵,命令他们派巡逻队沿岸保护船只行驶。为了同民船有所区别,约定我们的船首挂红旗,尾悬蓝旗。
船队出发了。当天,我们到达东台加油、宿夜。翌日下午四时左右,轮船驶抵盐城。
参考资料: 1、《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在海安》,作者:俞炳辉 口述,王子和、俞平 记录整理; 2、《新四军红色丰碑盐城卷》,编者:盐城市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 盐城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 3、《东台革命斗争大事记》(1919.5—1949.9),编者:中共东台市委党史办公室 4、《东台革命斗争史料》(第七辑),编者:中共东台市委党史办公室编 5、《韩国钧外传》,作者:凌玉奇 6、《浴火雄师——军事斗争卷(上)》,编者:中共盐城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作者简介: 刘用海,1953年生,东台市人,东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原局长,东台市收藏协会原副会长。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