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学者李实秋、徐爱军写过《文天祥过<过如皋>》一文,他们认为“虾儿湾”在如皋(当时如皋隶属泰州)地界。他们说道:“三月初十,载着文天祥的一叶小舟,沿窑子河驶入如皋境内,文天祥自以为已脱离险境,心情比较轻松了,当行到袁桥(今城北街道)北虾儿湾时,听说虾儿湾的青虾很出名,肉嫩而肥,遂停船叫书童上岸买青虾。并赋诗《虾子湾》一首”。这种说法在时间上明显是错误的。文天祥《发海陵》诗前有小序:“自三月十一日海陵登舟,连日候伴问占,苦不如意。会通州六校自维扬回,有弓箭可仗,遂以孤舟于二十一日早径发,十里,惊传马在塘湾,亟回。晚乃解缆,前途吉凶,未可知也。”这说明文天祥三月十一日才到泰州城下,潜伏十多天,三月二十一日从泰州出发向东至海安、如皋。所以说:三月十日文天祥所到“虾儿湾”一定是泰州市港口镇虾儿湾。
文天祥经过港口虾儿湾,只是匆匆而过,给泰州人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笔者想起,2006年姜堰市曾设立“文天祥系舟处”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么我们港口人要把纪念文丞相的石碑立在何处呢?据陈炳昌(1896-1971年)先生《港口竹枝词》记载:“宋文天祥相传经过此地,古名卖鱼湾,今呼虾儿湾,在港西北伍子河西”,但是它具体在哪里呢?我踏上自行车走街串巷,进行了多次寻访。
2018年春天,我遇到泰州姜堰作家缪荣株先生,他在1984年担任港口镇党委书记,曾经带领江苏省音协主席石林、著名画家赵坚、泰州画家潘觐贵三位艺术家到龙溪港、伍子河、虾儿湾采风,并写成《三老当年在港口采风》一文。据缪老回忆,“虾儿湾”在港口脱水厂西边——即伍子河的南端,在港口西南坊,靠近桑家湾的新港小区附近。港口文史爱好者原港口镇司法科律师韩立富也持同样的观点。宋竹亮(原港南村支书)和陈林生两人在《华港印记》之《龙溪八景》一文写到:“十里荷香,东临上溪,北止下溪。由南向西便是虾儿湾和伍子河。”他们两人也是这种说法。
那么“虾儿湾”究竟是在港口西北坊,还是在港口西南坊?是陈炳昌先生记载有误,还是港口这些文史爱好者观点有误?我立即到附近的港南村询问了许多七八十岁的老农民,包括原港南村老干部宋祥和,结果没有人知道“虾儿湾”这个地方。我想,毕竟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百年,“虾儿湾”的具体位置也许难以确定,心中的失望和无奈渐渐增长起来……
同年夏天,我在港口西北坊走访遇到一个95岁的老人,名叫王焕文,耳聪目明,思维清晰。我问起港口有没有“虾儿湾”,他说“虾儿湾”不在伍子河南头,而是在港口西北坊,伍子河的西岸,原来是几块垎岸,早在五六十年前的“圪改”中被放低放平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立即骑车从港口西北坊大圩前往伍子河西岸,在最北头询问一个看鱼塘的老大爷,老大爷说,我们这里的一大片鱼塘叫作“尼姑滩”,虾儿湾听说可能在南边。我骑车向南前行,只见田野里空无一人,……但是,这一次我终于知道了“虾儿湾”的大体位置了。
港口村95岁村民王焕文
半个月以后,我决心再到伍子河西岸的田野里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有所收获。这时候,远远看见田里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农民冒着烈日在劳动,我上前说明来意。他说,这里就是“虾儿湾”,我的责任田就在这里。他叫张柏林,73岁,港口村七组村民。张柏林介绍说,“虾儿湾”不是一块垎岸,而是好几块垎岸,现在已经被放低放平,“虾儿湾”北边叫作“尼姑滩”。
港口七组村民张柏林在“虾儿湾”自家责任田劳动
终于找到了,“虾儿湾”就在泰州港口伍子河西、尼姑滩南,现在为港口村七组村民张柏林等人的责任田。这说明陈炳昌先生当年的记载是正确的,只不过由于陈先生《港口竹枝词》在2011年才公诸于世,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知道“虾儿湾”具体位置的人越来越少了。
直线为“伍子河”,矩形为“尼姑滩”,圆圈为“虾儿湾”
斯人虽逝,忠魂犹存。七百多年过去了,泰州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文天祥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抗元英雄。
《崇祯泰州志》和《雍正泰州志》都记载了文天祥过泰州时写下的《虾子湾》。
《崇祯泰州志》之《虾子湾》
《雍正泰州志》之《虾子湾》
清朝咸丰举人、泰州诗人储树人,曾任广东某县知县,他写一组诗歌,描写泰州里下河港口、淤溪一带的风光,收入《海陵竹枝词》之中。其中的一首诗曰:“烟波何处吊文山,但见渔舟日往还。傍晚鸣榔风送响,夕阳红照虾儿湾”。
港口画家、诗人陈炳昌亦有诗云:“文山当日从此过,村舍依稀景若何。人迹而今偏罕至,秋来剩有蓼花多”。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偷”。今天,我也“偷诗”一首,题为《港口虾儿湾》:
文山当日从此过,
临风吟唱传至今。
人间自古有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