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建陵县治、海陵郡治设于何处 王东庆 近年来,在研究考证东台历史沿革过程中,查阅不少古籍史料,网上也看到很多文史论述,在古东台建制沿革的关键点上,遇到一个实在绕不开、且困扰多时的难解之题,即 “东晋建陵县治、海陵郡治,究竟设于何处?” 纵观网上诸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探究历史真像,须向古籍史料中查找明确记载,或以古代碑文为据,或有出土文物证之,方为可信。而靠推测、臆想,妄下结论,则不足为据。 吾经反复研读史料,深入探究,对古建陵县、海陵郡之治所问题,终于理出些许眉目,但不知正确与否,在此提出个人看法,烦请方家指正。
《嘉庆东台县志·建置沿革》载 : 东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分广陵置海陵郡,立建陵县治之。时地置建陵县为郡治,当兼得宁海地,其海陵县仍属广陵”。由此可见,时海陵郡由广陵郡分出,郡治设于建陵县,建陵县、宁海县为海陵郡所辖,原海陵县仍为广陵郡所辖。 (晋)《地理志》载 : 安帝分广陵郡之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五县置山阳郡”。《新府志》“以晋志 ‘山阳’ 二字为 ‘海陵’ 之误,郡所属本五县。” 据此,《地理志》所记“山阳郡”,实为“海陵郡”。 东晋时,为避北方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地区汉族士民纷纷越淮渡江,奔向南方。甚至许多郡县在当地士族带领下整体南迁,设立侨置州、郡、县。 《方舆纪要》载,“建陵废县在泰州东北七十里,本东海郡属县,义熙中侨置于此,《新府志》以为今东台境是也。海陵置郡与山阳同时,其治即在建陵。(南北朝)宋齐两代因之不改,而海陵县仍属广陵”。建陵侨置于东台境内时,已从海陵县划出,置海陵郡,自领建陵、宁海等五县,其中临江、如皋、蒲涛三县现已不在今东台境内。其时,海陵郡与广陵郡为同等级建制。 建陵县具体建于何处,此为问题关键所在。 查《晋书》载,建陵在“(原)海陵县境,地名青蒲。” 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前后,淮南太守毛璩曾抵青蒲治乱,《晋书》八十一卷《毛璩传》详记此史实 : “海陵县界,地名青蒲,四周湖泽,皆是菰葑,逃亡所聚,威令不能及。璩建议率千人讨之。时大旱,璩因放火,菰葑尽燃,亡户窘迫,悉出诣璩自首,近有万户,皆以补兵,朝廷嘉之。” 菰葑,俗称“蒲”,此亦青蒲地名之来历也。青蒲,以一水网泽地,竟能聚集亡命之徒万户之众,可见当年当地物产之丰饶。 海陵郡治在建陵,建陵县治在青蒲,则海陵郡治所在地即青蒲。 汉武帝建元年(前140年)设广陵县西溪镇,青蒲属之。清洪亮吉《补东晋疆域志》卷四:“海陵,汉旧县,沈志,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280年),有青蒲,即本之一村落,其著于正史如此。” 近年曾出土唐代《李符墓志》,碑文曰:“青蒲南临吴渚,北傍秦泓,遂家焉。” “秦泓”即溱潼,时属东台辖地。 如此看来,早至汉武帝时(前140年),最迟在晋初(280年),青蒲之名已见于史册,且在历代多处史籍和碑志中频频出现,洪亮吉称其“著于正史”,可见其时青蒲影响之大。 青蒲,位于东台时堰以西不远,又称青蒲角。今属东台市溱东镇,现称青蒲庄。“青蒲”之名,流传两千年左右,至今未改,可见其历史之悠远。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海陵郡废,建陵县并入海陵县。又一说,南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海陵郡移驻海陵县(今泰州),待查证。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夺淮,青蒲遭水淹没,泥沙淤积,可能致建陵县城长埋地下。 青蒲附近之开庄,考古发掘,出土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诸多遗物,证明此一带五千多年前即有先民居住。东晋时,青蒲聚集逃亡之人竟达万户之多,可见人口稠密,商贸发达,物产资源丰富,应具备建城之条件。近年,青蒲又有大量古桥、古井石栏、古生物骨骼、古陶器等地下文物出土。期待开庄、青蒲一带,考古会有新的发现,古建陵县城早见天日。 网上有人言,《泰州志》中记载 : “建陵县在东台的边城,和海陵县相接。”并以此作为“边城是建陵县县治所在”之根据。经吾反复考证,《泰州志》此说有误也!其一,东晋之时,今日边城一帶,只不过是“里下河流域中相近的几个小聚落”,从地域形态、人口密度、商贸规模来说,完全不具备设置县、郡治之条件。其二,晋时“边城”这一地名尚未出现,直至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张士诚部于此构筑土城,辟四门及东西两水关,成为兴化泰州之间的军事要塞,因距泰州边远,故曰‘边城’。” 元末所筑之土城,岂能穿越到东晋,成为建陵县城?至今边城一帶也无建陵县城地下考古出土实物之佐证。其三,《晋书》、《嘉庆东台县志》等史籍中均未发现有关边城的记载,故“建陵县在边城”一说,为无本之木,不能成立。但边城与青蒲相距非远,同为建陵属地,倒是确实的,如称“今边城在建陵县内”,则较为确切。 如若多种史籍记载有异,须作分析论证以判正误,采信之原则 : 惟远惟信、惟详惟实。《晋书》所记为晋代当时之事,其可信程度远高于清代《泰州志》所记;《泰州志》所记极略,且未注明所出何处。《晋书》记述详尽,又有《毛璩传》青蒲治乱史实相证,自然可信程度较高。
由此,根据《晋书》、《晋·毛璩传》、《地理志》、《新府志》、《方舆纪要》、唐《李符墓志》、洪亮吉《补东晋疆域志》、《嘉庆东台县志》等诸多史籍明确记载,足以证明 : 东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建陵县治和海陵郡治,均设置于东台溱东之青蒲。若以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海陵郡废,建陵县并入海陵县止,青蒲为郡治兼县治之历史,长达一百七十二年;若以南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海陵郡移驻海陵县(泰州)止,青蒲为海陵郡治也长达九十一年,为建陵县治则仍为一百七十二年。此为东台古代建县、建郡历史上的一段辉煌! 二O二四年七月二日完稿于沪上
作者简历 王东庆,江苏东台人,文化学者,著名的收藏家、旅行家。
来源:东亭庖人天厨星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