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盐南阻击战爆发75周年纪念日,2000多解放军牺牲官兵埋骨五条岭烈士陵园等处,另有数千蒋军官兵殒命盐南。
▲ 民国三十七年(1948)1月4日的《淮海报》,报道了盐南阻击战歼敌情况。标题中被生擒的九O旅副旅长张少亭,应为张晓柳,此差错后已订正。
▲ 1948年1月12 日的《新华日报》(华中版),在正中公布了叶南(即盐南,时盐城又称叶挺城)大捷战果:枪弹如雨,马倒人翻,活捉打伤旅长以下七千六百余,缴炮卅余门轻重机枪二百余挺。
“内中活捉整四师九O旅少将旅长薛仲述(俘后于黑夜中潜逃)、少将副旅长张晓柳、参谋长罗立、二六八团二营营长苏国华、二六九团一营营长缪光辉等以下三千四百多名……”
此处,被捉住后又逃掉的少将旅长薛仲述何许人也?
笔者钩沉发现,这位败军之将薛仲述,是民国数得上的名将薛岳的亲弟弟,薛岳是家中老大,薛仲述行二。
▲ 上图,中为薛岳,右二为薛仲述。
众所周知,薛岳是民国著名战将,在淞沪、长沙等抗日战场,打出了赫赫威名,有称其为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已经载入史册,不必赘言。他的几个弟弟也在军中效力,但相较于他这位能征惯战的兄长,可就拉胯多了。
薛仲述,别号力生。乐昌人。法国航空学校、陆军大学第八期毕业。历任第一0四师营长,第四军补充团上校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军九十师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少将副师长、师长。1944年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少将处长,直属特务旅少将旅长。参加第二、三、四次长沙会战。
薛岳对自己的三个弟弟都很照顾。抗战中,大都利用职权安排他们远离战场,即便是担任队职时,也会使他们避免参战。就拿老二薛仲述来说,先是被薛岳调到第90师当参谋长,旋升副师长。长衡会战爆发时,堂堂副师长正巧在印度接受美国顾问的培训,到会战结束前夕才返回部队。
薛仲述返回部队时,师长陈侃因为增援衡阳不利以及失守长沙被撤,他顺势接了师长一职。
抗战硝烟未散,蒋氏政权体系便迅速腐败下去,其庞大的武装力量也变得外强中干,仍要逆势而动。
1947年3月,薛岳因“剿共不力”被免去徐州绥署主任一职,薛仲述的两个弟弟也被先后编余,只剩下他这个老二带着整编第90旅在苏北与华野掰手腕。但是,薛的指挥能力实在不怎么的,盐南一战,整90旅旅部被端,副旅长张晓柳、参谋长罗立被俘,薛仲述只身脱逃。
他的身后,双方共有6000人左右阵亡!
1949年11月,薛仲述和弟弟薛叔达又被提拔为暂编第5军和暂编第6军军长,薛季良任暂6军副军长兼暂17师师长。1950年1月,升任海南防卫总司令的薛岳将暂5、暂6两个军和葛先才的暂7军并编为新的第4军,军长一职由薛仲述出任。
当解放军发起解放海南战役的时候,无心恋战的薛仲述带着第4军不顾一切地向海港八所撤退,依托海路头一个带着残部抵达了台湾基隆。
也许,薛仲述将军唯一比他哥强的,就是战场逃跑了。
海南一失,负有战败之责的薛岳从此赋闲,老三薛叔达和老四薛季良也先后退出了军界,只有老二薛仲述仍在军界坚持。他的第4军被缩编为第4师,薛本人降任师长。两年后又被提拔为第5军军长,后任三军联大战术系主任。
薛仲述一逃于盐南,再逃于海南,善终于东南。1996年12月13日,薛仲述在台北病逝,享年91岁。两年后薛岳去世,享年103岁。老四薛季良107岁。都是高寿。
▲ 五条岭,盐南阻击战老纪念碑前,参战老兵痛哭失声,追怀牺牲的战友们。 ▲ 百岁烈士遗孀寻夫七十多岁,终于在五条岭找到了。只是当年那个年轻的丈夫,早已阴阳两隔。 战争残酷无情,盐南大地浸透了一代年轻人的鲜血。战果来之不易,和平并非天然拥有,今人有责任好好珍惜、看顾和总结。
▲ 大名鼎鼎的澎湃新闻也有失手的时候,此文就粗糙得可以。首先,战斗前后4昼夜,澎湃给加了一昼夜。其次,张少亭即张晓柳,系前期搞错,早已在战时媒体更正。蒋仲述?还什么“击毙”?!
此外,参战老兵回忆,战时有雨无雪。当地老人介绍,战后有降雪️。
最后,摘录曾数次往返海峡两岸的原盐城市政协副主席周梦庄先生《书感》诗一首: 岁月悠扬付逝波,几时海峡接黄河。 南来风月诗情减,北望烟云乡梦多。 但愿两方同简策,不教一日见干戈。 阎浮遍地生芳草,万物升华乐太和。 (撰文|zgd)
来源:盐渎杂谭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