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散文] 朱国平 | 此恨绵绵无绝期

  [复制链接]

2023-9-12 13:56:19 94748 0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23-9-12 13:56:19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楼主

2023-9-12 13:56:19

135618xoxtttddz530mpm3.jpg

据《旧唐书.张九龄传》所载,安禄山讨伐契丹失利,主将张守珪奏请朝廷将其斩首抵罪。张九龄本视安禄山为奸诈之徒、朝廷之后患,故而在张守珪的奏文上留批,建议将安禄山斩首。玄宗看后,说:“卿岂以王夷甫识石勒,便臆断禄山难制耶?”玄宗不仅断然否决了张九龄的意见,对安禄山未予追究,而且,清楚地向他发出弦外之音:不要自作聪明,少自以为是。

又遇李林甫向玄宗荐牛仙客任知政事。张九龄连泼冷水,说此人不可用。玄宗联想到启用李林甫时,张九龄也曾对他说“不”,怒从心起,旋罢去张九龄相职。之后,张九龄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滥登相位”,被廷杖毙命,张九龄则坐“举非其人”,而再贬荆州长史。这次被贬外放,张九龄一去不归。四年后,他从荆州回乡拜扫先人之墓,因病卒于曲江。

清人编《唐诗三百首》,张九龄的五言古诗《感遇》、五言律诗《望月怀古》入选其间。前者赫然列于卷首,后者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两句,千余年来,一直是人们中秋赏月的必诵之作。然“诗”途通畅,张九龄的官场生涯却一波三折。登进士第后,赴京应吏部试,授秘书省校书郎,又遇太子李隆基举天下文藻之士,亲自策问,他应试对策优等,升为右拾遗。李隆基即位后改任其为左拾遗。其间,由于性格率直,以“封章直言,不协时宰”而招致宰相姚崇不满,因以秩满为辞,去官归养。 

回到岭南故里,有感于当地交通不便,张九龄向朝廷状请修凿大庾岭古道获准。他趁农闲征集民夫,组织施工。他亲临现场,督察指挥。工程完工,南北交通得到极大改善。作为对他的奖掖,张九龄又被召入京,拜左补阙,主持吏部选拔人才。因为得到宰相张说的赏识和提拔,张九龄曾一度有所作为。但张说因作风强悍、行事专断遭遇弹劾被罢相后,他也被调出京师,先后任洪州、桂州都督,岭南按察使。

由于玄宗对张九龄有出自内心的赏识,也由于张说在任时的力荐,731年,张九龄再次被召入京。他先升任检校中书侍郎,后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理朝政。惜好景不长,两年后,这位“爱卿”终于因直言惹怒皇上,被贬职放逐荆州。 

九龄为相时,常有诤言触龙鳞。至李林甫为相,他明确指示朝中谏官:如今天子圣明,群臣顺从圣意都来不及,还需要什么谏论?他自己则对上阿谀奉迎,对下专横跋扈。被“承平”假象蒙蔽的唐玄宗,昏庸放纵,沉湎声色。危机四伏,矛盾累积,终于导致“安史之乱”爆发。京师沦陷,马嵬坡杨玉环魂断香销,逃至成都的玄宗,从权力巅峰跌落为“太上皇”。感今思昔,物是人非,李隆基每每想起张九龄曾劝阻他启用李林甫、劝他杀了安禄山的先见之明,便泪雨滂沱。他从成都“遣使至曲江”,对长眠那里的张九龄进行祭祀,其实是对昔日臣属诉说自己心中深切的忏悔。 

张九龄离开后,凡有人向玄宗推荐拟用官员,玄宗总要问上一句:此人“风度得如九齢否”?九龄既去,再得遇如九龄者,谈何容易?遇君不知惜,君去恨断肠。与张九龄一同离去的,还有“开元盛世”的最后一抹辉煌。

进入暮年的玄宗在备受凌辱中死去。“此恨绵绵无绝期。”比玄宗晚生近九十年的白居易的这句诗,写的是玄宗痛失美人之恨。其实,对于集权力于一身的君主而言,美人如花草,掐去又重生。爱宠武惠妃病死,李隆基日夜思念,寝食不安,但一遇儿媳杨玉环,又一样爱得死去活来。倒是忠臣难遇,诤言难得。倘玄宗地下有知,看到白居易的这句诗,一定会别有一番滋味到心头。他的绵绵之恨,首在因失去诤臣而痛失龙椅,其次,或许才是失去那个“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玉环。

当然,对于“我本将心比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的诤臣张九龄,又何尝不是此恨绵绵? 

(本文发2022年9月16日《义乌商报》)


作者简介:

135618stnszhf48cdfscsa.jpg

朱国平,江苏盐城人,现居古城苏州。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杂文学会会员,著有散文随笔集多部,在纸媒及网络平台发表诗歌3000余首。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阴阳谓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145573727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36

帖子2764

积分12796

图文推荐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铎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铎。(盐城

  • 5名干部喝酒,1人死亡,为何发生如此恶劣的

    AI图片 与文字无关来源:“官察室” 记者观察荐稿

  • 施蔷生 | 生命的韵律:在流动中抵达永恒

    引言前天参加大学同学聚会,毕业已43年。今天参加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下)

    悠悠大四河,以它博大、无私的胸怀,生生不息地流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中)

    血染大四河(中)丁正宏 1947年12月26日清晨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