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散文] 徐友权|远去的送灶

  [复制链接]

2024-2-3 08:27:20 128281 0

采菊东篱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4-2-3 08:27:20 来自手机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

采菊东篱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4-2-3 08:27:20

      记得宋朝诗人范成大写过一首《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少留恋,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说的是送灶神的事。
     农历腊月二十四是年俗中一个重要的日子,人们习惯把这一天称之为送灶。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称“小年”,也被称为灶王节。
20240203082435front2_0_632_FrFrA1IXre3ejyFLDGSGlCJjgiMR.jpg


      我问过民俗专家王先生,怎么是送灶呢,应该是祭灶神。他说,送灶就是祭灶神,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仪式。就是过年了做点好吃的,祈愿来年幸福吉祥。
      送灶是一种古老的年俗文化,它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愿望。岁月更替,辞旧迎新,企盼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日子红火。
       小的时候盼望着送灶的日子早点到来,因为祭灶神的供品是平时吃不到的。有鸡、鸭、鱼、肉和糕点等,其中鱼和芝麻糖放在供品最前面。芝麻糖寓意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鱼寓意生活富裕年年有余。
      祭灶神时先要洗脸净手,把灶台上的神龛端下来,然后摆齐供品点上香烛,向灶神爷叩头行礼,祷告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叩拜完后将灶神像和黄元纸一起焚烧,并燃放鞭炮,表示送灶神爷去仙界了。
      送灶仪式做完后,开始打扫灶台。用石灰浆将灶身刷白,然后用彩色的颜料在灶头上画上鲤鱼跳龙门的图案。农历腊月三十这天,到街上的年画摊子前买一张新的灶神爷像。
       晚上,是接灶神从天庭返回的时候,称之为接灶。在打理一新的灶台上焚香点烛,将大红纸书写的“东厨司命府”和灶神爷像贴进神龛,两旁还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迎接灶神归来。
      不过“文革”期间是不允许祭灶神的,说祭灶神是搞封建迷信活动。谁要是在家里搞送灶仪式,轻则教育一番,重则开会批斗。有一年腊月二十四,街坊陈爷从柜子里找出了藏在里面的神龛供奉在灶上,又去供销社买了张红纸,用毛笔写了“一家司命主,万载降福神”的对联贴在上面。不知是谁打了小报告,结果除夕这天被红卫兵押着去开了批斗会,吓得一家人年都未过好。
       现在的厨房里己很少见到土灶,取而代之的是煤气灶和电磁炉等灶具。在传统和现代之间,送灶的年俗已渐行渐远,心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但这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年俗文化,植根在人们的心底,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脉里。
(原载《盐阜大众报》)

编 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金牌会员
:
fddbbzizzi6bgv6app@app.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46

帖子163

积分1152

图文推荐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铎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铎。(盐城

  • 5名干部喝酒,1人死亡,为何发生如此恶劣的

    AI图片 与文字无关来源:“官察室” 记者观察荐稿

  • 施蔷生 | 生命的韵律:在流动中抵达永恒

    引言前天参加大学同学聚会,毕业已43年。今天参加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下)

    悠悠大四河,以它博大、无私的胸怀,生生不息地流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中)

    血染大四河(中)丁正宏 1947年12月26日清晨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