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菊东篱
发表于 2024-2-20 10:09:23
来自手机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
近日在网上看老电影《柳堡的故事》,不禁想起了这部电影的编剧之一、已故著名电影艺术家黄宗江先生。
那年我应南京电影制片厂邀请参加一个创作会议,黄宗江先生来给我们作学术报告。开会前他早早地来了,坐在休息室里和省电影家协会的蔡秘书长聊天。我特别喜欢他和胡石言共同创作的电影《柳堡的故事》,片中《九九艳阳天》的插曲伴我度过了美好的青春时光。我想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拿着笔记本来到他面前想请他签名。他抬起头笑眯眯地看着我,什么也没说接过笔记本写下了他的名字。一旁的蔡秘书长介绍说,小徐来自苏北,也写电影剧本。黄宗江先生握着我的手问,你知道苏北有个柳堡吗?我说,当然知道。你的电影《柳堡的故事》就是在我们哪儿拍的,我们那里男女老少都会唱《九九艳阳天》。希望黄老师有机会去苏北看看。我有些激动,语速很快。但他还是听懂了我的话,连声说,好,好。一晃好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他那慢悠悠的语调和笑眯眯的模样。
1940年黄宗江先生成为职业话剧及电影演员,参加了话剧《愁城记》、《蜕变》、《正气歌》、《楚霸王》、《春》、《秋》及电影《乱世风光》等剧目的演出。1949年参军后成为文艺战士。1958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先后创作了《海魂》、《柳堡的故事》、《农奴》、《柯棣华》、《秋瑾》等优秀的电影文学剧本,其中《海魂》和《农奴》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黄宗江先生才华横溢,生活积累厚重,并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曾被聘为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在中国同时代的文化人当中,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杂家。这位我所敬仰的著名编剧、演员、影剧评论家,10岁写剧本,81岁还参加演出。他的一生是亮色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不能灰色地活着、不能黑色地活着,我得亮色地活看。只要还活着你就得考虑生,怎么生得快乐一些,给别人带来一些快乐。”这是黄宗江先生留给我们的人生感悟。亮色地活着,这是人生的一个高度,没有宽广的胸襟和阳光的心境很难达到这个境界。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尽相同,面对的或许是厄运和无奈。我们可能没有办法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只要内心阳光,信念坚定,即使命运坎坷也能创造自己的亮色人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贝多芬双耳失聪,却创作出世界名曲《命运交响曲》。只上过3个月小学的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凭着个人的奋斗和非凡才智,成为享誉世界的“发明大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告诉我们的人生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要亮色地活着。
(原载《东方生活报》)
编 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