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韩相悦情渐浓 严张牵线成佳话 作者:张龙玉 话说梅贻琦留美归来后不久,全国大中学堂纷纷邀请他任职,他一一婉言谢绝,却到天津基督青年会做义工。原来,他在留美期间就得知韩咏华为了他放弃金陵学业,执意在南开女塾任教,在教学之余,还到青年会教授妇女们缝纫、洗衣等技能,鼓励妇女们走出家庭,自食其力。梅贻琦如此选择实在是为了能与韩咏华频繁交往,零距离接触,同时也是为了接触社会,历练自己。 由于他是刚留美归来的洋学士,属⺀抢手货″,刚到教会就被教会夜校骋为临时教员,为贫民家的学子补习功课。渐渐地,一些富商绅士,还有立志要考进南开、清华学堂的少年学子,前来向他学英文、日文、德文、拉丁文。逢到重大活动,韩咏华就做他的“贤内助″,做饭烧菜、洗碗抹桌、打扫卫生,什么活都干,不知他身份的人,根本看不出他是韩门闺秀,民国才女,还以为是教会雇来的临时女工呢!梅韩两人配合默契,感情直线升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却说,韩咏华的父亲韩渤鹏,得知小女与梅贻琦在青年会一同做义工,压在心头的愁云一下全无。多次微服来青年会听过梅贻琦的关于教育救国的演讲,对梅贻琦的学识与远见十分欣赏,其中给他印像最深的是那次给清华预科班讲的:⺀……读书学习,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而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强大……少年强国则强,少年智国则智,你们如同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任重道远……″当有个学子问道:学习西方文化,是不是要淘太本土文化?″梅贻琦当即回答道:⺀不,学习西方文化是为更好建设本土文化,使本土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又说:⺀文化是没有国界的,决不能因受到过外强的欺凌就仇视西洋文化,……″讲到这里,台下掌声四起,小女也不住地使劲拍掌,一脸的激动…… 这精彩的场面,一直浮现在韩渤鹏的眼前,并伴随着这样的一个美好的设想:⺀小女与梅贻琦一旦成婚,不仅能光耀我韩家的门庭,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又何尝不是一件值得铭记的人文佳话呢? 可这时梅贻骑还是没有勇气开口向韩咏华求婚,韩咏华也不好意思谈及婚姻之事,一层窗纸隔着两个年轻人的心,至今没有戳破。精于世故的严修、张伯苓,看出了其中的门道,决定一同出面,成全韩咏华与梅贻琦的婚姻。 这天当严修、张伯苓特地上门要为梅贻琦提亲,期待已久的韩渤鹏,高兴极了。但在严修、张伯苓的面前,却装着一脸的惊讶和意外,继而连连摇头:“不行!不行!梅贻琦虽是二位的得意门生,但我对他不了解,怎能把小女轻易的许配给一个陌生的后生呢?”严修、张伯苓见他在故意化装,也假装转身要离开,急得韩渤鹏又连忙站起,“二位别急!现在我想通了,二位是小女的恩师,既然二位要为小女做主定终生,那我就把小女全权交给二位吧!”说着便邀请严修、张伯苓上座,亲自上茶,以最隆重的礼节,接待了严修、张伯苓。 至此,梅贻琦与韩咏华的婚姻,经过了一番熬煎与波折,终于在严修、张伯苓的撮合之下,一锤定音,真就成了民国史上的一段人文佳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