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盐城境内伪军如毛。这群以“和平建国”为名义的日寇仆从军,干了很多卖国求荣的坏事,是一个不名誉的存在。 如: 1941年8月上旬,大中集日伪军汽艇偷袭南阳镇,东台独立团一大队在一夜间袭击大中集日军汽艇后回南阳镇休息。第二天中午,大中集日军将汽艇伪装成民船,由伤军拉纤,突然袭击南阳镇。一大队仓促应战,以玉米田作掩护,向东南方向突围,大队教导员王璀(王灿)等3人壮烈牺牲。
伪军影视形象 又如: 1941年9月1日,正在台北(大丰)打游击的东台县政府警卫连长骆广勋投敌,任东台伪扩充团长,带领伪军到王港乡骆家舍抢去新四军一师二旅打埋伏的步枪180余支。 不过,盐城抗日军民固然与伪军不共戴天,却也非常讲究斗争策略,特别是在抗战相持阶段,与伪军中低层军官接触,以民族大义相引导,以强大武装相威慑,促使其悬崖勒马,知所进退,为我所用。 这里必须提到一个大丰抗战史上的特殊人物——杨衡甫先生。 杨衡甫先生是原沿海实业保安队第三大队第二中队长,是一个kMT员,更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人士。 他早年曾与驻西团镇的伪第二集团军独立第五旅旅长谢汉臣拜过把兄弟。谢原是实业保安队中高层,曾被新四军收编为海防总队大队长,1941年8月上旬叛变投敌。其时,日军势炽,但杨衡甫并未随波逐流,依然坚持爱国抗日立场。 1941年12月18日晨,谢汉臣部伪军夜袭复太港,在此开会的我台北分县委宣传部长孙锋、小海区委书记陈斐等6人被捕,垦区大队长杨少林中弹牺牲。组织上随即展开营救,找到杨衡甫先生。杨衡甫随后勾通谢汉臣,晓以利害,再由苏中警卫团长黄亚成只身踏进西团与之谈判,进而促使谢汉臣释放了6个被捕人员。 黄亚成当过大丰盐垦公司的律师,与谢汉臣系旧识,他敢于孤身闯敌营,除了这一层关系,还有杨衡甫居中周旋,更有新四军持续上升的战力和抗战到底的意志,令本就首鼠两端的谢汉臣不敢造次。 伪军影视形象 这种事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1942年1月11日,驻小海镇伪军袭击在李家湾活动的我小海区委会场,东台县委书记杨辛、台北分县委书记杨天华、社会部长(台北行署公安科长)刘丹一、小海区委书记理浔、区队长张建忠等被伪军逮捕,关押于西团。 苏中二地委书记章蕴(女) 通过李人俊、周邨,派杨衡甫再次进入西团,向谢汉臣要人,并传达章蕴的口信:“若不立即放人,就端掉西团据点!”谢汉臣慑于新四军的威力,磨蹭了两天,第三天释放了除张建忠(西团人)以外的被捕人员。 通过这几件事,我方看清了谢汉臣色厉内荏、两面投机的本色,决定趁热打铁,将其搞定。
1942年2月中旬,我方与西团伪军谈判达成协议。台北行署公安科长刘丹一经杨衡甫接洽,再次踏进西团镇,与谢汉臣部伪参谋长马骥云谈判。伪军被迫答应三个条件: 1、不再抓我们的人;
2、不骚扰老百姓; 3、东台日军有什么行动,提前通知我们。 达成3条“灰色协议”,绝不意味着从此太平无事,我方也未存半分侥幸心理。不把伪军打疼打趴下,他们是不会跪服的。 当月18日(腊月二十八),小海镇伪军到万盈、洋岸一带抢劫老百姓的过年物资,新四军一师一旅二团三营奉命奔袭敌人,当场毙伤10多人,俘1人,夺回被指抢劫物资发还群众。
同年3月7日晚,保卫江淮印钞厂的一旅二团三营部队,在台北游击营以及小海游击连的配合下,围攻小海伪军据点。我军攻入街市,活捉伪区长单奎然等数十名敌 伪人员,伪独立团团长单天然翻窗逃脱。激战到黎明,因西团伪军将至,我军主动撤出小海。 战斗中,排长王中相、班长肖龙保等3人牺牲。战后不久,伪军撤回西团。小海镇得以光复,从兴化运粮到苏北沿海地区的通道打开了。
同年6月19日,西团伪军排长方少元因与头目谢汉臣有矛盾,带着一个排欲脱离谢部,去海上当海匪。新四军台北独立团发觉后,追到东台一仓附近,将其包围。经谈判,方少元同意以起义的名义参加我军抗日。
到了8月30日,伪军支队长黄少卿与旅长谢汉臣的矛盾白热化,双方爆发火拚,黄少卿拔枪打死谢汉臣及其秘书瞿友琴等人……(资料来源:《大丰党史资料》等) 来源:盐渎杂谭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