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切都在预料中。 根据最新通报,三河市搞颜色禁令的事情已经调查清楚,问题分了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个别领导干部的问题,政绩观错位、官僚主义严重,未经科学论证和充分征求意见,推动出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脱离实际提出广告牌匾“除国际国内连锁品牌,不允许用红蓝底色或字样”等禁止性规定。 并且,为推动牌匾整治工作快速见效,组织开展两次百日攻坚行动,频繁进行工作调度、督查督办和排名通报,加重基层负担。 第二个层面是三河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问题,他们在执行中简单机械,搞形式主义“一刀切”,对包括国内连锁品牌在内的1800余块商户门头牌匾颜色进行变更,损害了群众利益,造成不良影响。 实事求是地说,这次三河市城管是立了大功的,正是他们的“简单机械”才让主要领导的拙劣行为暴露于天下。 当一个决策从源头上就已经是错误的时候,执行者无论怎样变通都无济于事,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变本加厉,将这种蠢笨放大到极致,进而倒逼着实现改变。 很多问题看似发生在执行者身上,实际是上面的决策出了问题,是顶层设计发生了偏差。 与三河市同时被通报的,还有山东一些地方,主要问题是在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中盲目攀比,数据不实。 之所以称为一些地方,是因为存在的问题太普遍,太多了。 淄博高新区2025年春季集中开工35个项目中有6个为重复项目,个别县区单个项目反复开工3次; 烟台市蓬莱区某项目申报投资额近90亿元,但两年来仅投入500万元完成场地平整; 滨州市博兴县某项目两次纳入集中开工并申报投资额70多亿元,目前仍处于前期研究论证中; 有的项目用地用海等手续还不完备,就被纳入集中开工; 有的开工仪式追求场面,一个会场租用电子屏等设备费用达20多万元。 对于这个问题,我曾在一些文章中予以严厉批判,他们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 荒郊野岭平整出一片土地,铺上红地毯,搭出主席台,装上电子大屏幕,四周整齐排列工程车辆,再拉上一堆戴安全帽的工人,领导们站在台上,兴高采烈地喊口号,搞开门红仪式…… 不知道他们是装傻,还是真的已经麻木不了,花这么多钱、造这么大场面,到底是给谁看的呢? 若某一个区县存在这种现象,那么是当地主要领导的问题,可是到处都这么搞,问题又在哪里呢?整出的这些花活是给谁看的呢?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要求是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而不是就事论事,在具体问题上进行无休止的纠缠。 当很多地方都在做同样类似的事情时,那么一定是内在引导机制出了问题,一定是核心关键环节发生了偏差,否则没有人会傻乎乎出力不讨好,伸着长长的脖子去碰硬钉子。 若局外人都看出不对劲来,而局内人却洋洋得意地进行着忘情表演,则疾在骨髓,无奈何也。
- 完 -
来源:晚情楼 荐稿:施广权 编辑:吴勇胜、虞安新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