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征夫 | 愈俚俗 愈耐读——品悟《元曲》

[复制链接]

2023-6-3 11:01:59 70604 0

分分秒秒的感动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3-6-3 11:01:59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分分秒秒的感动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3-6-3 11:01:59

  愈俚俗  愈耐读 
       ——品悟《元曲》   
         征  夫     

“何谓元曲之特质?一言以蔽之:自然而已矣。”王国维先生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


元曲乃起源于金末元初、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又名“夹心”。它在萌芽阶段称“叫果子”和“货郎歌”,后又称“街市小令”和“村坊小调“,是在歌谣俗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诗歌形式。


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歌殿堂之瑰宝,宋词是词坛皇冠之明珠,那么元曲则是文学宝库之奇葩。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中国文学史上三座高峰。


元曲是唐诗宋词催生的新诗歌文学,其内容涵盖元杂剧和元散曲。元杂剧是在宋代以滑稽搞笑为主的表演形式,发展至元代成为丰富的戏曲形式,故杂剧本质上属戏曲;元散曲是以抒情为主的歌曲(元人称乐府),分小令(叶子)和套数(大令、套曲、散套),故散曲本质上属诗歌。现在通行的说法与选本,通常指狭义的元曲即散曲。


元散曲源自俗谣俚曲,表现为音乐文学,是歌曲之唱词;同时,它具有浓郁的市井色彩,故又称作市民文学;此外,元散曲兼具鲜明的戏剧属性,戏剧元素自然成为散曲的重要色调。


元曲盖因金末元初文人无科举取仕,愤世嫉俗,抒情弄绪,寻求寄托,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文友编剧作曲,与歌女诗酒相乐,丝竹相和,吹拉弹唱,吟诵表演,元曲渐盛。


元曲体制包括宫调、曲牌、曲韵、平仄、对仗和衬字。


元曲要素包含唱(唱词)、科(动作)和白(对白)。


元曲风格归类于马致远为首的豪放派,以及张可久为代表的清丽派;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公认“元曲四大家”。


取之俗俚,汲于民歌,堪比诗词;虽有定格,但不死板,自由奔放;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形式活泼;风格清新,描绘生动,手法多变;俚俗,率直,浅白,奇崛,诙谐,明快。如此艺术特色,彰显元曲的独特魅力。


元曲经典名曲信手拈来——


关汉卿之“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乐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如此谐趣。


马致远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如此精致。


元好问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如此情韵。


张可久之“远水晴天明落霞,古岸渔村横钓槎。翠帘沽酒家,画桥吹柳花。”如此唯美。


白朴之“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如此和煦。


姚燧之“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如此缠绵。


乔吉之“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如此酸楚。


徐再思之“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如此眷念。


朱帘秀之“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如此哀婉。


元曲经典名句俯拾皆是——


“醒来明月,醉后清风。”“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红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腰。”


“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


“一片闲云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


“笙歌杳杳,金珠簇簇,灯火家家。”


“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


“无聊倦客,伤心逆旅,恨满天涯。”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赏鉴元曲作品感慨系之——


元代文人抒发情感最直接的路径,便是他们所钟情的元曲。从他们涓涓笔墨和款款曲戏中,可体会到他们处于盛大而混乱时代所爆发的生命狂想与激情吟唱,藉以抒发苍凉慷慨的怀古之情,抒写激越悲壮的边塞之苦,抒咏哀婉典雅的闺怨之意。


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夕阳西下,看饱一霎兴亡;功成名就的英雄豪杰,敌不过岁月蹉跎;金碧辉煌的舞榭歌台,躲不过日月春秋;雄心勃发的理想信念,挡不过现实阴霾;一切尽如浮云散,杳然隐入尘烟中。


元曲作为诗歌文学精品,之所以如此耐读耐品,就在于“肆口而发,随心而成,俚俗质朴,不待雕琢,自然工巧”。


如若可以,许你我一段静美时光,抛却凡尘,放下执念,品读元曲,感悟经典。


110011k40tyc4wc8e8dw8t.jpeg

                                  
征夫,江苏扬州,供职金融,热爱读书,喜好写作,爱好棋弈。近年来二线闲暇,热衷于国学研读,勤勉于笔记感受,兴致于涂鸦写作,已有不少文章发表于报刊或公众号。读与写,喜与好,无功利,无奢念,唯精神享受云尔。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金牌会员
:
1003153626@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544

帖子704

积分2014

图文推荐

  • 淮剧传唱地方志 古韵新声忆乡愁

    5月18日上午,五星街道万户新村文化广场上,“淮

  • 陈同生 | 牙科医生爱好收藏

    8月4日,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商业街,牙科医生杨洪日

  • 姜涵文 | 让温情流淌在笔尖下

    让温情流淌在笔尖下姜涵文 我买《山茶文具店

  • 夏俊山 | 愿爱如晨曦照耀你们成长

    岁月的画卷中,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长辈的期望与温

  • “满街棠树有遗风”;——盐城海棠园怀古忆

    四月盐城尽花园海棠盛宴忆汝珍文/相鸿题记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