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芒棵园 1938年,大舅舅牺牲后,父母接到了支持他又退回来的那笔钱,就在海安县旧场六大队一队东南角的芒棵园里,向如东浒北四队的张春元家买了一所三间向南的草房,并在房子的西南边搭建了三间朝东的厨房。 芒棵园里因长的芒棵草多,这种草收割起来晒干搓成绳子很结实,深受老百姓喜欢。这个地方就因这种草而得名芒棵园。 园内原来有一户人家,是陶井降和父亲陶老二人,住在一个很小的草房子里。父亲就让他们住在厨房里,两家好互相照顾。有一天,我父母就在这个厨房里煮饭招待学校里请来的二位老师,那天的风比较大,烟筒里的火星掉到屋上,将三间厨房全部烧光,同时还将陶家亲戚汤姓家的一个新衣橱也烧掉了。我父母又立即向人借钱、借物,将厨房再建起来,继续让他们父子二人住,我爸妈又要还汤家的衣橱钱,也一直还到解放后。
6、晒公粮 芒棵园虽然地理位置好,但由于有私通日伪的坏人告密角斜的反动日伪下来扫荡过几次,主要是抓我父母亲,说他们私通共产党,帮他们干事,要交出共产党地下组织成员。每次的下来扫荡惊心动魄都历历在目。 一次,角斜有一个日伪军到浒澪、栟茶送信,路过红霞村时,被当地的游击队队长浑锦标捉去打死了。第二天鬼子得到消息,角斜、李堡的鬼子下乡扫荡捉人了,凡是看见男人就抓。这天爸爸正好在学校里的大场上帮新四军晒公粮。只听邻居们隔着院墙喊道:三先生快跑,敌人下乡抓人了。爸爸一听连忙逃到老家芒棵园里。敌人发现了他在晒粮食,一路跟踪追到芒棵园里将他抓住,送到浒澪小学,关在一间教室里。因为那一天抓的人多,他们将人全部关在小学的各个教室里。我家的邻居陶井降、徐长春都一起被抓去。学校晒的公粮和家里的一些物品都一同被抢走了。因为爸爸晒的公粮多,他们知道是帮新四军晒的,我爸爸就成为重点审讯的对象,几个鬼子轮流审问拷打,几天几夜不给东西吃,还被打得皮开肉绽,遍体鳞伤。我父亲就是不交出共产党联系人和新四军干部。那几天,我母亲到处借钱、借皮花、金子等转换成一百担粮食的钱送去,请人将爸爸、陶井降、徐长春三人一齐赎回来。两位邻居及家人对我母亲十分感激,救了他们的命,后来他们都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横渡长江解放江南的战斗。爸爸因为伤势严重,在角斜表兄李家诊所看了多时,最后还落下病根:头疼、腰疼、耳聋的毛病,不能干活,一直到去世。新四军的公粮被抢光了,我妈妈又向多家邻居家借粮食60担补缴了新四军公粮。这次不但人吃苦受伤,还欠了很多的债务,也一直还到解放后。解放后,我跟着他们住在各所学校里,经常看到有人来要钱,每次来了还要招待他们吃饭。本来那个时候粮食就不够吃,工资也很低,欠下的债只好从每月的微薄的生活费中挤出来一点一点的还,不知道还了多少年才还清了各户所欠下的钱。这是我亲眼所见。可想而知,这么多年,父母的经济压力有多大,生活是多么的困难! 7、鬼子突袭 当地有一个周姓的人知道我父母与共产党有联系,想讨好日伪,从中捞一点油水。一天中午,与住在角斜私通日伪的哥哥将鬼子带过来突然袭击,专门为抓我父母而来。一进我们家的村子,看到村民家的东西就抢,看见村民王克井、王克怀父母亲王二老爹家养了一头猪,抢了就抬走了。又一路抢了几户人家的粮食,到了芒棵园码头北边,又将徐守民爷爷徐井田家养的鸡、鸭、羊子等,还有家里的物品一并抢走了。由于来的人多,抢东西的时候,闹的鸡飞狗叫。人们的哭喊声吓跑了全村子的人,也惊动了家中的父母,他们什么东西都没有来得及拿,抱起小孩就向南边河边跑,用小船划过河去,连忙请人用船逃到了百里之外的汤园亲戚祝洗尘家里过了一段时间。后来回来一看才知道,这些日寇土匪是专门来捉他们二人的,要他们交出共产党、新四军的联系人。如果不交,也要动刑,榨出一些钱出来。他们知道我父母前面已经被他们榨了100担粮食和补缴了60担新四军的公粮,以为母亲有办法弄到钱,想再捞一次。谁知这次来的路上动作太大,掠动四方,扑了个空,没有抓到人,脑羞成怒,就将家里的东西翻了个遍,看看有没有可疑的信件等东西。翻了好长时间没有找到,最后他们将认为有用的东西全部带走,认为没有用的东西全都摔碎了。母亲结婚时,外婆家赔嫁的瓷器碗、坛子等都打得粉碎。家里的东西被扫荡得精光,舅舅写的《流浪记》也不见了踪影。
8、粟裕住我家 1941年前后,陈毅、粟裕、陶勇等新四军将领根据毛主席、党中央指示,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黄桥大战,并在盐城建立了新四军军部,将工作重心由城镇转入农村。他们以东台三仓为中心扩展到滨海滩涂地域,开展了多次的对敌游击斗争。而父母所办的马坝小学正处在从如东汤园向北到岔河、古坝、丰利、栟茶到海安的旧场(角斜场),再到东台三仓的必经之路。司令员粟裕等人看中了这个交通要道。为了少打扰老百姓,就想借用这个学校做根据地,驻扎在这里。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先到周围走访老百姓,了解父母的为人,得到大家一致的好评。粟裕又亲自找我父母了解情况,我父母将自己的身世、家庭与亲戚关系、和与敌人斗争的经历都告诉了他。他们通过当地共产党组织的了解,确信我的父母是拥护共产党,仇恨日本侵略者和伪匪汉奸的进步人士,就决定住在我家和学校里。 粟裕带领的部队被安排住在学校里,也有一部分借住在旁边的老百姓家里。白天粟裕在那里工作、开会、指挥作战,晚上几个领导人就住在西边约二里路的芒棵园的屋里。 芒棵园里约有二十亩地,四面有河,河面比较宽,两岸边长满芦苇和芒棵草。西北角有一个码头进出。房子就在靠西边南北河的中间位置。芒棵园靠东南方向有一个大水塘叫龙沟塘,塘大水深,水清甘甜质优,因为我们那儿靠海边,河里的水都有咸味,地面上太阳一晒都有一层薄薄的白盐霜,好多邻居都从很远的地方来挑水回去吃,有远处的人家还来挑回去蒸馒头、做豆腐。河东是如东县浒北三队,河南是浒北四队。园子属于海安县。当时这些地方都属于东台县栟茶区。这个园子小巧玲珑,四面环水,住的人少,比较隐蔽,可以躲避敌人的扫荡。父亲还准备了一条小船藏在芦苇丛里,万一敌人来了,可以从船上撤出去。上次敌人来抓他们,就是从船上逃跑的,捡回了几条人命。到了晚上,粟裕的警卫人员就布置在四周的河边、码头上站岗放哨,夜里,粟裕就与陈毅、陶勇等从其他地方来的领导人在这里开会,商讨战斗大事并休息。粟裕对这两个地方都十分满意。 粟裕对人态度和蔼可亲,遇事多和人商量,不怎么发脾气,大家都很尊重他,愿意听他的指挥。每次交代任务给我父母,都预先考虑周到,我父母就愿意听他的安排,帮助做力所能及的事。 粟裕的部队有炊事员,他们向周围的群众买粮、菜、草等,全部都是付款,不拖欠群众的钱。有的群众送东西给他们吃,他们要么就不收,要么就作价付款。不占群众的一针一线,纪律严格,军民关系相处得很好。只要哪个群众听说哪儿有坏人,要有什么行动,他们就主动来报告。所有的坏人也不敢轻举妄动了,都知道粟裕带领的部队的利害!
未完待续......
荐稿:缪荣株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