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述夔

[复制链接]

昨天 11:22 15135 1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前天 14:53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楼主

前天 14:53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述夔。

闲话盐城名人—徐述夔.jpg

徐述夔(1703—1763年),原名庚雅,字孝文,清朝东台栟茶(今南通如东县栟茶镇)人 ,清乾隆三年中举人,官至知县。

徐述夔出生在一乡绅家庭。他自小聪明好学,17岁时就参加童试,以出色的才情连闯县试、府试、院试三关,成为一名秀才,后来又考中举人。按照当时的规定,中举的答卷必须送往京城由朝廷文臣过目。徐述夔答卷上“礼者,君所自尽也”中的“自尽”二字被认为大“不敬”,含有讥讽朝廷之意,因此徐述夔遭到了停考进士的惩罚。

徐述夔从此心灰意冷,整天呆在一柱楼里,靠著书吟诗度日,写下了《一柱楼诗》《小题诗》《和陶诗》《五色石传奇》《八洞天》等十多种诗文和小说。

乾隆二十八年(1763),徐述夔病故,终年61。其子徐怀祖,将其父葬于栟茶西郊,立其碑名曰紫牡丹先生徐述夔之墓。同年,徐述夔之子徐怀祖及其学生徐首发、沈成濯为纪念先人,刻印了《一柱楼诗集》《和陶诗》《学庸讲义》诗集六种。当时礼部侍郎兼尚书的沈德潜,也为徐诗作传,称徐述夔品德诗文皆可师法。

怎么也不能料到,《一柱楼诗》等书中,被指有“怀念前明、诋毁满清”之语,故酿成诗案,在他死后,因这些著作使他全家被满门抄斩,自己也被剖棺戮尸,其一生所著亦遭禁毁,他的故友也因这些作品而遭到灭顶之灾。

《一柱楼诗》案冤魂遍野

徐述夔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徐怀祖(监生),于乾隆42年也病故。

徐、蔡两姓,原本为东台栟茶的大族,世代联姻,常来常往。后因一事成为仇家。

皇太后病死,按清制律令规定,皇室死人,百日内,百姓不准剃发嫁娶。而蔡嘉树的儿子蔡瑚,违制剃了发。徐怀祖向县衙报告,蔡嘉树被罚银五百两。徐蔡两家,从此结怨。

蔡嘉树,亦是监生身份,他向徐怀祖的儿子徐食田提出一项赎田要求,(蔡嘉树的堂兄蔡安树有地一块八顷四十亩曾以契价银2400两售予徐怀祖,今他要以960两赎回)徐食田拒绝了他的要求。蔡嘉树扬言,徐食田若不允赎田,他将以其祖父遗著《一柱楼诗集》上告,诗中有“诋毁本朝”之语。当时乾隆正在进一步查缴“违碍书籍”,徐食田风闻蔡嘉树所言,遂于乾隆43年4月初六,将其祖父所著《一柱楼诗集》《和陶诗》《小题诗》《学庸讲义》四种书并书板348块呈缴东台县衙,以便取得主动。后因案子不断上告,一直告到乾隆皇帝那里。

乾隆接到刘墉奏折及徐述夔诗一本,沈德潜所作徐述夔传一本后,认为徐述夔身系举人,所作诗词语多愤激,应当重治其罪,沈德潜为逆犯作传,转多赞扬,实为丧尽天良、负恩无耻。

因受此案被惩处的人如下:

1、徐述夔(已经去世15年)之尸枭去首级,凌迟到碎,撒弃旷野,仍悬示东台县城;

2、徐怀祖(已经去世1年)尸身亦未消化,原戴纬帽及所穿袍褂朽烂。遂将其尸凌迟到碎撒弃,即枭示于栟茶场;

3、两个孙子徐食田、徐食书皆被处斩;

4、学生徐首发、沈成濯,乾隆认为二人名字四字连属,则系隐刺本朝,有反对清廷剃发之意,是听从徐述夔取了逆名,并为其著作刊刻校对,罪斩,财产入官;

5、江宁府幕友陆琰,因将此案视为寻常,系有消弥重案,从大逆罪斩;

6、藩司陶易,亦属从逆,罪斩(陶易死于狱中);

7、毛澄(即黄斌,系浙江湖州归安县学廪生,为徐述夔《和陶诗》作跋),斩罪,减一等,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8、扬州知府谢启昆,办理此案迟延半个月,怠玩职守,革职,发往新疆充军;

9、东台知县涂跃龙,未能立即查究,殊属延职,革职,杖一百,徒刑二年;

10、曾为徐述夔作传的原礼部侍郎加尚书衔的沈德潜,本是乾隆的宠臣,病逝时,乾隆还御赐了祭葬碑文,《一柱楼诗》案发后,恼羞成怒的乾隆亦下旨革其职、夺其名、仆其碑、毁其祠;

11、徐述夔的子、孙、兄、弟、兄弟之子,凡年十六以上者皆斩,十五岁以下及妻妾、姊、妹,子之妻、妾付给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入官;

12、原告蔡嘉树,乾隆说他和徐述夔为同里,《一柱楼诗集》早已刊出,自应早已知闻,并不呈控,只因近时田产涉讼才挟嫌告发,非“实知尊君亲上”,但逆书系他告发,取保省释。蔡得了个以害人不利己的结局。

《一柱楼》诗案,于乾隆42年8月至乾隆43年11月,将与徐述夔有牵连的一干人等奉旨执行,历时一年多。其时,栟茶场夜间焚书,火光冲天,徐氏族人,或逃亡,或改姓,一片恐怖。

1911年,徐氏族人请地方士绅写专文呈民国大总统曹锟,要为徐述夔平反昭雪。后经民国政府协商,决定为徐氏平反,但财产除一柱楼外,其余不清,故不发还。徐述夔诗案,历时130年后得到平反昭雪。是年,一柱楼修葺一新。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为之题匾额曰:古一柱楼。

认为徐述夔诗中大逆不道的诗句如: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壶与胡谐音)儿搁半边,夺朱非正色,胡乃亦称王,毁我衣冠皆鼠辈,捣除巢穴在明朝,旧日天心原梦梦,近来世事益非非,市朝虽乱山林治,江北久无干净土,乾坤何处可为家等句。所谓“隐刺本朝”实属牵强附会。

《野菊诗》侥幸流传后世

徐述夔的作品侥幸流传下《野菊诗》,共二十八首半诗。

综观《野菊诗》,怎一个“孤”字了得!孤独,孤芳,孤寂,孤傲,孤高,孤逸,孤鸣,孤清,孤幽,孤怨,孤寒,孤恨,孤僻,孤兴,孤趣,孤憨,孤持,意境大抵如此。

徐述夔赋予菊花一个“孤”字的处境和心境,写了三十首诗,他把这种处境与心境完全投射到了菊花的身上。于是,这些诗篇也就成了我们进入徐述夔、进入某种历史时代的可靠而不能再多得的路径。菊花自从被诗歌发现,诗人“咏菊”,形成中国“菊诗”的洋洋大观,而徐述夔的《野菊诗》,不为很多人知道,但如果放在那许多菊花诗中,将一定不会逊色。徐述夔的遭遇是不幸的,这不幸造就了他的《野菊诗》。

下面抄录《野菊诗》其中的两首共大家赏阅:

(一)

平原极目尽成空,只见霜痕湿几丛。

自入秋来贞晚节,最无人处对西风。

香传老圃疏篱外,影落斜晖淡月中。

凡物苟能循本性,何妨萧瑟寄蒿蓬。

(二)

已甘石壁伴寒蛩,肯与繁华斗丽容?

城市本非留我地,山林尽可托孤踪。

立心有主唯耽静,着色无多不爱浓。

满地霜飞秋寂寂,涧边同德仗孤松。


来源:海边看海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阴阳谓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145573727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55

帖子2783

积分12906

图文推荐

  • 黄桥烧饼/涨烧饼/东台冷锅饼

    昨天,本公众号登载了【史海钩沉】《黄桥烧饼歌》

  • 董小潭长篇小说《天滋》首发式在泰州杨延修

    5月28日上午,长篇小说《天滋》首发式在泰州海陵

  • 童骋 | 虎驱五毒 端午安康

            在民俗花钱里,驱五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述夔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述夔。徐述

  • 夏俊山:从“腌饥菜”说开去

    从“腌饥菜”说开去夏俊山5月20日《姜堰日报》4版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