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8日。 今天,天幕还没有拉开,早晨的雨帘遮掩得阵地上不辨面孔,这让前沿阵地的早晨显得沉静而神秘。就在这雨帘的后面,饱受潮湿空气浸蚀的勇士们已经潜伏多时,只待一声号令就跃出地面,冲向各自的目标。 5时30分,我1团“硬骨头六连”对小尖山(负4号)、138号,2团1连对168号,2连对156号,3连对166号,3团1连对南嘎等敌人守点同时发起突然攻击。战斗中,3团7连对968高地实施佯动,3团炮群对1058号高地实施火力压制,2团对167号阵地实施相机出击。
刘副师长抵前沿阵地侦察
这次出击拔点作战点多、面宽、前后送距离远,又是我师撤出阵地前上级安排的最后一仗。打的好坏将对我师声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这一仗之前,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无论是作战还是保障都进行了充分准备。在战术手段上也一改过去先炮火准备,而后步兵攻击的老办法,大胆采取了全线偷袭的作战手段。 按照预定方案,进攻部队与敌交火后,炮兵只打敌人增援部队。炮兵做好了充分准备,随时响应步兵的呼唤,没有步兵呼唤就不开炮,5时30分,我各出击分队全部轻装,有的分队连钢盔都做了布套套在上面,以免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炮前指指挥作战
由于我部这次作战企图隐蔽得好,当与敌接火后,守点敌人只能仓促应对,连向其上级报告都已经来不及了。等到敌人上级迷糊过来时,已有六、七个阵地被他们的守点部队交给我们了。 1团方向:3月8日5时30分,6连1排长林祖武带领第一突击队18人,分左、中、右三路沿小尖山阵地东北侧凹部向小尖山阵地秘密贴近。三排长范洪庆带领第二突击队9人,分左右两路从138号阵地西北侧凹部向138号阵地秘密摸进。 5时35分,第二突击队顺利进至138号主峰北侧50米的巨石下,利用石洞和石缝完成了冲击准备。4分钟后,1小组秘密占领138号阵地主峰西侧20米处突出部位时被敌发现,小组长向敌投弹后,带领小组冲上了主峰,占领了哨位。 6时30分,第一突击队摸进至小尖山阵地北侧20米及东北侧60米处时被敌哨兵发现,遭敌手雷袭击,即刻转入强攻。在炮火对小尖山进行压制射击的同时,占领138号阵地主峰的第二突击队连续发射了47发82无后座力炮弹,12发40火箭弹和8发临时标定的107火箭弹,摧毁了小尖山东南陡坡的屯兵洞,7个单兵掩体和负3号阵地反斜面的4个掩藏工事,有力地支援了第一突击队的攻击行动。 6时35分,第一突击队右路利用小尖山东北侧险峻地形,避开敌炮火打击,秘密贴进小尖山阵地后,突然发起冲击,毙敌哨兵四名,搜占了3个石缝和1个石洞。在向主峰冲击时,二班长汪进新、副班长李代林和3名战士互相掩护,交替前进。战士刘亮华一手端着冲锋枪,一手拿着手榴弹,见敌就扫,见洞就炸,一直冲在最前面。通信兵王健在向主峰冲击时,双腿动脉血管被炸断,血流如注,只简单扎了两根止血带,用双臂撑住身体,一步步往上爬,身后留下了两道长长的血印。当他爬上主峰向连指报告胜利消息时,被敌一发枪榴弹击中,壮烈牺牲。英雄“硬六连”18勇士经7分钟激战,占领了小尖山主峰。6时59分,排长林祖武带伤指挥突击队肃清了小尖山主峰向我斜面之敌,毙敌11名。至此,六连攻占并控制了138号和小尖山阵地,并迅速组织抗敌反扑战斗。 2团方向:3月8日5时30分,攻击分队开始行动,步兵1连分两路向168号阵地南侧和北侧隐蔽贴近。步兵2连第一波次向156高地西侧无名高地的东侧和东北侧秘密摸进。步兵3连第一波次向166号阵地西北和西侧秘密搜排摸进。
7时05分,各攻击分队分别接近攻击目标。7时12分,2连歼灭了156高地西北侧表面阵地各哨位之敌,并于7时24分封锁了阵地上的所有洞口。 8时,1连封住了168号阵地的所有洞口,歼灭了表面阵地之敌。3连按预先计划分别抵进166号阵地西侧和北侧,用107火箭炮以简便射击摧毁了敌表面阵地的火力点后,兵分两路向166阵地发起攻击。经过1小时30分钟激战,攻占了166号阵地主峰,炸毁敌屯兵洞,歼灭洞内之敌,各攻击分队完成了搜剿任务。与此同时,2连二个突击小组,在炮兵掩护下,沿156号高地东南侧向167号阵地出击,炸毁了该阵地北侧的两个屯兵洞。10时10分撤回到156高地。1营3个连队完成攻占和出击任务后,迅速抢修工事,补充弹药,抢救伤员,调整防御部署,巩固既得阵地,迅速做好抗敌反扑的准备。 果然不出所料,敌先后以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在其炮火的掩护下,疯狂向我攻占的阵地实施反击,均被我坚守分队击退。 22时许,敌在炮火的掩护下,又以二个排的兵力,对我166号阵地,实施重点反击,约一个排的兵力向166号阵地西北侧无名高地反击,坚守在该高地的6名战士,几经拼杀之后,只剩下7班长杨启良1人,他边射击、边投弹、边用报话机呼叫“敌人太多了,不要管我,快向1号哨位开炮!”我炮兵火力即刻在无名高地筑起了一道火墙,有效地杀伤了反击之敌,于22时25分将敌击退。
一等功臣杨启良只身坚守阵地(丹旗 摄)
此后,敌又组织1个连的兵力,对166号阵地再次实施反冲击,坚守在该阵地的3连抱着“誓与阵地共存亡”的信念,顽强与敌抗争。副连长汤仁发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亲手毙敌9人;排长周元平在4号哨位人员全部伤亡时,只身赶到,一人坚守,在左手负伤的情况下毙敌7人;卫生员陈裕祥边救护边战斗,毙敌6人;战士张贵明双眼被敌炸瞎,就帮助压子弹,拧手榴弹盖;战士钱灿贤只身一人在1号哨位的20米正面上抗击敌人,最后与敌同归于尽。
一等功臣汤仁发
3团方向:昨天晚18时,1连按预定计划,利用延伸堑壕和秘密通道进入预设阵地。今天5时30分,攻击分队开始隐蔽接敌,5时47分抵达南嘎1号目标,守敌尚未发觉我行动企图。攻击分队依托1号目标有利地形,组织火力警戒,继续向2号目标搜索前进。5时58分,先头分队在2号目标北侧与敌哨兵遭遇,双方开枪接火。 6时05分,为了隐蔽行动企图,牵制迷惑敌人,我炮兵向968高地进行炮火佯动。同时,在74号阵地组织步机火力实施火力佯动,造成再次出击968高地的假象,掩护攻击战斗。6时30分,攻击分队为摆脱与敌纠缠,交替掩护至小平台(距1号目标100米),利用炮火效果攻占2号目标并歼灭4名顽抗之敌。 7时,我攻击分队向预定目标攻击,经25分钟战斗,全部攻占了预定目标。 7时45分,在我炮火打击下,反击之敌被迫弃阵逃窜。我攻击分队立即组织搜剿残敌和炸毁工事。8时30分,顺利完成预定作战任务,交替掩护撤回到1072高地,并迅速组织防御,随时准备抗敌反击。
师军务科组织清点缴获越军的武器装备
“3.8”进攻战斗,歼敌590余人,其中1团方向210余人;2团方向370余人;3团方向10余人,缴获火炮、机枪等一批军械,军需物资。我伤亡125人(伤94人,亡31人),消耗82口径以上炮弹24000余发。又一次沉重打击了越军的嚣张气势,进一步推开了贴近之敌,为完善整个防御态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施劲松,江苏省射阳县人,1959年出生,1978年12月入伍,大学文化,历任战士、干事、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安徽省宁国市委常委、市人武部党委书记、政委,上校军衔,盐城市公安局副调研员、治安支队副支队长,盐城市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三级警将警衔等职。1984年7月至1985年6月,参加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任师政治部组织干事。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