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地日记(35) 施劲松
军中猛虎 1985年5月25日。 全师部队已于昨天凌晨按计划全部撤离至文山、砚山地区休整。 这段时间,师政治部主要任务是组织指导全师战评,收集整理英模事迹材料,为全师庆功表彰大会做好准备。我负责战友们称之为“老山一只虎”的1团9连班长黄仲虎的事迹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在采写过程中,黄仲虎的一幕幕“虎威”又一次再现在眼前…… 黄仲虎,1团9连班长。1月15日,在9连攻打116前沿负2号、负3号高地的战斗中,黄仲虎担任“五人突击组”组长,带领全组仅用五分钟时间就到达上级指定位置,毙敌21名,他1人毙敌11名,炸毁敌暗火力点和掩蔽部3个,缴获高射机枪和轻机枪各1挺,并和战友们一起打退了敌人的两次反扑,荣立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为“全国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去年12月24日,黄仲虎在排长王宏带领下,来到了541高地坚守。这个高地即是连接我116和143两个防御阵地的“枢纽”,又是阻敌进犯的前哨。阵地如果有失,就会割裂116高地至143高地一线的防御体系。因此,越军把它视为“眼中钉”,用各种火力狂轰滥炸,严密封锁。尤其是负2号高地的敌高射机枪威胁更大,切断了我541高地和后方的两条供给线,造成每次前送弹药物资都要付出血的代价,“供给线”成了“生死线”。
◎黄仲虎在监视敌情
后方的物资送不上去,我们随身带的水壶里的水,没多久就喝光了,阵地上连续四天滴水未见,平时拧开水管哗哗流的水,在这里成了千金难买的珍品,同志们渴的嗓子冒火嘴唇裂开了道道血口,小便发红,大便拉不出来。有人渴的实在受不了,就用塑料布接露水,用手指头抹着放在嘴里舔,或是拔几根又苦又涩的草根嚼嚼。有的伤员在昏迷中,嘴里还不停地叫着“水、水”,最后牺牲在阵地上。干渴煎熬着我们,水成了大家的命根子。 看着战友们忍饥受渴,还要抗敌炮击,防敌进攻,他真恨不得在山上一拳砸出口井来。后来黄仲虎得知附近一条水沟里有水,但要经过敌炮火封锁区,以前几次有人下山背水都没有成功。听到这个消息,他就向排长要求到水沟背水。排长说太危险,不让去。其实他怎么不知道这样做凶多吉少,但想到有了水,才能守住阵地,早把生死抛在了脑后,坚决的说:“为了保持阵地战斗力,我愿做第二个‘靳开来’,拼死去背水。”排长被他这种诚恳的态度感动了,和阵地上的一连崔排长商量后,同意了他的要求。
◎作者(右1)陪同黄仲虎(左1)在浙江嘉兴市作英模报告
这天下午3点多钟,他趁越军炮火暂停的机会,带上战士郭志雄,各背一只水囊向水沟方向摸去。这条道路上,尽是被敌人炮弹炸成的石头碴子,光秃秃的,无法隐藏。从这里通过,负2号高地的敌人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各种火器早标定好了,发现目标就射击。他吸取了战友们用鲜血换来的教训,跑步前进,使敌人的火器不容易瞄准,他俩终于跑到水沟边。见到水,他们就像见到了救星,恨不得钻到水沟里喝个饱,不管三七二十一,用手捧着就往嘴里灌,接着又把两只水囊灌的满满的。 常言说:“下山容易上山难”,况且背着五十多斤重的水囊,走起路来就更难。他们手扒住前面的石头,脚踩住后面的石头,往前挪一步,身上的汗水就掉几滴。盘踞在负2号高地的敌人发现了他们,狙击步枪追着他们打,子弹就在头顶上嗖嗖的飞。 那时,他俩什么也顾不得了,低着头一个劲地往前跑,一块石头拌得他摔倒在地,胳膊、手掌、膝盖都被碰得鲜血淋淋。他回头看看背上的水囊没有破,就对着负2号高地狠狠骂了声:“狗杂种,等着老子收拾你!”爬起来又往前跑,等他们跑回阵地,在路上憋的那股劲一下子泄个精光,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喘着粗气瘫坐在地上。阵地上有了水,同志们又一下活跃起来了。 1月11日,上级作出了收复负2号、负3号高地的决定,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9连。负2号高地是越军的一个重要侵略据点。山石磷峋,洞穴密布,暗火力点很多,盘踞着一个连指挥所。连队决定成立“五人突击组”,以小目标、快速度,插入负2号高地的右侧山腰,摧毁敌火力点,阻击增援之敌,保证部队顺利攻占该高地。 这是个艰巨而又危险的任务。黄仲虎争取当上了“五人突击组”组长。他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第二天就把突击组的成员集中起来,根据自己在前沿阵地上观察到的情况,组织大家摆沙盘、议战法,详细研究了敌人的火力配系,我们的冲击路线及各种复杂情况的处置,并指定三班副班长张继康在一旦发生意外后接替他指挥。 15日上午10时,我军十分钟的炮火准备开始,一群群呼啸的炮弹飞向敌阵。随着炮火延伸,他把手一挥,大声说:“杀敌立功的时候到了,同志们,冲啊!便一步窜出掩体。到了山脚下,配属9连的工兵已经用单兵火箭开辟器开辟了一条通路,但偏离了上级指定的位置,如果从这条通路上通过,费的时间必然长,于是黄仲虎当机立断,另选了一条直接到达上级指定位置的路线。
◎作者(左2)陪同黄仲虎(右1)参观浙江南湖革命纪念馆
为了避免雷伤,他带着大家拉大距离,踩着石头尖,跳来蹦去,飞快朝前跑。到了负2号高地底部,出现了泥土地,他们就沿着弹坑跃进,避开了雷场。正当同志们往前冲时,敌人的炮火压过来了。阵地上到处都是烟、是火、是横飞的弹片。张继康负伤了,他见黄仲虎要抢救他,就焦急地喊:“别管我,快冲上去,占领位置!”在这里稍停一会,伤亡就会增大,黄仲虎便带着大家继续往前冲。就这样,他们仅用了五分钟就到达了上级指定的位置。 到了负2号高地右侧山腰,他便组织大家用火力监视敌人,掩护后续进攻分队。突然,脚下响起了一阵震耳的机枪声。黄仲虎爬去伸头一看,就在他们下面二三米处陡峭的石壁上,有个小灌木丛掩蔽着的洞口,伸出黑乎乎的高机枪管,正左右摇摆着朝我后续进攻人员吐着火舌,后续冲击人员被压得抬不起头,有的战友已经饮恨倒在敌人的枪弹之下。 真是“冤家路窄”,这挺高射机枪,就是我们坚守541高地时,经常封锁我们的那个家伙。黄仲虎想到在541高地的艰难困苦和倒在敌人枪弹下的战友,见到后续进攻人员受阻,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只觉得一股热血往上翻,牙齿咬得格格响,决心要亲手炸掉这个魔窑,方解心头之恨。这时,战士吴建林拿出四颗手榴弹要去炸洞。他夺过吴建林手里的手榴弹,说声:“让我来!”就把手榴弹捆在一起,乘战友们火力掩护的瞬间,飞身跃下,脚踩在敌火力点右侧一块石头上,手抓住洞口的小灌木丛,准备向洞里投弹。两名正蹶着屁股射击的越军见让他突然而至目瞪口呆,正要抓起身边的手雷往外仍。他高喊一声:“狗杂种,老子送你上西天!”猛地把嗤嗤冒烟的手榴弹塞进洞里,又一纵身,跳在一块大石头后面隐蔽。只听“轰、轰、轰”几声巨响,敌洞被炸塌,两名越军还没有来得及喊叫就被炸得尸体横飞,这挺高射机枪也成了我的战利品。后续冲击人员见我端了敌火力点,喊着杀声向前冲击。 接着,黄仲虎又在战友的掩护下,炸毁了敌人的一个轻机枪火力点和一个掩蔽部。由于我们及时摧毁了敌火力点,掩护了后续攻击分队的战斗,后续攻击分队仅用了四十分钟,就攻占了负2号高地的表面阵地。 晚上8点多钟,越军对负2号高地猛烈炮击。一发炮弹落在黄仲虎和吴建林蹲的洞口附近爆炸,强大的气浪冲起石粉迷住了他的双眼,顿时眼前一片漆黑。当时,无论眼睛怎么痛他都能忍受,最担心的是眼睛看不见,因为敌人还会反扑,战斗还要继续。他的眼睛看不见怎么带领战士完成战斗任务?他心急火燎地对双腿负伤的吴建林说:“你腿负伤,我眼负伤,咱两互助配合,如果敌人上来了,你就给我指示目标,我们一定要守住阵地!吴建林泣不成声地对他说:“好”。谁知稍停一会,左眼的泪水竞把石粉冲出来了一些,渐渐能睁开一条缝,他高兴地一拳擂在吴建林的肩上说:“好,可以用左眼观察目标,打击敌人!” 16日,失去了阵地的越军更加变本加利地进行报复,在猛烈炮火掩护下,不断发起从班到连规模的反扑,企图夺回失地。我们的阵地上仅剩15位同志,其中还有五名伤员。为了减少炮伤,保存实力,打击敌人反扑,王排长把阵地上的成员分成三个小组,轮流在表面阵地打反扑。 下午二时许,越军一阵猛烈炮击后,便以一个加强排的兵力向负2号高地扑来。黄仲虎带着五名战士坚守在阵地上。他看了看地形,山坡很陡,易守难攻,就吩咐大家:“要节约子弹,把冲锋枪保险定在单发上,沉住气放近打。”敌人离我们只有一百来米了,他高喊一声“打”,端起冲锋枪就朝敌群射击。越军被我们突然一阵迎头猛打,惊慌失措,有的趴在地上不敢抬头,有的朝天放几枪就掉转屁股往回跑。他看着阵地前大片敌尸,黄仲虎高兴地对战友们说:“跟这样的熊包打,不过瘾!”阵地上一片笑声。这次,我们仅用了十五分钟就打退了敌人的进攻,黄仲虎用左眼瞄准,毙敌两名。 17日下午六时许,越军再次向我负3号高地发起反扑。王排长带着大家做好了火力支援负3号打敌反扑的准备,当敌人刚到半山腰,我们的机枪、冲锋枪立即从背后对着敌群怒吼起来。敌人腹背挨打,惊恐万状,顾不上招架就夺路而逃。这次打敌反扑,黄仲虎又用左眼瞄准,击毙了两名敌人。至此,我们已经是三天三夜没喝一口水,没吃热饭了。伤痛、饥饿、疲劳一起袭来。他的身体十分虚弱,排长见他右眼肿得象小桃子,就让他带着伤员下阵地。这下他急了,冲着排长说:“将士为国,生命都不足惜,我受点伤算什么,不下!”排长解释说:“伤员在阵地上没吃没喝会拖垮的,你的伤也不轻,就把他们带下去吧。他还要争辩,排长把眼一瞪,硬梆梆地说:“服从命令!”这句话一说,他不好再吭气了,只好把阵地上的工作交待一下,做好了带伤员下阵地的准备。 夜里十二点多钟,激战后的阵地显得格外寂静。黄仲虎乘此机会,利用夜幕掩护,带着伤员上了路。我们五名伤员,吴建林两腿重伤,不能走路,其他同志腿还可以走。黄仲虎把吴建林背在背上,让其他同志跟在后面往阵地下摸。这天晚上,一片漆黑。路上又都是些大大小小的石头,很难走。黄仲虎的右眼看不见,左眼视力又不好,就象瞎子一样在前面摸着爬,其他伤员跟在后面爬。爬到一块近两米高的大石头前,他手抓住被炮弹炸断的树根,刚爬一半,树根“咔嚓”一声断了,他和吴建林从石头上摔了下来。 他悄声问吴建林:“怎么样?”吴建林回答“没事”。 其实黄仲虎知道,这一跤就是没有受伤的人也会摔有青 一块、紫一块,何况伤这么重。 就一把抱住他说:“对不起你,增加了你的痛苦。” 吴建林抽咽起来,摇摇头说不出话来。他让吴建林重新趴在背上,再次抠住石缝往上爬,哪知他体力消耗太大,眼前一黑,又摔了 下来,昏倒在石头旁。 一阵冷风把他吹醒,只见几个伤员都围在黄仲虎身边。 吴建林哭着说:“班长,把我放下,你们走吧,给我两颗手榴弹,敌人上来,我和他们拼了!” 黄仲虎替他擦去眼泪说:“别说傻话,我们是一起冲锋陷阵的战友,战斗中你掩护我,现在你伤得不能动,我怎忍心把你扔下不管。我能回去,你就能回去,咱们走吧!” 他又背上吴建林,和大家互相帮助着翻过了巨石,继续往前摸,这段路,看上去只有二百多米,他们竟爬了三个多小时。途中黄仲虎昏倒了三次,军衣被石头挂破了,胳膊、腿上也都划出道道血口,鲜血直流。等他们爬到连指挥所,趴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连长和通信员往他嘴里喂了点罐头糖水,才有力气向连长报告了阵地上的情况……
作者简介:
施劲松,江苏省射阳县人,1959年出生,1978年12月入伍,大学文化,历任战士、干事、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安徽省宁国市委常委、市人武部党委书记、政委,上校军衔,盐城市公安局副调研员、治安支队副支队长,盐城市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三级警将警衔等职。1984年7月至1985年6月,参加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任师政治部组织干事。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