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陈怀斌〡踏花归来——我的文学路(第三节)

  [复制链接]

2024-4-10 06:44:08 158267 1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24-4-9 18:23:09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楼主

2024-4-9 18:23:09

#陈怀斌先生三十多万字的长篇自传体小说《踏花归来》昨天首发后好评连连,为让广大读者一睹为快,将每天连续刊发,敬请关注。


03


为寻找作品修改新的突破口,一吃过早饭,我就往炮兵图书阅览室跑,或许在这里能找到一些受到启发的相关书籍。刚一推门,脚还没跨进去,就听里面有人喊:“谁呀?还没到上班时间,就来占地方了。”

后来我才知道,每到星期天,炮兵机关、还有直属通信营的干部战士就到图书阅览室来借书读报看杂志,来晚了阅览室里就找不到地方坐了。

寻着声音,我抬头一看,只见一名女战士向我走了过来,她大约十八、九岁的样子,一米七二的身材,瓜子脸,双眼皮,高鼻梁,齐耳的短发轻轻地拢在帽沿下,看上去特别的青春亮丽。她一见到我脸上立刻露出一副惊讶的神情,疑惑地问:“你是哪个单位的?跑到这里来干啥?”

我笑了笑,说:“炮八师的,昨天刚到,来参加炮兵文艺创作学习班。李干事知道,他是我们的领导。”

那女战士“哦”了一声,点点头说:“俺知道了。李干事就是管俺们这一块的。你一定是来查资料借书的,快进来吧。”

我跟着她走进了图书阅览室。我是头一回到这里来,只见若大的一个大厅里,中间放着整齐干净的桌椅板凳,周边摆着上百种报纸和刊物,供干部战士任意挑选阅读。阅览大厅里边是图书室,七八个书橱一溜排开,里面摆满了各种国内外书籍。走到书橱前,那女战士站住脚,调过头来问:“你要借哪方面的书?是战争体裁的,还是爱情体裁的?”

我说:“是抗美援朝战争体裁的。”

她想都没想,只见她一伸手迅速打开中间那个书橱门,对我说:“都在这里面,有故事、有回忆录、有小说、还有报告文学等,你自己挑吧,俺还要去吃早饭。”又特别交待:“需要借阅的就拿出来放一边,不需要借阅的看后还放到原处,不要弄乱了,俺一会就回来。”

我是从农村田野里走出来的孩子,过去没有读过多少小说之类的作品,特别是抗美援朝之类的小说,一篇都没有读过,只在小学课本上读过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的故事,那是短得不能再短了的文章。现在这么多书一下子呈现在我面前让我挑,真有点满园挑瓜越挑眼越花的感觉,找了半天才挑出一本《抗美援朝十大英雄故事》。那女战士回来一看就笑了,说:“你是搞小说创作的,你应该挑些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小说,看那些作家们是如何塑造英雄人物的。只有看这些大家的作品,你才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

经她这么一说,难为情的我脸上随之飞出一朵红云,手慌脚乱的又把《抗美援朝十大英雄故事》放回到书橱里,嗫嚅着求她:“你熟悉情况,能不能请你给我推荐几本。”

那女战士十分爽快地说了一声“好”,又把《抗美援朝十大英雄故事》从书橱里取出来放到我手上,“这也很重要,是本创作小说离不开的参考书。”接着她十分麻利的从书橱里抽出一本《谁是最可爱的人》介绍道:“这是作家魏巍当年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写的一篇报告文学。主要反映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的英雄事迹,热情歌颂了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说到这儿,用她会说话的眼睛望了我一下,见我一脸的茫然,就问:“你没有看过这本书?”我苦涩的笑笑,不好意思直接回答她。我确实没有看过这本书,怕说出来她瞧不起我。她又从书橱中抽出一本著名作家巴金写的小说《团圆》,说:“巴金曾两次赴朝鲜采访,经历了生死考验,可以说是巴金用生命写出来的。这篇小说主要反映我志愿军65军582团三打红山包战斗中二营6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和战友们坚守67高地视死如归、壮烈牺牲的事迹。巴金的这篇小说发表后,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夏衍责成长春电影制片厂1964年改编成了电影《英雄儿女》……”

“什么?《英雄儿女》?”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英雄儿女》影片是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的感到十分吃惊。当兵前一直生活在农村的我,没有读过巴金的小说《团圆》,更没有看过《英雄儿女》这部电影,直到当兵后才有机会看到这部影片。每次看都被影片中的英雄王成的事迹深深地吸引着、感动着、激励着。我曾千百次地问:“这部电影的作者是谁?怎么片头片尾都找不到他们的名字?”这个一直疑问在心的迷团,不是这位女战士和之后的李放点拨我才弄清:巴金是“文革”期间遭受批判的文艺黑线,这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革命影片怎么可能在片头推出“此片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的字幕呢?

女战士又向我推荐了杨朔的《三千里江山》和望昊等《打虎英雄》两本书给我,说:“有这几本书够你做创作参考的了。你写个借条给俺。”

我立即挥笔写好借条递到她手里。女战士一看就说:“哦,你叫陈怀斌,这个名字起得好,又能文又能武,部队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她突然把火辣辣的眼光直直的射到我那张青春却并不漂亮的脸上,主动介绍说:“俺叫李海菁。”她很大放地向我伸出那白嫩的小手,“以后你要借啥书,就直接来找俺。”

我一只手抱着书,一只手轻轻地握了一下她的手,十分感激地说:“好的。谢谢你!”便高兴地往炮兵招待所走去。这时上班号响了,我怕影响大家静心改稿,更怕他们来抢我借来的书籍,就没有直接回招待所,而是出了炮兵大院西门,在门口不远处的一棵核桃树下坐下了。核桃树不高,却长得铺天盖地,像个巨大的遮阳伞似的,足够一个排的人在树荫底下开会。有几个淘气的孩子正爬在树上摘核桃,见到我来,其中一个年龄稍大点平头男孩警觉地喊了一声:“有敌情,撤!”就“喇溜”一声从树上火速滑下来跑了。

孩子们走了以后,树下顿时恢复了平静。近处农家梨园里,不时传来知了欢快的叫声,仿佛在为我读书进行友好的伴奏。我坐在树下静静地翻阅着巴金的小说《团圆》,思绪随着一个个激烈跳动的文字,好像走进当年那硝烟纷飞的朝鲜战场,走上了王成浴血奋战的红山包,和王成一样,手握报话机高喊:“向我开炮!”当敌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上时,我们英雄的王成抱起爆破筒毫不犹豫的冲进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王成壮烈牺牲了,他的牺牲狠狠地撕裂着我的心,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是啊,在朝鲜战场上,王成没能与他的父亲、妹妹团圆,却使千千万万个朝鲜同胞团圆了,使饱受分离之苦的中国人民团圆了。这是何等高尚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啊!

这天下午,我含着眼泪读完巴金小说《团圆》,又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觉得自己的心灵经过了一场从来没有过的暴风雨式的洗礼!我从这两本书中仿佛看到了修改《炸不断的电话线》小说的曙光。我不禁高兴地跳了起来,对着那片满树吊果的梨园,大声地喊道:“宝贝,我找到亚历大山灯塔啦!”

“你喊谁呀?是在叫俺吗?”突然在我身后传来一个女孩子清脆悦耳的声音,我吃惊地转过头去一看,原来是图书阅览室的李海菁。不等我发问,她又埋怨道:“你真难找!放着招待所不呆,偏跑到院外核桃树下来看书,看你满头大汗!怎么样?找到启发了吗?”

我点点头,问:“你找我什么事?不会上午借书下午又来要吧。”

李海菁把小嘴一努,将一本崭新的书送到我面前,说:“哪,上午图书阅览室才进了一批书,俺看里面有抗美援朝的,就先择出来放到一旁,下午俺就给你送来了,谁知你不在招待所,俺猜你可能在这里,果然不错。快感谢俺。”

我接过书一看,果真是本抗美援朝战争的书,书名叫《激战无名川》,但书上内容介绍告诉我:1951年冬,美帝国主义仰仗强大空中优势,不断轰炸我志愿军后方运输线,我军铁道兵九连担负着无名川大桥的抢修任务,确保我志愿军后方物资顺利按时运往作战前线的英雄故事。这本书与我修改《炸不断的电话线》小说关系不是很大。既然李海菁顶着大热的天特地送来了,我也不好驳她的一番好意,便十分感激地说:“谢谢你!我会认真拜读,努力吸取书中营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尽快完成小说修改任务。”

李海菁听我这么一说,立即高兴地笑了。她笑得那样的开心,那么的满足,好像完成了在她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似的。“好了,俺走了,快开饭了。”她一转身,很快就消失在炮兵大院那绿树成荫的曲径大道上了,并留下了一串让人难以忘怀的银铃般的笑声。

文艺创作学习班举办了二十多天,期间有的作者作品修改好了就提前回部队了。有的作者不听李放提出的修改意见,坚持己见,作品没等修改好,中途就回去了。我是穿四个口袋的干部,一般不会违抗上级的指令,李放叫怎么修改就怎么修改,叫修改那部分就修改那部分,两三个回合修改下来,李放看看满意了,就对我说:“这稿子行了,明天你可以回部队了!”又抬起头:“回去多注意观察体验积累生活。对生活中那些有意思有故事有闪光点的东西,都要收集记录下来,包括你的工作学习训练等都要融入进去。坚持每天写日记,每篇不要少于800字,这对你今后搞创作有好处。记住:生活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金钥匙。”

我说了声“好的”,正要转身走,李放又叫住我,关切地问:“济南以前你来过吗?”我摇摇头。他说:“明天放你一天假,到大观园、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等景点看看。部队有班车,注意安全。”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182308mqf9qciatkpvykkh.jpeg

陈怀斌,江苏盐城人,当过兵,搞过军农生产、新闻报道、文艺创作、宣传工作。转业地方,曾担任盐城市委宣传部新闻科长、盐城电视台副台长等职。多年来在国内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通讯、散文、报告文学300余篇,其中:报告文学《岳士海和他的大洋梦》荣获中国报告文学“华西杯”竞赛二等奖;《谁破译了施耐庵密码》被中国新闻文化报网站及多家刊物发表;《毛主席著作天天读》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转发到全军基层连队。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阴阳谓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老三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4-4-10 06:44:08 来自手机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老三 未绑定微信 沙发

2024-4-10 06:44:08

初恋的感觉像山东大葱一样有味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145573727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55

帖子2783

积分12905

图文推荐

  • 黄桥烧饼/涨烧饼/东台冷锅饼

    昨天,本公众号登载了【史海钩沉】《黄桥烧饼歌》

  • 董小潭长篇小说《天滋》首发式在泰州杨延修

    5月28日上午,长篇小说《天滋》首发式在泰州海陵

  • 童骋 | 虎驱五毒 端午安康

            在民俗花钱里,驱五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述夔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述夔。徐述

  • 夏俊山:从“腌饥菜”说开去

    从“腌饥菜”说开去夏俊山5月20日《姜堰日报》4版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