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美文鉴赏] 陈卫平〡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复制链接]

2024-4-12 11:47:35 60895 0

请叫我岛主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4-4-12 11:47:35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请叫我岛主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4-4-12 11:47:35

工作在城市,距离老家不过百余里路程,现在的交通十分便捷,几个方向都能在个把小时内到达老家。但由于埋首工作,老家又没了老人,一晃20多年未回老家。退休了,有了闲时间、闲功夫,就把对老家的挂念迅速变成实际行动,修缮了破损的老屋,屋后种植起一个小葡萄园,屋东一块小闲地栽上樱花、梅花、桂花等树木,老屋和老屋的环境都涣然一新,我也就隔三岔五地往老家跑,好象那里有一股魔力在不断地吸引着我。

陈卫平〡走在乡间的小路上.jpg

如今的乡村早已不是我们孩提时代的模样了,田地、沟河被打理得井井有条错落有致,再没有了过去那种杂草丛生、芦苇满沟、野蒿遍野的荒蛮景象。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也和城里一样装璜得漂漂亮亮,讲究的人家进屋要换鞋。宽阔的水泥路村村通家家到,小汽车一直开到家门口,赶潮流的青年人都开起了小汽车。垃圾集中存放清理,沟河整治到位,河沟中鱼虾复生,垂钓者随处可见。道路两侧以及田地边缘,栽植了各种树木,一年四季不脱绿色。一到秋天,不少人家柿树上的柿子熟了,红彤彤的挂满枝头,象密匝匝的小红灯笼悬挂着,洋溢着一派的喜气。曾凑过一首小调描写乡间的气象:晚霞抹天际,平畴犹秋意。柿树挂灯笼,苍翠盈满目。乡邻傍水居,飞鸟入林栖。垄上犬伴主,笼中鸡欢鸣。桃源何处觅,故园来便是。乡间也有不变的方面,除了增添些房屋,大多人家房屋的布局没有变,尤其令我惊喜的是,一条我孩提时不知走过多少遍的田边小路,乡邻们还保留着,母亲生前耕种那块田边的小埂道也依然存在,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在这两条小路上徘徊,听着脚下泥土的声音,闻着土地散发的气息,总是思绪纷飞感慨良多。

陈卫平〡走在乡间的小路上_2.jpg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总感到心里是那样的踏实而愉悦。这乡间的小路,也就二尺来宽,因为不为人们常走,土质不象孩提时那么坚硬,如今走在这样的小路上,有如从风急浪恶的大海回到了风平浪静的港湾,也有如从高耸险峻的山壑回到了低缓安坦的平地。近40年的职场,虽未能大有作为留下辉煌,遭逢的也是君子多于小人,但在人事纷繁物欲横流的环境中,自信没有迷失方问,失守底线,做到了以德立身,以诚待人,以戒律已,细细思量又怎能不让我联想到这么一桩往事。幼时生活贫困,不知零食为何物,吃上一块小糖都是奢侈的事,一家海门人将胡罗卜切成条用透水焯得半熟凉晒,我们几个谗毛鬼趁这家人去田间劳作,就去偷来躲到干涸小河沟的草丛中美滋滋地品尝,那甜甜濡濡的味道,至今还能回味不衰。最终我们还是被主人发觉,被告到各自的家长那里,母亲气愤不过,拿起一截小木棒朝我庇股上猛抽,我机灵地从母亲腋下逃脱,就从这条小路上啼哭着象只小兔子往外公家跑,母亲提着那根令我惊骇的小木棒一路追到外公家,结果被外公一顿训斥。我的印象中,这是母亲打过我的少有的一次,但留给我的印象对我产生的影响是至深的,这不由得让我想起苏东坡前赤壁赋中的一段话,“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这里似乎应当引用崇德慎行之类的精言警句,那样的话我觉得不免太过沉重了,而没有苏子这段话来得如此轻灵通透。踏实的人生,人生的踏实,是需要领略到“寄浮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那种奇妙意境的。

陈卫平〡走在乡间的小路上_3.jpg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总感到心情是那样的亲切而温馨。故乡永远是人心中最暖的地方,自然也是最暖人心的地方,那里的水土养育了你,草木荫护了你;那里有你牵挂的人,有你回味的事。曾作老屋冬思散句记录这样的感受:冷艳的残阳,抚摸着河边的垂柳,孤傲的柿树,发出轻轻的叹息,默默无语的老屋,烙印着我的心迹,涌动着我的乡情。老屋带走了我的年轮,却储藏了我的记忆,在那吃顿饱饭都很困难的年代,母亲因营养不良没了乳汁,外婆用袜筒包上一把大米,融合玉米淳朴的味道,让我从摇篮走到警营。老屋笼罩在皑皑白雪里,母亲挨着昏黄的油灯,一针又一针地为我们缝制过年的新衣,小小的铜火炉,散着木炭的微光和蚕豆的脆晌,驱除了夜的严寒和昼的疲劳,那浓浓的温馨,至今还在我心头流淌。老屋埋葬着我的胎衣,放飞过我的童年,孕育了我的梦想,一切的一切,都缘于乳汁的甘甜,米饭的清香,还有母亲劬劳的身影。不能忘怀当年龙卷风那惊恐难挨的一夜,回思过往职场的风风雨雨,不禁以一首七言小诗来抒发胸臆:犹记当年龙卷风,茅屋草飞见苍穹。母搂幼我念祷语,瑟缩墙角挨天明。我母从此横下心,不建瓦房誓不休。隔年筹资建新舍,独自担土垒墩基。数月红薯当主食,省下口粮作客饭。一砖一瓦皆汗水,三间屋宇领潮流。无奈我母病故早,不待我孝成终恨。如今屋舍新修缮,窗明几净为乐所。夜阑思母泪湿枕,人生最苦是无娘。母已别我临卅载,孤心也度几春秋。归来独居我老屋,洗尽铅华返当初。世途从来多艰险,遁入乐所心安宁。我母在天亦宽慰,隔世与我心相印。有母留得此佳寓,何须再惧龙卷风。老屋修缮后,邀来乡邻相聚畅叙,唠往事说未来,让我又有了孩提时的那种感觉,以一首小诗为证:母为农耕人,我乃农家子。期许解甲日,还归故园里。穹庐有三间,夜来梦慈颜。晨兴沐朝露,荷锄戴月归。老少桑篱下,促膝共融融。童絷咸来聚,把盏话无伦。三国焚灶台,论语犹可看。对弈添博趣,尘斗已荡然。年届花甲时,何须念辉煌。我母在天堂,唤我回农门。这种重回农门、返扑归真“其情切切而又其乐融融”的感受,怎么能不油然而生,潜滋暗长。

陈卫平〡走在乡间的小路上_4.jpg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总感到心灵是那样地澄静而旷远。乡村永远是安逸的所在,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既各自劳作,又互相帮工。环境清静,无城市的喧嚣;人情淳朴,无职场的繁冗。现在不少城里人开始羡慕乡村的生活,一到节假日,或一家老小,或亲朋好友,抱团来个乡村游,导致乡村的“农家乐”、“冰雪乐”、“山水乐”蓬勃而起,这是放松困顿的身子,放飞疲惫的心灵。傍晚,我信步在乡间的小路上,听着林中只只鸟雀的言语,看着天上点点的繁星和地上幢幢农舍的灯火,惬意充满空灵清幽的心间,闲情贯注轻便灵巧的脚步 ;清晨,我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天上飘动的白云,田间忙碌的乡邻,禁不住吟哦道:故园别己久,时光幻倒流。二月瑞雪兆,见炊不见屋。三月备农耕,场头正忙碌。四月芦荻青,水暖鸭先知。五月禾苗秀,农人苦生涯。六月勤修墒,抗旱又防涝。七月敲鱼钩,河塘闲垂钓。八月嘻采篷,木桶当小船。九月大地黄,田畴笑语欢。羡哉我乡邻,竟年好辰景。丰衣又足食,咸为汗水来。入世逾卅载,自信未迷途。偶作细思量,由此豁开然。心地若光明,亦复何所求。谁说成圣难,性足当可修。乡村夜的静宓触发着我的思绪,从某种角度看,人生其实不就是一部”数字游戏”,你年寿多大,身材多高,体重多少,饭量如何;你走了多长的路,到过多少地方,相识了多少人;你学了多少知识,懂得多少道理,做过多少事,如此等等,不都是数字问题吗?现在还产生了人工智能,发展出数字经济,使人类进入新的工业革命时代。生活和人生的基调就是数字,何必要作为背包来压迫自己呢?奔腾岁月踏浪来,驰骋人生扬尘去。半百数字释中庸,天命前后是少老。失之东隅收桑榆,夕阳朝晖一样红。孔老两道当相通,滴水穿石非相斗。对立统一是学问,只是总有矛与盾。一二三四五六七,一生二来三生道。谁个能逃数字运,五十之后当知足。若要还需识数字,不妨返童学算术。凡事不必太精算,中庸亦非是糊涂。何不难得求蝴涂,板桥竹诗应常诵。躯体谁能不入土,萧萧竹声伴灵舞。儒释道者本一体,岂不兴叹汪洋兮。<<大学>>中有这么一句话,诗云:缗蛮黄鸟,止一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这是用比喻的方式阐释止于至善的含义,曾作两首小诗表达我的体会,落日融金镀天边,翩翩归鸟飞我前。可叹此生无羽翼,天空无缘任我行。又云,昨夜黄雀栖林语,留待朝旭唤我眠。直疑黄雀来相邀,隔窗嬉逐弄倩影。我羡黄雀好自在,天地草木任其行。他日我若为黄雀,腾身而向青云里。啊,好一个“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作者简介:

114533mj1b2paz6nm2fpfb.jpeg

陈卫平,江苏盐城大丰人,1963年生,盐城市公安局退休干部。

来源:来自大地的报告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金牌会员
:
qavzy815zkyg@wechat.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560

帖子751

积分2122

图文推荐

  • 黄桥烧饼/涨烧饼/东台冷锅饼

    昨天,本公众号登载了【史海钩沉】《黄桥烧饼歌》

  • 董小潭长篇小说《天滋》首发式在泰州杨延修

    5月28日上午,长篇小说《天滋》首发式在泰州海陵

  • 童骋 | 虎驱五毒 端午安康

            在民俗花钱里,驱五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述夔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述夔。徐述

  • 夏俊山:从“腌饥菜”说开去

    从“腌饥菜”说开去夏俊山5月20日《姜堰日报》4版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