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一清华两复旦!溱潼百岁老人家出了50多名大学生

  [复制链接]

2024-6-19 18:37:30 146323 0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24-6-19 18:37:30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楼主

2024-6-19 18:37:30

2020年9月1日,是姜堰区溱潼镇湖北村老人田泽民的百岁生日。对这个大家族来说,这还是个五喜临门的日子,老人的四个曾孙辈今年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其中一个被清华大学录取,两个被复旦大学录取。

田家五喜临门
8月30日一大早,来给田泽民老人提前庆祝生日的后辈络绎不绝,这个大家族子嗣兴旺,足迹遍布上海、南京、扬州等地。大家早早地就从四面八方出发,聚集到溱潼镇湖北村。
田泽民老人的这个大家族有两大特点:一是健康长寿的老人多,二是后辈中考上大学人数多。
田泽民的大姐97岁高龄才去世,他的二妹95岁、三妹92岁,都还健在。他自己今年100岁,身体依然健康,每天中午他都要酌上5钱老酒方能尽兴。他们的母亲当年也是活到了100岁时才离世。
在湖北村,家族成员都能有这样的高龄实为罕见,就是在泰州地区像这样的长寿家庭也不多见。

183640japptylssul8zw9g.jpeg

生日宴上,晚辈们给田泽民老人敬酒

今年,田泽民老人的四个曾孙辈同时参加高考,四人都考取大学。曾孙田典哲被清华大学录取,曾孙女田澄、曾外孙女宋雨健被复旦大学录取,曾外孙许淼被武汉播音学院录取。
“孩子们都有出息,我特别开心。”得知四个曾孙辈同时考上大学,田泽民老人乐得合不拢嘴。田泽民新中国成立前做过私塾先生,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乡村从事教育工作,他十分重视对后代的教育。过去虽然经济拮据,但老人还是把三个儿子都培养成了高中生。这在当年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儿子辈的没有一个大学生,老人还是有些遗憾,他把这一愿望都寄托在了后辈的身上,常常教育他们要好好读书,用知识去改变命运。

183640an1jgr8eltt1nb3j.jpeg

晚辈们给田泽民贺寿

50多年50多位大学生
由于田泽民对教育的重视,整个大家族里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家风。家族中每户人家不管家里多么困难,都把子女的教育放在首位。
田泽民的谆谆教导,晚辈们都牢记在心。他的外甥王锡武,1962年从溱潼中学毕业,考上清华大学,成了大家族中的第一个大学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经济条件制约,多数人家上不起学,王锡武能考上清华大学,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殊不知,王锡武在读初二时,也差点因为家贫辍学。因为学校老师和领导爱才心切,帮助解决了很多困难,减免学杂费、提高助学金,才让其勉强读完中学。中学6年,他有5年都是走读。从家到学校六七里路,王锡武每天一个来回。他靠着自强不息的精神终于顺利考上大学。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这给所有想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学子带来了希望。我是1972年高中毕业的,毕业后先回乡务农,后做了民办教师,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我一边教课一边复习,终于在1978年考上扬州师范学院高邮师资专科班,圆了上大学的梦想。”田泽民的外甥周华山说。

183640ag8ggxzabx1igxza.jpeg

考上大学的曾孙辈围着老人合影

周华山是家族中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个大学生。紧接着,家族中的高志民、高志宏兄弟先后考上南通医学院、淮阴粮校。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田泽民孙子辈的徐兴军、田江、田静、田春潮、田虎、高小芹、徐一鸣、周斌、田洁等陆续考上了各类高校。田泽民曾孙辈中考上985、211高校的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是硕士生、博士生。从1962年出了第一个大学生,50多年来,这个大家族有50多人考上大学。
家族重视教育的成果
曾担任溱潼中学党总支副书记的周华山说,田泽民的家族中,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后辈考上大学,与国家政策调整、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家庭经济状况好转分不开。同时,也与家族长期重视教育、家庭成员中长辈对后辈关爱、家族后辈们之间相互鼓励影响分不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百姓家中都是一穷二白,孩子几乎没有机会上学,更不要说上大学了。”周华山说,那时,由于经济困难,国家办的学校也很少,招收的学生自然就少。当年,溱潼中学招生覆盖下河地区多个乡,1965届至1967届都只招了一个高中班,很多想读书的学生都没有办法得到进入高中学习的机会。“近20年,田泽民的重孙辈中考上大学的人很多,这个大家族中几乎每个小家庭都出了大学生。没有国家政策的调整,没有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结果。”
过去,田家祖辈都以种田为生,由于家境贫寒,家族里没有出过一个读书人。田泽民的母亲虽也生在农村,但其娘家一直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她嫁入田家后,田家受其影响从此开始关注后辈的教育。
三年困难时期,田家全家族大大小小几十户,没有一家没有得到田泽民母亲的关心和帮助,谁家缺吃少穿,她总是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必要的帮助。她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不让正在上学读书的小辈们受苦。田泽民的母亲不仅关心下一代的学习,还教会他们做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学习、生活习惯。
在田氏家族中,子孙们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的故事也很多。以王锡武为例,他1962年考上清华大学,这是全家族中的第一个大学生。全家族的表兄弟惊叹、羡慕之余,个个都以他为榜样发奋学习,争取将来也要考上大学。
“1962年,我才上小学,受锡武哥上大学的影响,从那时起,我就怀揣着上大学的梦想。从小学到中学,十二年的学习打拼,虽然‘文化大革命’没能参加高考,但恢复高考后还是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在我们这个大家族中,晚辈们相互鼓励、相互鞭策,已把上大学作为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周华山说。
平台声明:本网为文化公益性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图片除标有出处外,其余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致信本号删除。

荐稿:沈培林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阴阳谓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145573727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55

帖子2783

积分12906

图文推荐

  • 黄桥烧饼/涨烧饼/东台冷锅饼

    昨天,本公众号登载了【史海钩沉】《黄桥烧饼歌》

  • 董小潭长篇小说《天滋》首发式在泰州杨延修

    5月28日上午,长篇小说《天滋》首发式在泰州海陵

  • 童骋 | 虎驱五毒 端午安康

            在民俗花钱里,驱五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述夔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述夔。徐述

  • 夏俊山:从“腌饥菜”说开去

    从“腌饥菜”说开去夏俊山5月20日《姜堰日报》4版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