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状元宰相:明朝贤相李春芳

  [复制链接]

2024-9-24 09:52:35 301012 0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24-9-24 09:52:35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楼主

2024-9-24 09:52:35

李春芳是大明王朝的名臣贤相,字子实,号石麓,祖籍句容县,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生于扬州府兴化县书香门第,明神宗万历十三年(1585)卒于兴化故里,享年75岁。

095033pwq0fdfamndzibi4.png

兴化历史上共有262人中举人,105人中进士,李春芳1人中状元;兴化在明朝出现过高谷、李春芳、吴甡三位相国,李春芳更是明朝第34任内阁首辅;中国历史上596位状元中仅有45人官至宰相,李春芳有幸成为少有的“状元宰相”,实为兴化的骄傲。
李春芳故居位于兴化东城外状元巷北侧,巷口复建有跨街石牌坊“状元坊”。牌坊气势不凡,引人注目;这里地灵人杰,令人景仰。
李春芳科举道路可谓一片坦途。他自幼聪明过人、品学兼优,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他16岁考取秀才。嘉靖十年(1531),他21岁考中举人,中举后依然勤学不倦,先后拜欧阳德、湛若水等大儒为师,又请益于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并受学于丁养晦。嘉靖二十六(1547),他37岁喜中进士第一,嘉靖帝盛赞曰:“桃李当春,日正芳妍之明”,并在殿试中荣膺丁未科状元。
李春芳仕途宦海可说平步青云。状元及第后,他旋任翰林院修撰,被挑选入西苑撰写青词(祭祀文体),深得嘉靖帝赏识,并通过“特旨”方式六次升迁。从1547至1568年,他先后任翰林学士兼太常少卿、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兼太子太保、内阁次辅兼武英殿大学士。特别是他于1565年入阁后,全力拥戴并支持内阁首辅徐阶工作,深受徐阶器重与倚仗。
李春芳主政内阁可算充满荆棘。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他接替徐阶擢任内阁首辅,并累加少师兼太子太师,改授中极殿大学士。尽管他在内政外交上殚精竭虑,然而作为内阁成员的高拱和张居正对他并不友好,制肘、嫉妒、诬陷无所不能,弄得内阁运转不畅。身为正人君子的李春芳识大体识时务,选择激流勇退,以“亲老身衰”为由,多次上疏请辞。隆庆五年(1571),他在第五次上疏后,隆庆帝不得已下圣旨《赐大学士李春芳归田敕》,方同意他致仕还乡养老。
  
李春芳侍奉双亲令人敬佩。他归乡兴化后,服侍父母二老将近10年,每逢年过节或父母生日,他必“率诸子姓次第上寿,二尊人顾而色喜。”据《明史·李春芳传》记载:“春芳归,父母尚无恙,晨夕置酒食为乐,乡里艳之。”由于他的悉心照料,其父母在他自己离世前数年才以高寿谢世,深得邻里称道。

095033favaaavvt62z2get.png

李春芳安享晚年让人艳羡。他退休故里后,一方面享受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一方面挥洒自己的才情与余热。他平日与志同道合的好友交流养生之道和文学写作之论,致力于“从里中鸿生巨儒及诸后生讲论道艺”;还为兴化及周边州县撰写专文,如《重修范文正公祠堂记》《重修烟雨楼记》和《重修泰兴县儒学记》等。尽管曾经贵为首辅,但回乡后他没有官架子,很快融入民间基层,关注每年的丰歉农事,重视地方的风俗教化,尽力做到“间或婆娑里社,从三老问年穰匮”;针对家乡彼时不正常的奢靡现象,他主创亲订包罗乡规民约的《乡村事宜》,希望能够“回风俗之一端”。“可谓功名成全,孤标寡耦矣”,明朝首辅王锡爵对李春芳晚年优游林泉、巢云终老的生活态度颇为欣赏。
李春芳善始善终值得称道。明神宗万历十三年(1585),李春芳安然度过自己顺风顺水、波澜不惊的一生。万历帝赐李春芳祭葬,追赠“太师”,谥号“文定”,荫封一子为尚宝司司丞,后又加赠“特进”;并派文臣随司礼监前往现场祭葬,墓址选定扬州城西20里的弘恩寺侧,葬礼风光壮观。事实上,李春芳前后任首辅下场都很凄惨,唯独他能够完好体面收场,这在大内斗大撕裂的嘉隆万三朝堪为奇迹。
李春芳家庭是和睦的。传说他身为秀才后,仍然不忘初心坚娶打柴女为妻,并相亲相爱致使后代繁衍兴旺,绪成兴化名门望族。他告老还乡后,为博母欢心,曾冒险为母修建东岳庙,差点受到羁绊,此事虽说是传闻,但孝母之心可见一斑。
李春芳子孙是励志的。他虽然位高权重,但对后人教育倍加严格,不允许家人和下属私通关节说情,只凭自己真才实学做事谋位。其孙李思诚明礼守义,官至明朝礼部尚书;四世孙李滢,成为著名的经学家;六世孙李楠官至清代左都御史,誉享“万邦总宪”;六世孙李鱓贵为清代宫廷画家,终成“扬州八怪”之一。
李春芳文笔是出众的。他在朝廷因青词写得出类拔萃,故与严讷、郭朴、袁炜共享“青词宰相”之誉。他主持编修《世宗实录》,校订《大明会典》和《永乐大典》。他创作的《贻安堂集》10卷现存于世,《皇明经世文编》辑录他《李石麓文集》1卷及疏、序、记共9篇。《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还是李春芳争议暂且不论,但作为吴承恩好友的李春芳为《西游记》校注似无疑义。
李春芳为人谦恭平和,工作勤勉敬业,不急不躁,外圆内方,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他不仅学问高,青词写得好,而且在治政理国方面也颇有建树。他在入阁辅佐首辅徐阶期间,于徐阶恭敬有加、虚心请教和鼎力协助,当徐阶于穆宗即位便要求重修翔凤楼左右为难时,他当即向新帝婉谏“上新即位,而遽兴土木,可乎?,遂让穆宗收回旨意,可见其机智不凡。

095033vwdxiyqbkwq0jtwb.png

他主政内阁之初,主持修订《宗藩条例》,增改完善60余处内容,既加强了朝廷和藩邦的管理,减少办公开支负担,又缓和了朝廷、藩王与百姓的矛盾,实为大功一件。他在主政后期,尽管受到阁僚多次排挤、污蔑和诋毁,但他在请辞奏疏中只字不提高拱和张居正的刁难,可见其气度不俗。
他忠心辅佐皇上,尽力协调朝廷,从不乱发议论,从不气势凌人,注重荐拔人才,修好睦邻,减轻赋税,体恤民情。他根据北方紧张形势,及时向皇上进言劝谏,穆宗因此答应册封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展边贸互市,既避免北疆战事,又促进经济贸易,可谓功在千秋。
李春芳身后名自有历史评说。明朝首辅王锡爵在《太师李文定公传》中评价说:“予以史官事太师者五年,观其凝立微睇,于智勇争胜之中,唱而后应,其卒以功名终始。夫水决捩石,山静出云,大人之道,则元气乘之顾,岂在声色问哉?”
明太师张惟贤在《大明神宗显黄帝实录》中品评道:“春芳为人醇谨,阔大有声,词林典礼,佐铨建树,表表其入纶扉也。当分宜(严嵩)专恣之后,一以忠诚镇静剂之,而事先帝五年。代华亭(徐阶)秉政,同事为新郑(高拱)、江陵(张居正),而能上成君德,中协寮友,下辑庶司,寅恭匪懈,默赞升平之治,称太平宰相云。”
清大学士张廷玉在其主修的《明史》中赞叹曰:“雍容庙堂,可谓极遭逢之盛。”明穆宗隆庆帝于《归田敕》中对李春芳中肯评议道:“由状元为执政,冯京不愧于科名;以宰相而养亲,王溥见容于当世。古称盛事,今乃兼之。”
在大明王朝4位宰相及76位内阁首辅中,李春芳秉持谦恭平和、老成持重、隐忍内敛、不事张扬和淡泊名利,所以与他的前任严嵩、徐阶和后任高拱、张居正相比较,没有显得那么耀眼、著名和出众,但他的功绩与影响依然史册不忘。
回溯李春芳的性格特征和职场风格,可以看出他一团和气、四平八稳、明哲保身“太平宰相”的治政理念。他谦恭低调、淳朴敦厚、和善友爱、大度勤勉、忠诚贤明、敬主亲民,有学问、有抱负、无权欲、无权术、不争宠、不邀功、勿结党、勿营私、缺创新、缺变革、怕较真、怕斗争、少魄力、少威严,如此性情决定他没有惊世的政绩和显赫的声名,也决定他只能成为恪尽职守的贤相而非如雷贯耳的名相。
纵观李春芳的一生,我们分明感受到他:入仕任职就力图做个好官,不合时宜便急流勇退,致仕还乡当安享晚年。概言之,他的聪明才智,值得钦佩;他的敬业精神,值得弘扬;他审时度势、进退自如、善始善终的人生风范,值得称道;他入俗侍亲、安享晚年、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值得惊羡。
原题:状元宰相——评明朝贤相李春芳
来源:乳燕文学天地
作者简介
征夫,江苏扬州人,市作协会员,乳燕文学天地及兴化作协平台副主编,先后供职党政机关及金融部门;近年来,热衷国学研读,勤勉笔记感受,致力业余创作,已发表百余篇文章;文学是我生命之钟情,是我生活之挚爱,是我人生之梦想。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平台声明:本网为文化公益性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图片除标有出处外,其余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致信本网删除。

阴阳谓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145573727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37

帖子2765

积分12805

图文推荐

  • 夏俊山 | 愿爱如晨曦照耀你们成长

    岁月的画卷中,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长辈的期望与温

  • “满街棠树有遗风”;——盐城海棠园怀古忆

    四月盐城尽花园海棠盛宴忆汝珍文/相鸿题记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铎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铎。(盐城

  • 5名干部喝酒,1人死亡,为何发生如此恶劣的

    AI图片 与文字无关来源:“官察室” 记者观察荐稿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下)

    悠悠大四河,以它博大、无私的胸怀,生生不息地流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