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潼的浴室业 百岁老人刘永录 口述 刘谦 整理 旧时,小小的溱潼镇有五家浴室,它们分别是更新浴室、庆雨浴室、小溱湖浴室、适性泉浴室(称东堂)、白云泉浴室(称南堂)。溱潼不大,为什么浴室业这么兴旺?其因有两:一是本镇人口众多,需求就多;二是粮食市场发达,陆陈粮行极多,外来商客常住溱潼者众。
溱潼的浴室名称雅致,建修也是一流,从中也可见溱潼文化底蕴。更新浴室,即我们溱潼人所说的老浴室,位于现在的更新巷内,座西朝东。它是我们溱潼最大的“肇泰油米厂”的老板王伯青的弟弟王季安(人称“王四麻爹”)于1936年开设的。它是两层浴室,建筑装修非常考究。不谈其他装饰配置,光是池座用清一色的汉白玉砌成,放到八九十年后的现在也不算落后,可见其时新的格局。(当时溱潼号称有两个三万银元的“投资大家”:一是“王四麻爹”的溱潼浴室,二是朱仲记开设的绸缎布庄)可惜该浴室于1937年五月初一,失了一场大火,损失惨重。后又置金重修,吸取教训,将原为溱潼之名的浴室名字改为“更新浴室”,意为扫去晦气,更新浴貌。现今溱潼的“更新”巷名,即是沿革而来。 庆雨浴室为储业锦所开办,时间约在三四十年代。庆雨浴室也是一座两层浴室,原址位于现溱潼药房(通兴路)巷子内,座东朝西。为修此浴室,储老板也算下了血本。浴室所用之水,水量很大,都是担夫清晨担担挑成,费力开支大。他要专打一井,安装抽水设备,提高效率。那时挖井,不象现在机械施工,工效极高。于是在挖井时,工场很大,铺面极广,房屋大的作场,已挖一二十米深度。可偏偏此时,雨天连连,足有月余,塘内水满,只好请来救火的“水龙”抽干积水,一番折腾,方才成功。储老板也是一乐观之人,雨误我事,我反欲赞,干脆取名“庆雨浴室”。
适性泉浴室,位于溱潼的朱家巷内(当初此巷北首有一当铺,称为典当巷),此浴室开业很早,现处影剧院身址,为清嘉庆年间所建。该浴室为朱步洲为孝敬父亲洗浴所开。朱的父亲叫朱晋郗,患有皮肤病,需要天天烫澡,方可止痒舒适。一天,他又去白云泉浴室洗澡,因座位与他人发生争吵,澡客嘲讽他“要想快欲,自己有本事开个澡堂子去”。气得老头头发晕,回到家中告知儿子。朱步洲也算一为因父受刺激,二为尽到做儿孝道,故而一下决心开设了此浴室,取名“适性泉浴室”。借以希望包括老父在内的溱潼浴客舒适随性,享受浴乐。
白云泉浴室位于溱潼的溱南路,现溱潼“溱溱客栈”南面,座西朝东,为李姓老板所开,至解放初停业。浴室其名,听之也雅,估计慕名光顾者也不会少的。 小溱湖浴室位于溱潼的原邮电局巷内,座西朝东,也为一李姓老板所开,亦于解放初期关闭。名曰“小溱湖”,倒也有点诗情画意的味道。 溱潼的浴业,服务周到,不管各种人等,都能得到相应的照顾。这里我就不说诸如泡茶、擦背、捏脚、捶肩等等之类我们都知晓的服务。我只说两个现时没见的两个服务项目。 一是吸烟侍候。浴者洗好澡后,需要休息。好烟者,躺于椅上,松放身体,吸上几口烟,那是一个惬意的事儿。过去几乎没有盒包的卷烟,都是吸的烟丝儿。在浴室,用的是长杆的水烟台具。这烟具是铜制的,主要部分是元宝形状,宽有十多公分,厚有五六公分,可用手托着装烟丝。烟台子里有水,上面有一小圆柱型的烟斗儿,上部锅斗装烟,下端插入水中。水烟台再引出一有两尺之长的吸烟杆,送到躺在椅上的浴客手中,让其随时手扶着送入口中吸用。服务的人,拿托烟具。烟具上往往掛着两种烟丝袋。一袋放普通烟丝,一袋放青丝烟丝,供吸者选用。当浴客要吸烟时,侍者就帮他放入烟丝,用火点上。点火是用纸媒(用草纸卷成的形如竹筷的引火物)。每次装的烟丝很少,一锅只吸两三四口,一次也只吸三四锅次而己。青丝烟丝较贵一点,吸时力神较大,吸者过瘾,就如现代之人,抽吸雪茄烟一样。平时浴费为五个铜板,吸烟烟资有三四个铜板之多。 二是贵重物品保管。但凡浴室,都在醒目处,贴有“贵重物品,交柜保管”的提示。那时人们使用的是铜板,随身携带都是用布制做的钱兜。钱兜袋儿长长的,袋兜中部是放铜钱的钱囊,两头带子系于腰中。铜板放入钱袋兜中,长期磨损容易用坏,故而制做时,则用针线密密行缝。一般人家钱袋兜普通,有身份之人钱袋兜就有讲究。除布料要用好的外,钱袋兜外饰就有高低之分了。有的缝有“寿”、“福”字样,有的绣有牡丹、如意之类。那时,有钱人家的女子,使用的钱兜儿,鲜艳美观,花式讲究,那种显摆,就如现在的时髦女子,肩挎几万元的包包一般。浴客来到浴室,跑堂的服务员,马上笑脸迎上,提示钱袋之类的物品,让其交柜保管。浴客当中带钱兜的,以做生意人居多。他们则将兜儿从腰中解下,合拢后用两头带子缠绕几圈,交于跑堂手上,再交柜台掌管之人,放入专用的柜橱之中。此种服务,非常自然,如有差失,轻者,跑堂的要调换差的工种,重者即要辞退。 浴室业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如: 腊月二十四夜贴对联(理发业二十夜贴对联)。普通人家一般都是除夕当天贴对联,迎新辞旧,满心欢喜庆新年。而浴室此时贴对联,则暗示数夜数了,浴资要涨价了。平时五个铜板的浴费,要涨到十个铜板了。 正月十三上灯日前,生客洗澡要给双份浴资,熟客要给好几倍,美其名曰“开消”。熟客不去,老板还叫跑堂的上门请去“开消”。其实是,那时一般人群,不是每天洗澡。到了春节后开浴,洗澡的人少了,浴室冷静,生意少了,是入不敷出,才生出此俗规的。 五月端午“百草汤”。端午节这天,所有浴室,都在汤池内,放入艾草、菖蒲、牛耳刀、剁剁藤之类的药草,号称“百草汤”。到时,许多人家携带小孩,前去洗浴,以图祛邪去病。这个习俗,也有几份中医科学道理。所以,现在的溱潼人,逢到五月端午,总要想法用药草制汤,为小儿洗浴一番呢! (第一张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余图片为丁桂兴拍摄)
来源:溱潼掌录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