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阜宁“文学新星”巡展之一 | 蒋阿成

[复制链接]

6 天前 14149 0

分分秒秒的感动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6 天前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分分秒秒的感动 未绑定微信 楼主

6 天前

阜宁“文学新星”巡展之一 | 蒋阿成


130703y5j04ck202dg4njl.png


作者简介】蒋阿成,笔名追梦人,江苏阜宁人,1988年3月7日出生。中共党员,转业军人,省委党校在读在职研究生,阜宁县作家协会会员。已在省内外多家报刊平台发表诗歌散文。现供职于阜城街道办。


最新作品


麦田的守望

蒋阿成

五一归乡,踏入缪黄村,那独有的沉静瞬间将我包裹。这里没有城市里车水马龙的喧闹,亦无百鸟争鸣的欢腾,唯有一垄垄、一片片青翠的麦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将整个村庄温柔地包裹其中。

假期数日,我总会漫步在麦田的田埂上。脚下的泥土松软而湿润,带着特有的芬芳,每一步都似乎踏在岁月的故事之上。俯身轻抚麦苗,指尖传来生命的柔韧与蓬勃,思绪不禁飘回儿时。那时,这片麦田是我们的欢乐天地,我与小伙伴们在其间嬉笑追逐,麦浪沙沙作响,似在与我们一同欢笑。累了,便躺在柔软的麦地上,望着湛蓝的天空,幻想未来的模样。

这些自去年深秋种下的种子,熬过凛冽寒冬,在春风中悄然返青,如今已进入拔节抽穗的关键时节。它们不慌不忙,遵循着自然的节奏生长,正如村里老人常说的“慢慢来,别着急。”我曾与一位乡亲闲聊,他指着麦田说:“这麦子啊,急不得,该长的时候自然就长好了。人这一辈子,也和种麦子一样,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这番话,看似质朴,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

在田间,总能遇见躬身劳作的乡亲。他们戴着草帽,手持农具,动作娴熟而沉稳。面对今年多变的天气,有人轻拍麦秆查看长势,有人默默疏通水渠。他们不会因干旱而焦虑,也不因大风而抱怨,只是专注于眼前的事,用经年积累的经验,与土地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这让我想起那句“尽人事,听天命”,简单的六个字,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今在城市生活,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事事都追求效率与结果。而在这乡村,农民们遵循着土地的规律,耐心等待麦子成熟。这种“像农民一样思考”的方式,与城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在城市,人们总是匆匆忙忙,为了目标不择手段,忽略了过程中的美好。而农民们知道,只有用心耕耘,尊重自然,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就像人生,过于急切地追求成功,往往会错过沿途的风景。我们应学会像农民一样,耐心地付出,坦然地面对结果。正如古人所说的,“但事耕耘,莫问收获”。

站在麦田中央,极目远眺,青绿色的麦浪层层叠叠,与远处的村落、天际的流云融为一体。忽然理解了唐太宗那句“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故乡的土,不仅滋养着麦苗,更孕育着无数游子的乡愁。老人常说“吃点土不要紧”,年少时觉得这话质朴粗糙,如今方知其中深意——这一方水土,早已融入血脉,成为生命中最割舍不下的牵挂。

家乡的麦田,无疑是五月最美的景致。随着南风渐起,麦田即将迎来金黄的时刻。灌浆的麦穗日渐饱满,田野里弥漫着清甜的气息。此刻,麦在积蓄力量,河在流淌欢歌,日子也仿佛被撒上了蜜糖。站在麦垄间,无需言语,只需静静感受这份与土地、与故乡的共鸣,内心便充满安宁与满足。或许,这就是缪黄村给予我的,最珍贵的馈赠。

                      写于2025年5月5日午后


蒋阿成的文学观文学是生活的映照与心灵的倾诉,凝练的文字承载人类的悲欢离合、哲思感悟,启迪读者,推动精神文明进步。


来源:阜宁文学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金牌会员
:
1003153626@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544

帖子704

积分2014

图文推荐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铎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铎。(盐城

  • 5名干部喝酒,1人死亡,为何发生如此恶劣的

    AI图片 与文字无关来源:“官察室” 记者观察荐稿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下)

    悠悠大四河,以它博大、无私的胸怀,生生不息地流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中)

    血染大四河(中)丁正宏 1947年12月26日清晨

  • “官场乌龙”曾让他多干了五年的县委书记

    安徽厅官潘东旭的仕途又生变故了!安徽的《皖西日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