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仓廪实,天下安。” 粮食自古以来 就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百姓“米袋子”,全面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农业生产实现高质高效发展。
我区始终将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上、抓在手中,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定不移抓牢稳产保供。2021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202.29万亩,粮食总产量 18.26亿斤,粮食安全之基更加牢固。 春耕备耕进展顺利,全力确保夏粮稳产高产。我区抢抓农时推进春季农业生产,不断加强农田、农资、农技三大要素保障,一着不让夺取夏粮丰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守耕地红线,提升耕地质量,抓牢耕地用管。定期调度农药、肥料、种子等农资市场供应量和价格,强化短缺农资的调配和价格监测。加强专业化农技服务、惠农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指导,累计编发技术资料 9500 余份,指导农户清沟理墒 72.2万亩。扎实开展“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突出抓好主要作物、重点区域、关键时节防控,实行“一虫一策、一病一方”,全力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总体危害损失率。 “米袋子”装得满、“菜篮子”拎得稳、“油瓶子”更充盈 。我区依托华丰农场、金色农业等粮食产业园区载体,加快建设全省一流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突出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开展主要粮食作物订单农业生产示范,水稻订单生产面积达到 15 万亩,绿色优质稻麦面积达到75万亩。依托现有农业资源优势,以镇域为范围,形成“1+N”蔬菜产品结构。深入推进农业农村“112233”工程,集中力量培育大蒜、大葱两大特色产业,培植南阳镇、丰华街道等30万亩大蒜产业集群,建设大桥镇、万盈镇等3万亩大葱种植基地,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基地。因地制宜调整结构扩种油料作物,落实大豆种植面积7.59万亩。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优质粮油全产业链链主企业佳丰粮油为龙头,培大育强喜登门油脂等一批品牌响、链条长、效益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禾丰粮油列入国家食用油储备库。 下好“一盘棋”,持之以恒培强特色经济。我区大力提升种业、农旅、品牌三大优势特色产业,构建完善特色化、全链条、多业态的绿色产业体系。持续巩固“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成果,以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为契机,持续发挥种业、种苗、种球优势,与万建民院士工作站、省农科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做大做强杂交水稻制种、常规稻麦繁种、生猪家禽、蔬菜花卉等优势种业。2021 年全区制繁种面积 32.06万亩,供应2000万亩以上口粮作物种植。其中杂交水稻制种面积 6.86万亩,全省第一。进一步发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效应,深度挖掘乡村特色资源,提档升级荷兰花海、梦幻迷宫、恒北梨园等一批农旅融合示范点,打造全省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坚持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持续打造富有田园气息的生态惠民产业,草堰镇三元村创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西团镇牛湾河创成省级主题创意农业园。做强品牌价值链,擦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金字招牌,不断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整合全域优质农业资源,组建专业化营销队伍,打响“大丰仓”区域品牌,深化“公司+基地”合作共赢,强化与生鲜平台、电商渠道、社区超市等窗口团队对接,打造长三角品质最优、生态最美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公益广告
来源:大丰新闻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