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散文] 徐友权丨乡村路

[复制链接]

2022-5-28 08:25:40 48841 0

采菊东篱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2-5-28 08:25:40 来自手机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

采菊东篱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2-5-28 08:25:40

那天开车带记者小张去村里采访,汽车沿着乡村公路疾驰。宽敞的柏油路面上划着彩色的交通标线,路两边是高低错落的景观树。


小张有些疑惑,他问我你确定这是乡村公路,我笑着说确定而且肯定。这条路是镇里的中心路,最近经常出现在微信朋友圈和抖音短视频里,被人们称之为最美乡村路。我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走了无数趟,见证了它的沧桑变迁。


20220528081852front2_0_632_FpObP7H-BRNXcaz6S5Ra_Wl5xwOw.jpg


记得有一年夏天,宣传部的老吴下乡采访。我问他想采访哪方面的内容,他说想去村里看看,报道农业生产方面的典型。我把老吴的想法向领导作了汇报,领导说你带他下去看看。


当时通往各村的路都是泥土路,而且路面坎坷狭窄。镇机关干部下乡都是骑自行车。县城机关的干部要下村检查工作,我们就叫一辆“二轮车”送。所谓“二轮车”就是送客的自行车,车夫们不仅车技好而且腿上功夫了得。


为了方便采访,我决定自已骑自行车带老吴下乡。他双手搂着我的腰说这路太颠簸,我这屁股吃不消了。我说乡下的路就是这样,比不了城里的路。他叹了口气说,什么时候乡下也有公路就好了。


我和老吴在下面跑了了一整天,村领导要留我们吃饭。我说饭我们回机关食堂吃。天色不好,可能要下雷阵雨,下雨了我们就回不去了。


我们刚骑车走了两三里,雷阵雨就劈头盖脸地浇了下来,慌忙中赶紧跑到路边老乡家里躲雨。


雷阵雨来得快也去得快,一会儿功夫雨就停了。老吴皱着眉头说如果知道下雨今天就不下乡了,现在困在这里没办法走了。我说有办法,脱掉鞋子赤脚走。我扛起自行车走在前面,老吴光着脚在后面跟着。可是刚走了没两步,就听他“哎呀”一声大叫。我赶忙放下自行车问他怎么了,他说脚被划破了。我们只好又回到了老乡家,找了块布条把他的脚包扎起来。我跟老乡借了双胶鞋让老吴穿上,然后重新上路,走了两个多小时才赶到镇机关。


老吴瘫坐在椅子上直喘粗气,晚饭也不想吃了。他苦笑着说我回去先写一篇现场新闻,题目就叫《乡村路》。不知道老吴的现场新闻有没有写,但后来我写了一篇《乡村路》的文章在省里一家报纸发表还获了奖。


文章写的是镇领导招商的事,当他们好不容易把一家大公司的老板请来时却因为道路问题“翻车”了。那天他们带着这位老板去看规划中的工业园区,可老天不作美,瓢泼大雨把乡村泥土路浇了个透。穿着高档皮鞋的老板刚下汽车就摔了一跤,板着脸再也不肯往前走半步。他们陪着笑脸把老板请到县城的宾馆住了一宿,第二天老板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镇领导痛下决心,要想富先修路。于是多方筹资修路建桥,改善营商环境。如今工业企业星罗棋布,已有上百家企业落户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瓜果飘香,成了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


白驹过隙,一切恍如昨日。从泥泞的乡村路到平坦的柏油路,记录了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条高等级的的乡村旅游公路,路上村民们的家用小汽车和运送农产品的货车穿梭不停。路东绿树掩映着新型农村社区漂亮的农家小楼,路西清凌凌的河水像一条银色的缎带绵延伸展。远处无边的麦浪一波连着一波涌向天际,让人顿觉心旷神怡。


这是五月的乡村,一幅徐徐展开的乡村振兴画卷。


编   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金牌会员
:
fddbbzizzi6bgv6app@app.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46

帖子163

积分1152

图文推荐

  • 姜涵文 | 让温情流淌在笔尖下

    让温情流淌在笔尖下姜涵文 我买《山茶文具店

  • 夏俊山 | 愿爱如晨曦照耀你们成长

    岁月的画卷中,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长辈的期望与温

  • “满街棠树有遗风”;——盐城海棠园怀古忆

    四月盐城尽花园海棠盛宴忆汝珍文/相鸿题记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铎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铎。(盐城

  • 5名干部喝酒,1人死亡,为何发生如此恶劣的

    AI图片 与文字无关来源:“官察室” 记者观察荐稿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