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用生态“底色”绘就发展“绿色”!主流媒体聚焦盐城

[复制链接]

2022-11-5 18:09:02 31934 0

哎哟哈尼i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2-11-5 18:09:02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哎哟哈尼i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2-11-5 18:09:02

盐 城


“国际湿地、沿海绿城”
生态底色鲜明


绿色动能澎湃




180813khx9z9f9h8f3h3qd.jpeg

180813rbqz9ev87b72738u.jpeg




近年来

盐城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促进产业生态双赢
在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上勇毅笃行
努力打造
绿色生态之城
绿色制造之城
绿色能源之城
绿色宜居之城







这两天
《解放日报》《新民晚报》
《新华日报》《中国绿色时报》等媒体
纷纷聚焦点赞盐城
180813cktk3o3k2kmxe9y6.gif
11月2日
《解放日报》点赞盐城好“风光”

180813ve3enz8m6dd6et0z.jpeg

10月27日,盐城市委书记徐缨在全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发展项目推进会上讲述了“滨海老牛哥”的故事,LNG是液化天然气的缩写,也是“老牛哥”三个字拼音的首字母。9月26日,盐城黄海新区滨海片区内,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进行了LNG接收站首船接卸,标志着“绿能港”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这是盐城建设绿色能源之城的缩影之一。

今年1—9月,盐城新能源规上企业开票销售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26.49亿元,同比增长75.73%。自2019年开票销售达540.18亿元后,不到4年时间实现翻番。

盐城是江苏省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最广、滩涂湿地最多、海洋资源丰富的地区,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风光”资源。数据显示,盐城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7.6米/秒,远海接近8米/秒,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可达3000小时至3600小时,是江苏乃至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00千瓦时/平方米至1600千瓦时/平方米,年发电利用小时数1200小时左右,是江苏太阳能资源富集之地。

如今,盐城正将“风光”资源打造成“风光”产业,并进一步转化为支撑绿色发展的“含绿量”。目前,盐城正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市级新能源产业专班推进机制,集聚157家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打造“两大集群、四大基地、八大园区”立体化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其中“两大集群”,即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光伏产业集群。具体而言,盐城正做大做强风电、光伏两大优势产业,加快布局储能、氢能两大未来产业,培育壮大输变配电、综合能源服务两大配套产业,不断提升产业转型。

今年1—9月,盐城新能源累计发电量198.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9%,占江苏省新能源发电量的29.15%,占全市社会用电量的59.23%。“十三五”期间,盐城规划海上风电容量822万千瓦,占全省56%。海上风电并网容量占全省61%、全国39%、全球10%。“十四五”期间,盐城规划近远海海上风电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超过全省70%。同时,盐城正对全市光伏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开发建设,打造中国东部沿海的光伏发电基地。当地制定的“十四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迈向两个“2000”蓝海: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

(滑动查看全文)

180813cswudtuyswkzs884.png

11月1日

《新民晚报》点赞盐城

新能源产业蓄力助“双碳”

厚植“含绿量” 打造“风光城”

180813pe25ib5kk87bcihq.png

盐城是江苏省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最广、滩涂湿地最多、海洋资源丰富的地区,延绵的黄海滩涂,浩瀚的蓝色海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风光”资源。

盐城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建设绿色能源之城,加快推进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探索“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开发,为长三角能源供应保障和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1026.49亿元!盐城市新能源产业工作专班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盐城新能源规上企业开票销售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75.73%。新能源产业破千亿,正是盐城践行“双碳”目标,打造绿色能源之城的最新注脚。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盐城优化布局新能源产业,在新风口下抢占先机。打造“两大集群、四大基地、八大园区”立体化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其中,“两大集群”,即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光伏产业集群;“四大基地”,即近海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开发基地、远海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开发基地、百万千瓦级光伏综合利用基地、海上风电运维基地;“八大园区”,即大丰风电产业园、射阳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园、东台风电产业园、阜宁风电装备产业园、滨海风电产业园、响水风电产业园、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产业园、建湖光伏产业园。

不仅如此,盐城还做大做强风电、光伏两大优势产业,加快布局储能、氢能两大未来产业,培育壮大输变配电、综合能源服务两大配套产业,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含绿量”。其中,晶硅光伏是盐城重点打造的地标产业链,天合光能、阿特斯、协鑫、润阳、悦阳、正泰新能源等一大批光伏龙头装备制造企业竣工投产。同时,氢能和储能产业也迎来重要的风口期。今年,天合、阿特斯纷纷“加码”,在盐城投资超百亿元储能项目。在培育壮大输变配电、综合能源服务两大配套产业方面,盐城重点发展高压输电电缆、交流海底电缆和绝缘导电材料等产品,开发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站内多功能测控装置、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和设备。今年顺利建成“220千伏花洲输变电工程”等系列电网网架加强工程,持续提升电网新能源消纳输送能力。

如今,盐城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盐城“十四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迈向两个“2000”蓝海: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的目标。

(滑动查看全文)

180813ea3alrbbbablf8hh.png


11月2日
《新华日报》头版头条聚焦
东台黄海森林公园6.8万亩林海的传奇故事


180813kjm3vwjqq3ve6nn3.png

晚秋登高,从东台市黄海森林公园“森林之眼”俯瞰万亩丰茂林海,绿涛起伏,碧水围绕,浩瀚深邃,宛如人间秘境。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句话,让黄海森林公园的建设者更加坚定了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从点点绿意,到葱郁林带,再到繁茂森林,两万多个日夜,一代又一代林场人薪火相传,经过57年接续奋斗,把6.8万亩贫瘠的沿海荒滩变成了一片林海。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先进集体,黄海森林公园以艰苦奋斗的精神、保护生态的初心、绿色发展的理念创下非凡奇迹。

拓荒,18名年轻人开启绿色之旅

绿树竹海、一路芬芳。每天领着游人从森林穿过,讲解员王明玥心情舒畅。“工作很惬意!每天呼吸清新空气、享受十倍于城市的负氧离子,夏天还有‘森林深处低五度’的凉爽。”

黄海森林公园,被誉为神奇生长的海上森林。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莽莽荒滩,如今的黄海森林,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太平洋西岸罕见未被污染的海滨胜地。

1965年10月,18名年轻人走进这片滩涂盐碱地,组建东台林场。搭草房、打通铺、吃糙米……生活简陋尚能咬牙挺过,但要在寸草不生的地方种树,实在难。

先改土。翻垦、种苕子、增肥力……当拓荒者看到刺槐从土里冒出绿芽,希望一下被点燃。

“起初种的钉刺槐,耐盐碱、成活率高,但生长慢、成材率低。”时任场长朱龙山回忆。1968年,刚从南京林学院毕业的朱龙山成为林场第一个大学生,他见证了林场从荒滩到绿洲的巨变。“我们还改良树种,试种刚竹、淡竹。”

“栽竹时,知青们手磨出血泡,但没人叫苦喊疼。”1973年,500名知青走进林场成为主力军。知青李聪回忆:“最担心下雷暴雨,一下雨土壤就板结返碱,一返碱苗木就会枯死。”

“20多年来,每天我都要到树林里转转。”1995年毕业分配时,重庆小伙冯坤乔选择来东台林场工作,从此,这名三峡移民就把林场当成了家。2019年,冯坤乔被评为盐城市首届“生态卫士”。

曾经的林场如今变成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超90%,拥有652种植物、342种野生鸟类、30多种兽类,活立木蓄积量21万立方米,负氧离子浓度平均达3800个/立方厘米……拓荒者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片滩涂地上生根发芽。

传承,一生一世守护精神家园

黄海森林公园内,有一道长达13.14公里的水杉长廊。“13.14”,寓意老林工在这里奉献了一生一世。新一代林场人,如何守护好精神家园,保护来之不易的绿色奇迹?

上世纪80年代,周边林场兴起“分林到户”,但无论生活有多难,东台林场都坚决不动一棵树、不损一片林!

为了让这片森林永远葱郁繁茂,林场依据树木生长规律,科学合理、适时适量间伐林木,林木亩均收益逐年提高。间伐同时,发展林间作物套种、林下养殖,就连多余的树枝也被利用起来——办起木器厂、纤维板厂……林场走出一条既能保护林木,又能致富林工的新路。

在国家全面推行企事业单位改革时期,倔强的林场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林地伐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砍多少、补多少,林地总面积只能增、不能减。

改造低产田、发展苗圃、抚育优质林、发展速生林,林木面积逐步扩大,林木资源逐步丰富。正是这样的生态定力,才成就了今天华东地区面积最大、活立木蓄积最大的平原林场。

2014年,林场正式挂牌黄海森林公园。2018年,通过三年努力,黄海森林公园创成国家级森林公园、4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三牌同创”结出硕果。

从林场到公园,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人心,新一代林工接过“守护林场”的使命。“每年公园造林10万株。植绿护绿力度只增不减,造景添美不损绿。” 黄海森林公园林业资源科工程师沈彩芹介绍。

“我们组织大家去塞罕坝学习,学习塞罕坝人保护绿色生态的精神、胸怀和气魄。守护好黄海滩涂上的神奇绿洲,也是我们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东台黄海森林公园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崔静说。

发展,让更多人共享“生态客厅”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林场人也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们学有标杆,在生态资源保护上北学塞罕坝,在绿色发展上南追莫干山。”崔静表示。黄海森林公园要把生态资源变成度假资源、经济资源、发展资源,精心扮靓东台“城市生态客厅”。

在科普馆增设亲子互动项目,在“森活集”街区发展夜经济,推出“东小勺”亲子酒店,让林间小火车跑起来,将萌宠乐园搬进亲子区,把过去的木工厂、木器厂改造成创意街区,让更多的人在体验中感受难能可贵的林工精神……黄海森林公园不仅盘活现有资源,结合森林公园气质,精心打造生态版迪斯尼,未来还将在度假、康养等方面着力,这片生态净土将成为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

作为江苏最受欢迎十大景区之一,黄海森林公园始终锚定绿色发展目标,今年实施林相改造及常规造林工程约1300亩,引种栽植70多种元宝枫,开辟林业可持续发展新战场,不断擦亮生态品牌。

老一辈林场人在滩涂湿地上孕育出参天大树,新一代黄海林工推动“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变化的是发展理念和方式,不变的是艰苦奋斗、科学求真、守正创新、绿色发展的林工精神。融“海、林、鸟、河、滩”于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黄海森林公园,已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滑动查看全文)


180813qyiikkiyoxzxxooo.png

11月1日

《中国绿色时报》聚焦

首批丹顶鹤飞抵江苏盐城珍禽保护区越冬


180813dhqyh3hs3aaojyhj.png

10月26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工作人员发现今年首批前来越冬的野生丹顶鹤栖息、觅食的踪迹,同时还包括豆雁、灰鹤、普通鸬鹚、东方白鹳等候鸟。

  该保护区总面积24.7万余公顷,主要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1996年被纳入“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1999年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网络成员,2002年成为 “国际重要湿地”,2006年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伙伴关系”成员,2014年成为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成员,2019年成为我国第一处、世界第二块滨海湿地类型世界自然遗产地。每年有超过300万只水鸟迁飞经过,有近百万只水禽在此越冬。(李征浩)

(滑动查看全文)

来源:盐城发布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金牌会员
:
likj121@sina.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627

帖子845

积分2403

图文推荐

  • 淮剧传唱地方志 古韵新声忆乡愁

    5月18日上午,五星街道万户新村文化广场上,“淮

  • 陈同生 | 牙科医生爱好收藏

    8月4日,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商业街,牙科医生杨洪日

  • 姜涵文 | 让温情流淌在笔尖下

    让温情流淌在笔尖下姜涵文 我买《山茶文具店

  • 夏俊山 | 愿爱如晨曦照耀你们成长

    岁月的画卷中,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长辈的期望与温

  • “满街棠树有遗风”;——盐城海棠园怀古忆

    四月盐城尽花园海棠盛宴忆汝珍文/相鸿题记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