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于幼军:有的人连良知都没有

[复制链接]

2023-5-19 11:19:42 55889 0

哎哟哈尼i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3-5-19 11:19:42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哎哟哈尼i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3-5-19 11:19:42

111732ashplt9u9unutfdp.jpeg

文/于幼军 

我到山西工作,到了大同矿工棚户区。我当时去了几次,有些地方就老不带我去看。我问工人住在哪里啊,他们就不带我去。后来我看到山坡上有大片大片的很低矮很破烂的棚户区,我就叫停车停车,他们就说,省长,我们是去下一站,我就喊住停车。


我一看,七八口人,住在用石棉瓦搭的不到两米高的棚子里(今天有山西来的同志,他们都知道)。没有上水和下水,没有厕所,很昏暗的电灯。家徒四壁,一个炕,外面有一条长板凳。我问家里几个人,他们说五个女儿加上夫妇俩。我问就一个床怎么住?他们说母亲和五个女儿睡在炕上,父亲睡在外面用来吃饭的板子上,过了几十年。


我看了十几家都是这个样子,我掉眼泪了。


中午一点多了,我没吃饭,就现场说,我们对不起工人,对不起这些矿工。已经建国几十年了,工人阶级是我们的阶级基础和依靠力量,他们几十年挖煤矿多辛苦啊,多危险啊,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啊,但是几十年住在这么破烂的棚户区里面。


我问有多少人住这样的棚户区,他们说光大同就有30万,全省有多少?110万。我说如果我们还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的话,我们还配叫共产党人吗?


我们对不起老百姓。


当时省里、市里、县里和同煤集团的人都在,我就在马路边开个现场会,安排谁谁谁负责什么。我说两个月,你们搞出一套方案,怎么改造棚户区,让30万人全部住上新楼房。


两个月之后,一天不差,我元旦的时候到那里,在大同待了四天,就研究方案怎么改造棚户区。后来我说,省政府出一点,市政府出一点,同煤集团出一点,剩下老百姓每平方米最多一百块就可以买下来。他们一般住六七十平米,人多的话一百多平米也就几万块,可以分期付款。我问矿工承受得了吗?他们说承受得了。


后来这个方案在全省推广,有的县说拿不出钱,我说好办,凡是拿不出这批钱的,区县市三年内不准更换购买小汽车,这是第一,第二条,领导干部不准出国,第三,不准上酒(所有公务人员接待不准上酒)。(全场笑)谁不执行就这么办。半年之后我去检查,这笔钱到位了吗?有没有没拿出来的?他们说,省长,没有,全拿出来了。


五年后,(我离开了,晚了几年)矿工陆续都搬进去了。我也答应了,你们搬进去了,我去你们家吃饺子。每年去矿工家里吃饺子,这是我最高兴的日子。矿工跟我也有很好的感情。


我写《社会主义五百年(一至三卷)》稿费160万,我把钱全部捐给矿工成立一个社区文化中心,800多平米。


经历过文革,去过农村,看到老百姓这样的生活,只要有点良知(都会那么做)——有的人连良知都没有,我不知道那些贪几十亿几百亿的官员他们还有没有半点做人的良知。

(文章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111732zacbcrid22f2qkuz.jpeg

作者于幼军,1953年1月生于广州,祖籍江苏丰县。教师出身,后从政。曾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市长,湖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山西省省长等职。2008年9月在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任上被免职,赋闲读书著述两年有余,2011年2月出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2015年退休,2018年至今受聘于中山大学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著作《社会主义五百年(一至三卷)》所得160万元稿费全部捐赠给山西省大同市矿区。其著作《邓小平的遗产》受到学术界广泛好评。

来源:明清书话

荐稿:贡文海

编辑:言剑、行一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金牌会员
:
likj121@sina.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627

帖子845

积分2403

图文推荐

  • 淮剧传唱地方志 古韵新声忆乡愁

    5月18日上午,五星街道万户新村文化广场上,“淮

  • 陈同生 | 牙科医生爱好收藏

    8月4日,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商业街,牙科医生杨洪日

  • 姜涵文 | 让温情流淌在笔尖下

    让温情流淌在笔尖下姜涵文 我买《山茶文具店

  • 夏俊山 | 愿爱如晨曦照耀你们成长

    岁月的画卷中,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长辈的期望与温

  • “满街棠树有遗风”;——盐城海棠园怀古忆

    四月盐城尽花园海棠盛宴忆汝珍文/相鸿题记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