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江苏省也已经完成了今年的养老金上调政策,超过1000万的退休人员享受到了养老金上涨的益处。从8月份开始,对于今年1月份以来退休且在江苏公布2023养老金计发基数前退休的人员,也会迎来待遇的重算补发。
目前,各地已经实现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进程也在进一步的推进。养老金计算方法是统一,当然其中也包括了养老金的重算补发。
在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面,江苏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企退职工在养老金补发跟其他地方存在明显的差异,江苏企退职工的过渡性养老金并不会重算补发。
江苏企业退休人员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根据1995年底前的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进一步推出储存额,然后除以120来计算。
储存额=1995年参保人员所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平均数×参保人员缴费工资指数×1995年底前缴费年限×12%+1996年以后的利息。
按照江苏这种算法,企退职工的过渡性养老金并不高,同样的工龄和其他地区相比,过渡性养老金可能会少了一半,这种计算方法在全国也是独树一帜的。
大部分地区的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养老金计发基数×(1+养老保险缴指数)/2×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
江苏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是根据1995年的平均工资情况来计算的,并不会因为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上涨就重新补发。
养老金重算补发,简单来说,就是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后,对在此前退休的人员(特指1月份以来),重新计算待遇,补发差额的情况。
假设一位企业退休人员,工龄30年,视同缴费年限7年,养老保险缴费指数为0.7,他的储存额约为6万元,这样算的话,他的过渡性养老金为6万/120=442元。
用其他地方的算法来算,在1月份之后退休的企业退休人员,假设之前是按照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来发放的养老金,2023年公布最新政策后,就需要进行补发。
通过2022年的养老金加法计数来算的基础养老金:8309×(1+0.7)/2×35×1%=2472元。
假设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上涨4%,达到8641元,将会补发:8641×(1+0.7)/2×35×1%=2571元,比预发的2472元多99元,如果在10月份补发,将总计补发990元。
但这是按照其他地区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计算得来的,重新补发后确实补发金额会多几百元。
但是按照江苏对于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这笔钱无法参与重新补发。
综上所述,江苏将会正式公布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到时会对今年1月份以来,但是按照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发放养老金的人员,进行养老金重新计算与补发。
但是由于企退职工的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比较特殊,并不受到养老金计发基数调整而影响,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确实应该享有过渡性养老金待遇,也不会参与重算补发。只有基础养老金会获得重算补发,这也是有明显差异的一点。
养老金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痛点之一,目前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始进行养老金改革,以提高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相信不远的将来,我国的养老金相关制度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完善养老金制度,保障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