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今年,铁人王...

  [复制链接]

2023-10-14 13:55:04 61740 0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23-10-14 13:55:04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楼主

2023-10-14 13:55:04


1923年10月8日,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玉门。1960年3月,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千里奔赴大庆,参与石油大会战。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情,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决心,用三年多的时间,建设起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缅怀王进喜等老一辈石油人的丰功伟绩,致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01

铁人精神

创业玉门,新中国第一代石油人

135324d1hhejnic6ie6z1e.png

1923年10月8日

王进喜出生于玉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6岁讨饭,10岁给地主放牛

15岁到玉门油矿做苦工

解放后自学文化知识

通过玉门油田招工考试

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

135324da96iriai838sx8p.png

1956年

王进喜任贝乌五队(1205队前身)队长

提出“上千,年上万,

钻透祁连山,玉门关上立标杆”的口号

1958年9月

带领钻井队创造了

进尺5009米的全国纪录

被命名为“钢铁钻井队”

王进喜被称为“钻井闯将”

参加“群英会”,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

135324aszzguvm0zskukgw.png
135324lyk3zkdzubyd8esb.png

1959年,王进喜到北京参加群英会

看到北京街上的公共汽车

因缺油背着黑乎乎的“煤气包”

才知道国家缺油

作为石油工人的他

感到很难过和耻辱

发誓:“我一定要为中国人民争口气,

把石油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

135324rh0un6u0jxnutnm8.png

会议期间

当他听说东北发现了大油田

就迫不及待找到石油部领导

申请到这个油田工作

我这一辈子,就要为国家办一件事情,

快快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 。

奔赴松辽, 1205钻井队创辉煌

135324yvjkn1wrjrwsucn0.png

1960年初

“钻井闯将”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

到达大庆

吃和住都成问题

环境极端困难和恶劣

有的职工饿得难受

就跑到冰天雪地里捡秋收后的

白菜帮子、甜菜叶子、冻土豆来吃

又赶上40年不遇的连绵降雨

很多人没有雨衣雨鞋

只能光着脚站在水中

住在帐篷、活动板房、牛棚马圈

四处透风漏雨

被褥淋湿了,拧也拧不干

睡不能睡,坐不能坐

为此,会战指挥部经常组织工人

夜间围着篝火

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

王进喜提出:

“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

这矛盾,那矛盾,

国家建设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

刚到大庆,钻机到了火车站

没有吊车,几十吨的设备没法运送

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

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抬也好,搬也好,总之要上,

决不能让钻机在车站待着。”

135324rfjsk62fm2j2q1ff.png

 王进喜指挥1205钻井队“人拉肩扛”

奋战了3天3夜

硬是把总重60多吨的

四五十台钻井设备卸下火车

运到9公里外的井场

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原野上

135324mgpa3jy9fjwyc185.png

在没有供水管线的情况下

王进喜带领工人挖井凿冰

盆端桶提等办法

完全依靠人力从几公里外取水50多吨

保证早日开钻用水

奋不顾身战井喷,赵大娘首次称“铁人”

135324as2nnz1pf1c9222f.png
135324qhrw8u1ra8r4yjru.jpeg

1960年,钻井时发生了井喷

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

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

奋战3个多小时

最终制服了井喷

135325if8x7eorf0wqqd8f.png

王进喜吃住在井场

饿了啃几口干粮,渴了抓几把雪

困了枕着钻头躺在钻杆上休息一会

一连七天七夜不下“火线”

房东赵大娘听说后心疼地说:

“王队长,你这么不吃不睡拼命干,

真是个铁人哪!”

从此,“铁人”这个名字响彻整个大庆油田

赤胆忠心,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135325s2zrpy9e9vtt2ypo.png
135325eg4n7tzjw5jhxwtn.png

1960年

王进喜率队参加松辽石油大会战

在誓师大会上

代表五万多名石油会战职工

吼出了“宁肯少活二十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

135325n73qxhurr0sj2ij2.png

1964年

王进喜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会上

做题为“为实现石油自给,艰苦奋斗不息”

发言时朗诵自己的短诗: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 

惟精惟一, 经得起子孙万代的检查

135325vsuluelz6uy3u3fl.png
135325pz636e3ect683ygh.png

大庆石油会战初期

人们受“大跃进”的影响

工作重速度、轻质量

1205钻井队也打了一口

斜度超过3度半的井

王进喜带领全队亲自把不合格的井填埋掉

全队职工个个噙着泪水

跟着王进喜背着水泥

一袋一袋地往井里填

直到把井填满

有的同志说:

“填了这口井,

就给标杆队的队史写下了耻辱的一页。”

王进喜说:

“没有这一页,队史就是假的。

这一页不但要记录在队史上,

还要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让后人都知道,

我们填掉的不单是一口废井,

而是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坏作风。”

为革命干保险活、为油田质量负责一辈子

干工作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

要经得起子孙万代的检查。

鞠躬尽瘁,用生命捍卫誓言

135325yt1jzxf4wm00wc54.png

1970年国庆节刚过

王进喜的病情急剧恶化

临终前,他用颤抖的手取出一个小纸包

交给守候在床前的一位领导同志

打开纸包

里面是他住院以来组织

给他的补助款和一张记账单

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

一分也没有动

王进喜说:“这笔钱,

请把它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不困难。”

1970年11月15日

王进喜因病医治无效去逝

享年47岁

王进喜的一生都在

为新中国的石油事业默默奉献

以他为代表的铁人精神一代代流传下来

135325b0lg0hh839t0hmss.png

铁人精神:

“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

爱国主义精神

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

甩到太平洋里去”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忘我拼搏精神

为革命“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艰苦奋斗精神

“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

“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 

对技术精益求精

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

科学求实精神

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不计名利,不计报酬

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



02

石油精神

1958年

党中央作出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

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

历经艰难、战天斗地

发现大庆油田

翻开了中国石油开发史上

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一页

在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进程中

铸就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

时至今日

以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苦干实干”、“三老四严”

为核心的石油精神

一直都是石油石化行业的灵魂和根基

松辽大会战

135325iuye6l60uw6w1qnp.png
135325uad2n1rn1znzx4oc.jpeg

三老四严

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

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四个一样:

黑天和白天一个样

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

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

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

拿下大油田

135325gnuj6xu3lzc1dpx1.png
135325c7f74ourofzvmqff.jpeg

松辽会战初期的“三要”“十不”:

“三要”:

一要甩掉石油工业的落后帽子;

二要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

三要在会战中夺世界冠军,争取集体荣誉。

“十不”:

第一,不讲条件,有条件上,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上。

第二,不讲时间。特别是工作紧张时,不分白天黑夜地干。

第三,不讲报酬。

第四,不分级别,有工作大家一起干。

第五,不讲职务高低。

第六,不分你我,互相支援。

第七,不分南北东西,就是不分玉门来的,四川来的,新疆来的,一齐上。

第八,不管有无命令,只要是该干的活抢着就干。

第九,不分部门,大家同心协力干。

第十,不分男女老少,能干就干,什么需要就干什么。

甩掉贫油帽子

135325bf1rprhd559kwriq.png
135325p8ayhzcpzk727qsz.jpeg

1963年底

大庆石油人通过三年多的会战

探明了面积达860多平方公里

年产原油500万吨的大油田

结束了中国使用“洋油”的时代

把“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大庆精神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实精神

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档案馆校史馆

荐稿:彭相鸿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阴阳谓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145573727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37

帖子2765

积分12808

图文推荐

  • 陈同生 | 牙科医生爱好收藏

    8月4日,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商业街,牙科医生杨洪日

  • 姜涵文 | 让温情流淌在笔尖下

    让温情流淌在笔尖下姜涵文 我买《山茶文具店

  • 夏俊山 | 愿爱如晨曦照耀你们成长

    岁月的画卷中,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长辈的期望与温

  • “满街棠树有遗风”;——盐城海棠园怀古忆

    四月盐城尽花园海棠盛宴忆汝珍文/相鸿题记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铎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铎。(盐城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