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参观新四军纪念馆,通过壁画作品了解新四军重建军部的历史。记者 施豪 摄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市民生保障条线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深刻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丰富精神内涵,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在民生福祉上下功夫,在兜底保障上见成效,把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百姓更高品质生活,更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
多措并举稳定就业
稳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稳就业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面对复杂挑战、克难求进,顶格落实助企纾困、援企稳岗各项政策措施,深化服务企业引才用工常态化机制。截至10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47万人,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数、安置数均位居全省前列。将“就在盐城”零工驿站、“盐城家政”社区服务网点与“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融合建设,打造“一站多能、三站合一”基层服务平台20个。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给予我们莫大的鼓舞和激励,为我们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处处长孙小峰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新一轮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同时做好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兜牢民生底线,稳住就业基本盘。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时强调,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和同事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不拘一格引人才。”省沿海人才市场副主任林向阳表示,高校毕业生工作一头牵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才市场将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今年,我市全力提升高校毕业生留盐率,成功举办2023年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招聘“苏社有为促就业”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发布“四绿盐城”和23条重点产业链人才需求白皮书,招引高校毕业生近3.8万人。
为了更好发挥全市技工院校的资源优势,我市还通过完善培训学员“点单”、人社部门“派单”、培训机构“接单”工作链条,有力推进产业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举办长三角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交流会,组织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1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82万人,全力构筑更好推进盐城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才高地。征集高质量就业岗位1.5万个,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2万个,组织就业见习到岗6500人……自我市实施“黄海明珠人才计划”以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磁场效应不断显现。
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启飞表示,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用心感悟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在促进充分就业、完善社保体系、强化人才引培、维护和谐稳定、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力求突破,切实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转化为推进工作更高质量的强大动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完善医疗养老服务
健康是重要民生,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当前,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高公民健康素养,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优先发展战略。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既是家事,也是国事。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办人民放心的医疗”目标,扎实推进健康盐城建设,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首次被评为“深化医改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队伍建设”两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达79.1岁。
12月10日,“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计划盐城站暨盐城市第11届营养与健康高层论坛在盐举行。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崔国静在会上就如何更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与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南通和盐城五地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500多名嘉宾展开深入讨论。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十分关心卫生与健康事业,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石。我们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用心用力用情当好人民健康的“守护者”,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亭湖区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将在2024年竣工交付使用,这将大大优化该院医疗服务结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院长邵玉梅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加强自身医疗能力提升,狠抓医疗服务举措,引进省内外优势科室、名医专家,在医疗水平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保障。
2022、2023“盐年益寿”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连续两年被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盐年益寿”幸福养老品牌被评为全省高质量民政事业发展创新成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陈诚表示,作为一名民政养老服务工作者,我们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及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注重从加大设施供给、健全服务清单、扩大数字化应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要素发力,持续打造“盐年益寿”养老服务品牌,建设幸福养老服务体系,以更加丰厚、更具温度的养老服务供给,托起老年人幸福晚年。
今年,“爱心守护、成长引路、牵手筑梦”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工程首次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全市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每人明确一名“爱心守护人”。“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儿童工作者始终聚焦困境、留守儿童,努力构建‘覆盖到边、监护到位、关爱到人’的未成年人动态保护网络。”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处处长周德军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儿童福利保障力度,强化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加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网络保护和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连倩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激动人心、催人奋进,是民政部门奋进新征程的行动指南。全市民政系统将始终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不负重托、勇担使命,鼎力扛起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政治责任,进一步健全多层次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为绘就盐城民生幸福新画卷增光添彩。
打好保障“组合拳”
新征程上,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为民造福的正确政绩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心贴近群众,才能充分了解老百姓的真实感受、体会老百姓的安危冷暖,进而有的放矢地增进民生福祉,才能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高屋建瓴、催人奋进,我们将在推进扩面提质、提升保障水平、优化经办服务上下功夫,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为盐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市社保中心主任蔡葳说,“社会保障关乎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社保待遇发放是必须坚守的民生底线。作为社保经办机构,我们要牢牢守住百姓的‘钱袋子’。”
近年来,射阳县社保中心坚持以打造群众“满意社保”为目标,不断创新创优服务模式,积极打造“暖心人社”,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作出的重要指示温暖民心、汇聚力量,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射阳县社保中心主任彭金标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决策部署及省市县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忠实履行“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职责,以国家级社保“就近办”服务标准化为抓手,努力推进社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不断丰富社保服务场景,全面增加社保入口“多部门一件事村村办”,提升参保人员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打造社保服务全国品牌。
今年以来,国网盐城供电公司配合市政府,出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供电设施项目清单,推广“开门接桩”服务模式。围绕春耕春灌、夏季防汛、秋粮生产等季节特点,今年深入田间地头2930次,走访涉农用户1.27万次,全面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用电。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用能需要,持续打造“盐电优能”品牌,高效服务省市重大项目按期投产,积极推动解决民生用电、居住区充电难题,全力解决群众用电方面各种“急难愁盼”,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及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优质供电服务。
“群众的事再小,到了我们这里就要当成最大的事来办。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群众的期望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作为生长在盐城的青年社区民警,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东城派出所社区民警秦海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鼓舞人心,“我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新征程上再出发、再奋进、再超越。”
市委中心组在新四军纪念馆开展现场集体学习
12月14日,市委中心组在新四军纪念馆开展现场集体学习,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追寻先辈足迹,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增强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中实干争先。市委书记周斌领学,省委主题教育第九巡回督导组副组长钱学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明康,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羊维达等参加。
新四军纪念馆庄严肃穆,周斌带领大家满怀崇敬之情步入大厅,依次参观序厅、主展厅、传承厅,认真听取讲解介绍,不时讨论有关情况。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模拟实景,完整展现了新四军浴火重生、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让大家再一次体悟我们党创业之坎坷、奋斗之艰辛。观展途中,大家观看了情景短剧《战火青春——一件旗袍的故事》,学习感悟革命先辈坚守信念、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在“宋公碑”前,周斌领学了《宋公乃德纪功碑文》全文并结合苏北沿海民心长城“宋公堤”的修建经过,现场上微党课。他指出,宋公堤是盐城党史上的光辉一页和著名的红色地标,更是盐阜人民心中不朽的丰碑。回顾这段感人的历史,在伟大丰碑前接受再教育,就是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在宣誓厅,面对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周斌带领市委常委和5名新发展党员举起右拳郑重宣誓,表达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许下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坚定承诺。
随后,市委常委同志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贯彻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以及市委“四个三”工作布局,谈体会、讲认识、话发展。大家一致表示通过学习更加真切地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坚不可摧的鱼水深情,必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的重要论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要求,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精神的重要指示,带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之路,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项目,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创业热情,强化“勇挑大梁、多作贡献”的责任担当,以建设更多新时代的“宋公堤”,让发展的实绩更有“温度”,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努力交出一份让党中央放心、省委认可、人民满意的优异答卷。
省委主题教育第九巡回督导组成员,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成员等参加。
市委常委会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召开
根据市委主题教育工作安排,12月14日,市委常委会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召开。市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周斌主持交流会并讲话。省委主题教育第九巡回督导组副组长钱学伟到会指导。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明康,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羊维达等出席。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委常委同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和省委工作要求,认真践行“深、实、细、准、效”五字诀,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突出“小切口大主题”,精准选题、深入调研,摸实情、求实效,形成了阶段性调研成果。在交流了各自调研课题成果后,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调查研究和成果交流,更加深刻领悟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进一步增强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进一步深化了对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的理解把握。
周斌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感恩之情”转化为“实干之力”。坚持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对标对表上见行动,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坚决把国家所需、盐城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的事干好,确保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在盐城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周斌强调,这次交流会是市委常委会主题教育调研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要扎实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切实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效果清单”。紧扣中心工作抓深化,聚焦破解难题抓细化,用好调研成果抓转化,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能力水平大提升、重点工作再突破。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对盐城的关心关怀中汲取强大动力,切实将“倍受鼓舞”转化为“更大作为”。扎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满弓紧弦、奋力冲刺,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出实绩、见实效,全力以赴打好“收官战”,力争更好结果。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年根岁底工作,带头开展“四下基层”,统筹做好民生保障和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省委主题教育第九巡回督导组成员,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成员等参加。
来源:新文广传媒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