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邹迎曦 | 感知大丰之人文千秋

  [复制链接]

2024-4-22 16:00:15 230263 0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24-4-22 16:00:15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楼主

2024-4-22 16:00:15

悠悠岁月,历史的营养,润泽着大丰,养成独特而又迷人的人文气质。翻开大丰千年历史的名人册,一个个名字,闪光、夺目,光耀千秋。他们,或是土生土长于大丰,或是曾经在大丰生活过,或是从大丰走出去,古往今来,这些各方面的代表人物,使大丰有了人杰地灵的美誉。

在古范堤两侧的悠悠岁月中,似乎有雄浑的宇宙之气流动,民风性灵与地脉气象往来交融,衍生出许多盖世人杰,传世英才。有顶戴花翎的仕宦名流;有长袍短衫的文坛巨星;有动辄万金的儒商大贾;有名扬四海的社会贤达;有小镇奇才的学界大师;还有万代流芳的红色精英。他们把满腹经纶,旷世情怀,书写成历史的华章,用坚定的脚步为凝寂的土地踩踏出一条文明的通道。如今,许多旧日的影像,已消逝在时间的深处,物化成一种泽及后人的神韵灵气。极目千年,神交古人,可以使人们在浩荡而恢宏的回首中,得到一种情意的升华,心灵的启悟。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蕴肓了古今大丰一代代、一批批名人雅士和社会贤达。可谓是“地灵人杰集群贤,故地代有才人出”。他们当中有的是大丰出身的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有的是外地人在大丰为官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在大丰办实业的实业家、资本家,他们的事迹都已分别传于史册,诵于后人。

一、这里有一群“心怀苍生,熠熠生辉”,以自己独特人格做出醒世典范的宦海名流。有留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相、曾任西溪盐官的范仲淹,他修筑的捍海长堰“范公堤”,成为彪炳千古的历史丰碑。这道古范公堤,有三分之一在大丰境内,所以,他的名字与大丰人民的安居乐业紧密相连;有“纵横数千里,拥兵数十万”的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自幼酷爱武艺,臂力过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与三个兄弟及盐丁李伯升、潘元明、吕珍等18人,因贩私盐之事,在白驹南界牌头杀死元朝弓兵丘义,惹下杀身之祸。于是,聚集盐丁数百人在草堰北极殿举行起义。先后攻克兴化、高邮、泰州、苏州等城市,并建都苏州,所辖区域人民安居乐业。他的功绩在于帮助广大劳苦大众出了一口气,并为广大盐民谋取了利益;张士诚集普通盐民、义军领袖、吴王三个悬殊的身份于一身,算是大丰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有“赫赫有名,功盖天下”的明代“五朝元老”高谷。他在明代定居泰州丁溪场(今草堰镇),永乐十三年(1415年),科考中进士,授中书舍人。经大学士杨士奇推荐,成为英宗皇帝的御前讲席。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即位,改春坊司直部,后迁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工部右侍郎。景泰二年(1451年)陟兵部尚书,进少保东阁大学士太子傅。景泰七年(1456年)升为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天顺初年(1457年)求归田里。英宗对朝廷群臣说“高谷是长者”,“赐金纸裘衣驿舟以归”,并“赐敕奖谕”。他在五朝中赫赫有名,功盖天下,最后回归故里敝庐瘠田;有“主静持志,思索义理”的明代高官——杨果,自幼天智聪颖,可日记数千言。弘治十五年(1502)会试第二,廷试第二(榜眼),赐进士出身,授户部主事,凡重大奏章,多出其手。继而迁升吏部稽勋司员外郎、南京刑部广东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南太通政摄刑部事,他执法不避权贵。后又任南太仆寺少卿、太常寺卿、南工部右侍郎、南户部右侍郎,兼负尚书职责。他提倡“主静持志,思索义理”;有力主“实业救国”的清末状元、爱国实业家张謇。他不是大丰人,但他为大丰做了许多实事。他亲自主持开拓王港河,疏通入海水道,拯救上游20个县的灾民。首倡废灶兴垦,用股份制形式创办大丰等多个盐垦公司,首开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管理农业的先河,成为沿海大开发的第一人,大丰的名字就是从大丰盐垦公司延伸出来的。

二、这里有一群“克苦求索,心怀大志”,在科研路上“艰辛跋涉,钻研求索” 的学界大师。有“小镇出奇才,虾类科学家”的喻兆琦,他是中国第一个从事虾类分类和鱼类寄生虫分类研究的爱国科学家。民国16年(1927)他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后留校任教。民国18年(1929)考取官费留学生,派往法国巴黎博物馆甲壳动物研究所,从事虾类分类学研究。回国后他实地考察了长江流域,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及海南岛的数百种对虾、米虾、鳌虾、沼虾、蛛虾、赤虾、奴虾、弯虾等科、属、种,系统地进行分类和研究,并用中文、英文、法文在刊物上发表《中国弯虾志》《螯虾属之中国虾类》等论文30余篇,填补了该学科国内空白,在国际上也产生一定影响。丰富了祖国的理论宝库,以科学造福人民,享誉中华。有“小巷通世界,桃李满天下”的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教育家李春芬。他先后担任教育部中学地理教材顾问、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会委员第一届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地理学组成员、国际地理学会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通讯委员、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理科地理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兼副主任。他在5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地理学人材,他的学生遍布全中国。他勤奋好学,治学严谨,先后发表《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与《北美地理环境的结构》两部专著和40多篇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并获国家教委1992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6年3月3日,因心脏病在上海溘然而逝,享年84岁。他的白驹同乡、复旦大学著名教授喻衡作联挽之:“闾阎德望,世谊通家,瞬沧桑如泡影;区域方與,鸿谟赞国,满园桃李怆门墙”。乃是对他勤勉治学,教育传道一生的真实写照。

三、这里有一群“胸怀祖国,高风亮节”的“草根”战斗英雄。有“足智多谋”的抗倭英雄陈平夫。明嘉靖十八年(1539)倭寇侵占白驹,当时白驹驻军副总兵刘显营外遇敌,因寡不敌众忙掉转马头,回归营地,谁知闸桥已撤,眼看敌人追来无法脱身。这时站在闸对面的白驹居民陈平夫看在眼里,忙叫刘显把马缰绳甩过来,把长矛伸过来。陈平夫一手拉住马缰,一手握住长矛,乘势一拖,刘显跃马跳过河闸,脱离了危险。刘显感激不尽,赞美他智勇过人,并且要向上禀报陈的功绩,被陈再三谢绝了。有“不怕牺牲,勇战顽敌”的抗倭英雄戴选与校秀。嘉靖三十八年(1559)白场盐民戴选与校秀因事外出,路遇来袭的倭寇,他们没有回避,而是立即上前狙击,戴选用盐叉戮死一寇,不幸被另一寇砍断左臂。他不顾疼痛,丢下盐叉,用右手夺刀,独臂再战,终因寡不敌众,他和校秀同时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爱国壮举,一直激励着后人,后人为他们立碑纪念。

四、这里有一群“心怀慈善,救灾护民”,在各个领域勤奋建树的社会贤达。有出生草堰“风行东南,扬名四海”的农民哲(理)学家朱恕。他是仙风道骨的哲学家王艮的门徒。年少丧父,家境贫寒,采樵养母。尚书耿定白为朱恕作《陶樵传》,配享泰州崇儒祠。他与兴化戴窑韩窑村韩贞(东五)为同时代的“东海贤人”。有出生大丰刘庄“芒鞋竹杖,勤善益言”的佛教居士慈善家高鹤年。他早年潜心研究佛教教义,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救济工作,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社会慈善家。他参加山西旱灾救济;徐淮水灾救济;为平津水灾至沪劝募赈款;为川、陕、豫、甘等省旱灾劝募赈款。晚年蛰居乡里,先后创办农业试验场、贫民借贷所、贫民小工厂、女工纺织所等。每逢灾荒,他随时办粥厂,救灾赈荒,深得乡人爱戴。

五、这里有一群“文学泰斗,著书立说”闻名中外,称为文坛巨星。有世界名著《水浒传》的作者——一代文学巨匠施耐庵。施耐庵是参与张士诚起义的幕僚,在张身亡国灭后,他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随后归还白驹,隐忧不出,感时政衰败,潜入家中以张士诚为原型潜心写作,以托心愿。他栖身白驹场耳濡目染了盐民的悲欢离合,见识了一代豪杰的怒发冲冠,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水浒传》。有“一月风光改旧颜”的“布衣钦差”孔尚任。他在大丰治水之余著书立说,创作昆曲《桃花扇》扬名天下。还在西团海边吟下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西团海上村》,另有一番情绪。有“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的文学名师李汝珍。他跟着在草堰场任场大使的兄长李汝璜,在草堰创作《镜花缘》时,与草堰宋代“义井”结下不解之缘,“义井”的水成了《镜花缘》的血脉。有“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而饮誉古今的郑板桥。他在大丰留下的行书12帽条屏,至今仍然是大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六、这里有一群 “ 富可敌国,攀附风雅”的大盐商,也是各个领域独领风骚的儒商大贾。有“盐商钜子,金融大亨”的开明商贾周扶九,近代中国扬州最大的盐商、近代中国金融资本家、上海滩地皮大王、上海滩黄金巨子、近代中国实业家,其资产达到5000万两白银,是中华民国初期的首富。周扶九在大丰草堰场拥有147副灶,占草堰全场盐灶的14.2%,是最大的一家垣商。民国初的废灶兴垦高潮,周扶九与时俱进敦请张謇帮助组建大丰等盐垦公司,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带头将所有灶亭荡地作价入股,计银53万元售于大丰盐垦公司,周扶九的股金占公司总股额200万元的1∕4还强,是大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有“紧跟形势,与时俱进”的一代儒商刘梯青。刘家在清末的家资已达白银2000万两以上,跻身中国晚清富豪榜的前列。刘梯青是清末民初知名的实业家、慈善家、文物收藏家、上海房地产巨商,称得上星一位具有现代理念的儒商,也是一位中西文明兼融的典范。1917年秋,为顺应垦植历史潮流,刘梯青与草堰场大垣商周扶九一起,敦请张謇兄弟等人来草堰场筹组大丰盐垦公司。刘梯青是大丰盐垦公司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并将在草堰场的灶亭草荡全部作价入股,变成了大丰公司的股东。他是大丰近代沿海开发的先驱,更是大丰垦植文明的开拓者。

七、这里有一群在“腥风血雨、刀光剑影”的战争环境中,“抛头胪、洒热血”的红色精英。有“七战七捷”的“常胜将军”粟裕。粟裕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也是一个有经典战例传奇不朽的人。可以归纳为:一生为民,两任司令,三块弹片,四渡长江,五虎战将,六次负伤,七战七捷,八省征程,九死一生,十大战役,百战百胜,千将之首,万代流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粟裕将军在往昔的战火硝烟中把足迹留在了大丰。1941年皖南事变后,粟裕任新四军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他率部在大丰驻过好多地方,给大丰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一生清廉,没有任何架子,处处视人民群众为亲人,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大丰到处都留有他的足迹,草堰的钱氏卷瓦楼、草庙的谦和仓都曾是他的指挥部,他在这里指挥过苏北的多次战斗而屡屡获胜,号称“七战七捷”的“常胜将军”。大丰人民高唱“粟司令打仗仗仗胜”歌曲,代代相传,经久不息。有被“汉奸出卖,残遭活埋”的“红波学子”方强。方强,原名袁文彬,亦名袁持中,袁志远。上海青浦县人。1940年夏,他离开重庆,跟随袁国平等同志来到新四军军部(盐城)工作,这年冬天,他调到苏北盐阜地区开辟新区工作。为了工作他化名方强,带领民运工作队活动在盐城二区伍佑东部的斗龙港以北(方强、三龙、丰富等)地区发动群众,成立农抗会、青抗会和妇抗会等抗日群众组织。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建立人民武装,打日冦,锄汉奸。1941年10月,成立盐东行署,方强任行署主任,负责筹建盐东县人民政府。一天,方强带领4个同志到大佑公司(盐东属地),发动各界人士团结抗日。就在这天深夜,日伪军突然袭击,包围了大佑公司,民运队的张琼英和方强同志在突围中先后被捕。为掩护方强,张琼英假称是袁的家眷,方强自称是木业商人。伪军认为他们是有钱人,就把张琼英释放回去筹款赎人。党组织获悉方强被捕,积极组织营救。可是在即将获得释放时,被一个名叫柏存香的汉奸指认,当夜就被敌人在伍佑秘密活来,年仅40岁。有“生而无闻,死而无臭”的“铁军歌星”李增援。新四军的新闻工作者、新四军军歌的作者李增援,1941年2月,抗日战争即将全面取得胜利的关键时刻,随军转战到大丰西团,遭日军突然袭击,为掩护战友转移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8岁。有“心底无私天地宽,县委书记专业户”的徐亚辉。他从1952年任大丰(台北)县委副书记开始到1982年卸任响水县委书记为止,先后在江苏、贵州两省的大丰、独山、贵定、响水四县任县委书记30年(大丰12、独山9、贵定4、响水5),成了名副其实的“县委书记专业户”。期间,他的职务多次上下变动,他顾全大局,不计得失,心中有党,跟党走是正道;他所到之处,心系人民,为人民服务是宗旨;他严于律己,心里无私,清政亷洁是本份。广大干群都说他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书记,做人的好榜样,做事的好楷模”。

……这些都是大丰的自豪。放眼大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块土地上始终是人才辈出、一脉相承充满生机和希望。

                                                        2024年4月20日

作者简介:

邹迎曦.png

邹迎曦,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人,1937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亊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历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市农村能源办公室副主任等职。退休后,潜心研究盐文化和盐垦文化。现为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容座研究员、张謇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海盐博物馆专家顾问、省级海盐“非遗”传承人等。主要作品:《古淮盐20说》《盐垦研究》《本场人历史与文化》《家乡的盐垦》《盐垦古韵》《盐韵大丰》等著作。主编《大丰市志》《大丰盐政志》《大丰市经济综合管理志》《大丰市工会志》《盐城市大丰区历史地名志》等。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阴阳谓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145573727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36

帖子2764

积分12799

图文推荐

  • 姜涵文 | 让温情流淌在笔尖下

    让温情流淌在笔尖下姜涵文 我买《山茶文具店

  • 夏俊山 | 愿爱如晨曦照耀你们成长

    岁月的画卷中,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长辈的期望与温

  • “满街棠树有遗风”;——盐城海棠园怀古忆

    四月盐城尽花园海棠盛宴忆汝珍文/相鸿题记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铎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铎。(盐城

  • 5名干部喝酒,1人死亡,为何发生如此恶劣的

    AI图片 与文字无关来源:“官察室” 记者观察荐稿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