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20日。 今天是接管阵地的第11天。 这些天来,枪声炮声不断,敌情通报频频,指令一个接一个。初上战场的年轻士兵,面对即将与敌人生死搏杀的陌生环境,面对疆场角斗未知程度的新奇、置身危险境地的感官刺激、建功戌边使命的精神亢奋、随时可能死亡的恐惧危险,与跌宕起伏的心灵拷问掺杂在一起……
师首长机关在前沿阵地勘察敌情
令师首长和机关人员吃惊的是,就在接防第二天, 10日晚饭前,有五、六发炮弹在师指挥所的山坡上爆炸,一发接一发向指挥所逼近,最近的一发距指挥所只有百米之遥,差一点命中我师医院,幸亏没有 造成人员伤亡。师指挥所遭炮击,让人联想到在我方战区内有敌人特工活动的传闻。师警卫连自然加强了对师指挥所的警戒,但指挥所里的人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真的被炸死了倒也没什么,担心的是被敌人特工钻了空子,把参谋人员当“舌头”抓了去。
敌人还是那个敌人,我们已不是敌人先前眼中的“我们”。敌人没有换,我们换了。敌人还是轻车熟路地打我们,可我们需要熟悉敌人。除了这个“需要熟悉”也就罢了,不知为什么,敌人用炮弹打我们时炮弹满天飞,可谓铺天盖地,而我们用炮弹打敌人却被要求控制炮弹数量。刚上阵地的四、五天,敌人每天向我们前沿发射炮弹1900余发,而我们只打了200多发,原因是炮弹审批不下来。
师政治部袁西有副主任慰问116官兵 左为连长石智卿、中为许和平(丹旗 摄)
伤员依然是每天三、五个往下送,上阵地四天,我师已阵亡12人,发生伤员32人,这个数字对上阵4天的部队来说是很大的,才4天呀,才只是炮击呀!师首长也为上级控制炮弹数量而焦虑,为我师战士伤亡的增加心里很沉重。郭培巩师长去医院看伤员,看到一截肢的战士时,郭师长两眼红红的走出了帐篷。 越军自“7.12”较大规模进攻遭到惨败后,为挽回败局,实现其第三战役计划,妄想在越建军节( 12月22日)炫耀“胜利”。在经过长达五个多月的进攻准备后,从今天早上起,越军先后以营、团规模的兵力对我师主要防御方向662·6高地,634高地、116号阵地等进行大规模炮击,在其炮兵和特工的配合下,企图一举夺占我662·6高地、116号阵地、541高地等地域,达到其所谓“收复失地”、 “向建军节献礼”之目的。 今天早上4时许,敌首先对我步兵一团一营前沿阵地及浅近纵深目标进行了猛烈的炮击,并重点对步兵二连防守的116号阵地,634号高地、541号高地进行火力急袭,前沿阵地工事被毁坏60-80%。师指挥所接到报告后,即令各坚守分队在加强防敌炮火袭击和对敌动静观察的同时,做好抗敌大规模进攻的准备,同时令师团炮兵群对敌炮阵地进行压制性射击。 敌经过11个小时又30分钟的火力准备后,开始以营规模兵力向662、6高地实施了六个多小时的进攻。20时15时35分,敌约1个连的兵力分三路向我115号阵地、左4号阵地、100号阵地实施试探性攻击。 第一路约1个加强班的兵力首先攻击我115号阵地,我坚守该阵地的步兵2连3排长和1名战士,待敌接近后突然开火,毙敌3人,伤敌2人,将敌击退。 第二路敌约一个排的兵力对左4号阵地进行隐蔽性进攻,在先头一个班接近我前沿前30米时,被步兵1连5班(配属2连)阵地观察员发现,坚守的2排长和5班长迅速组织两个小组人员占领射击位置,向敌猛烈开火,敌偷袭不成转入强攻,又投入了一个班的兵力,沿延伸的堑壕向左4号阵地强攻,坚守分队利用有利地形和轻重火器顽强抗击,毙敌6人,伤敌5人,余敌溃退。 第三路敌约1个排的兵力于15时40分沿100号阵地西侧向100阵地实施迂回攻击,步兵1连9班在副班长指挥下将敌放进至20米后,以突然猛烈的火力向冲击之敌开火,歼敌10名,余敌相互掩护溃退。 敌在上述三个方向的试探性攻击被我坚守分队击退后,即对我各阵地进行零星炮击。 20日18时50分,敌炮兵火力突然加大密度,从多个方向对116号阵地、541高地及东南侧的左4号阵地、634高地、124号、103号阵地进行猛烈炮击。我阵地上有线通信全部中断。 20日19时,敌约一个营的兵力从四个方向向我116号、左4号、124号、119号阵地、662、6高地发起了持续近三个小时的轮番攻击。 在116号阵地前沿,敌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在炮火的掩护下,从负3号阵地西南和东南侧两个方向成三路向116号阵地实施攻击,在116号阵地担任指挥的步兵2连副连长张文彬,当即呼唤营属炮兵火力向116号阵地东南无名高地进行拦阻射击,并指挥坚守在116号阵地的三班占领阵地,以火力阻止冲击之敌,战至19时45分,由于敌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投入兵力多,攻击发起距离近,加之我坚守116号阵地步兵2连1排伤亡较大,116号阵地部分表面阵地的1、2、3号哨位失守。坚守分队转入洞里伺机反击。师团首长得知情况后,令步兵1营营长张建国,组织营连实施反击夺回已失阵地,并保证转入洞内人员的安全。步兵二连立即组织九班作为反击力量,于21时18分与116号西北侧石洞的坚守分队会合,在副连长张文彬和代理排长许和平的组织指挥下,于21时25分三路同时向116号阵地的1、2、3号哨位实施反冲击,在634号高地的步兵火力掩护下和炮兵火力的有效支援下,经与敌反复争夺后,于21时45分收复了116号表面阵地。 敌不甘心失去表面阵地,又组织一个排的兵力再次对我116号阵地实施攻击,被我步兵呼唤炮火打中战斗队形,敌第二次攻击未能奏效。战至21日11时,步兵1团1营在上级炮火的支援下,在坚守分队的顽强抗击下,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彻底粉碎了越军营团规模的进攻,恢复了原防御态势。 “12、20”防御战斗,取得了歼敌430余人,击毁敌火炮11门,缴获敌机枪1挺、苏式冲锋枪1支、火箭筒2具、瞄准镜2具、手雷5枚的战果,我伤亡65人(伤48人,亡17人),消耗122毫米以上口径炮弹4570发。
作者简介:
施劲松,江苏省射阳县人,1959年出生,1978年12月入伍,大学文化,历任战士、干事、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安徽省宁国市委常委、市人武部党委书记、政委,上校军衔,盐城市公安局副调研员、治安支队副支队长,盐城市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三级警将警衔等职。1984年7月至1985年6月,参加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任师政治部组织干事。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