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月20日。 鏖战4个昼夜,打得昏天暗地。 敌人在1月15日至18日连遭失败后,也停止了反扑活动。只有前沿阵地上少量的步兵武器对射,伤亡也不大。 今天是敌人国家新年,我部也正好乘这段平静的时间调整部署,加修工事,准备再战。 截止今天上午,2团已接替了1团2营方向的防御任务,2团的7.8.9三个连队成为那拉方向的三个一线连队。在本月31日前,还将由3团接替1团1营方向的防御任务,1团暂时退入二线进行休整。这样3团任务就显得更重了,因为老山方向依然是3团坚守,662.6高地也交给了3团。
李政委、刘副师长勘察敌情
由于敌人密集炮火的持续封锁,负责前送弹药物资、后运伤员的军工伤亡不断,我们急需的水和食物根本送不上来。少数腿脚灵便或伤势稍轻的伤员,只能依靠自身能力连滚带爬,再过一段暴露地段,就来到无名1号高地的山下了。 这里的高地与634高地最大的差异就是山的质地不同,这里全是石山。无名1号高地与116号阵地一样,纯石山,坡度在70度以上,从山下到山上用大拇指一般粗的,一根长约150米左右的麻绳栓在树桩上,上去的人要 一手拉绳子,一手拄拐杖向上爬,有时还要用上攀登的动作。通过这条路就可以直达山顶的连指挥所。就这样一条路,也只能侥幸往下撤,而重伤员大都安置在 116号、负2号、负3号阵地我方一侧,有的因得不到及时救治或补充水和食物,也只能眼睁睁也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去,我们欲哭无泪…… 从634高地到116号阵地的路已不能通行,那里是敌人狙击步枪封锁区,看到有人影晃动就打冷枪。前送后运只能从119号阵地向左转,沿交通壕来到左9号,中间经过一段暴露地带,大家都猫了腰,快速跑过去。从左9号向右是送饭送水送弹药上去的唯一道路,真可谓是后勤保障的生命线。
坚守防御阵地
阵地上,除了敌人造成的死亡威胁外,饥与渴对我们的死亡威胁,同样变得残酷而现实起来。在这里,勇士和烈士的身份转换只在瞬间,也每时每刻都在考验着阵地上每一位年轻的官兵……
作者简介:
施劲松,江苏省射阳县人,1959年出生,1978年12月入伍,大学文化,历任战士、干事、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安徽省宁国市委常委、市人武部党委书记、政委,上校军衔,盐城市公安局副调研员、治安支队副支队长,盐城市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三级警将警衔等职。1984年7月至1985年6月,参加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任师政治部组织干事。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