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2月19日。 今天,我们在老山前线的山洞里,迎来了1985年农历除夕夜。尽管前沿阵地都是烽火硝烟,师指挥所所在地曼棍洞大雾弥漫,但怎么也阻不住春天的脚步。
师首长在2团2炮连阵地看望慰问战士
今天上午,师组织召开了英模单位和个人代表座谈会,下午3师文艺宣传队又在洞中慰问演出了精彩的节目。 吃过晚饭,大家都纷纷走出山洞,到就近的分队去拜年,或打电话给老乡战友,向他们祝福。 看完3师文艺宣传队演出的节目,我回到政治部指挥所的蓬屋里, 蓦然而至的思乡之情让心绪有些怅然,看看表已是17时了,每年这个时候,正是在老家张贴春联,打扫庭院的时候。今年不行了,我和我的战友们要在老山这个山洞里守岁了。
春节阵地狂欢之夜
在这个除夕之日,在普天同庆,阖家团聚的日子里,有许许多多的母亲哪里会想到,在遥远的边关,他们年轻的儿子生命停止了,在敌人罪恶的炮弹声中倒下,永远不再醒来,在母亲的等待与牵挂中定格在“陆一师阵亡烈士登记簿”中,此时此刻,我拿起在阵地上这个采访的日记本,一遍又一遍的翻看着,一个个动人的镜头再现在眼前,心楚楚而泪潸潸了…… 陈林湘,2团机枪连战士,1月20日在116号阵地为了掩护战友,全身多处负重伤。战友抢救他时,他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完成好任务,请转告我的父母,叫他们不要悲伤,我是为祖国而死的”!火化组在清理他遗体时,发现其口袋中有一纸条,上面写着:“党支部,我上衣口袋内有一元钱,请替我交最后一次党费……” 吴恩光,1团2营机枪连排长,“1.15”战斗中,带领部队坚守145阵地,英勇战斗,顽强抗击,毅然拉响了阵地上最后一根爆破筒与5名敌人同归于尽,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威严…… 夏毅,3团8连代理排长,1月18日,在反击负3号阵地的战斗中,腹背8处中弹,肠子外流。战友们要给他包扎,他说:“不要管我,快去消灭敌人”!说罢捧起肠子往肚里塞了塞,又向前爬去,爬了两米昏了过去。醒来后吃力地说:“阵地就交给你们了,一定要守住”。战友们要把他背下阵地,他坚决不肯,说“我讲过,死也要死在阵地上,我不能参加战斗,但可以帮你们压子弹,拧弹盖”。就这样,他以惊人的毅力将5个冲锋枪弹匣、4个机枪弹盒压满了子弹,并拧开了40个手榴弹盖,最后壮烈牺牲在阵地上…… 坐在前线指挥所的山洞里,坐在作战值班电话机旁,听着附近以及对面师炮群阵地上不绝与耳的枪炮声,感觉整个山坳都被这几乎失控的声音所覆盖。我知道,那是战友们在以近乎宣泄的方式守岁。虽然这声音是远方的母亲听不到的,可在我们的心中,已经与崇山峻岭之外的爆竹声声相应着了。 母亲,儿子与你一起守岁!
作者简介:
施劲松,江苏省射阳县人,1959年出生,1978年12月入伍,大学文化,历任战士、干事、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安徽省宁国市委常委、市人武部党委书记、政委,上校军衔,盐城市公安局副调研员、治安支队副支队长,盐城市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三级警将警衔等职。1984年7月至1985年6月,参加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任师政治部组织干事。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