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美文鉴赏] 亲历战争花絮(3)硝烟中挺立着一株老山兰

  [复制链接]

2023-10-26 14:49:48 81151 0

我们的约束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3-10-26 14:49:48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我们的约束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3-10-26 14:49:48

参战老兵杨勇彪昨天在江苏射阳病逝,为纪念战友特转发杨勇彪战友生前发表的二篇文章,以示哀悼。——施劲松







一位女艺术家与老山兰的故事

 

文 | 杨 勇 彪

 

读完许佳文战友的微信连载《亲历战争》,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禁想起了浙江话剧团女艺术家鲁在蕴与老山兰的故事。

144718gbg2bnbnln1nqozi.jpeg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剧照

1983年,我在杭州郊区的某红军团当兵,是年8月,浙江省话剧团到我们团里上演话剧《高山下的花环》。“浙话”把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搬上舞台,从剧本的改编、舞台的灯光设计、时空的转换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特别是主人公梁三喜母亲的扮演者鲁在蕴老师(她曾在电影《地雷战》《何处不风流》等中担任主要角色),把失去儿子痛苦的母亲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我边看边流泪,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当天晚上,我以《有益的尝试,可喜的收获》为题,写了一篇近4000字的文艺评论,后在《浙江日报》第3版全文发表。

 

从此,我和鲁在蕴老师的联系多了。我钦佩她对表演和艺术的追求,她赞赏我小有才气。交谈中,她又说我有点像她的儿子。于是,双方关系又多了一层,这样我就叫她“干妈”,她便称呼我“干儿子”。

 

144718nrjfcsisovjiz64s.jpeg

生活中的鲁在蕴老师


1984年7月,部队接到军委赴滇轮战的命令。鲁干妈听说我要去打仗了,本着对老山前线战况的关注和对艺术生活的追求,她对我提出了要求:“小杨啊,到前线后,经常给我来信。战场上你所有感兴趣的人和事,或者你看到的听到的,哪怕是一草一木,你来信都给我说说。”

 

按照鲁干妈的嘱咐,我在老山前线作战的一年时间里,坚持经常给她写信,我把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山岳丛林地带特点、战士们在前线的艰苦生活,我所听到看到的英雄事迹等等,都写信告诉她,让她间接地体会战场生活的恶劣和战争的残酷。那一年,我写给她的信大约有40来封。

 

144718fich8q2xnrnpnmuq.jpeg

鲁在蕴演过电影《地雷战》

1985年5月,我们部队要从老山上换防下来。我把这个消息又写信告诉了鲁干妈。她一听非常激动,在说了一番安慰话之后,给我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你从老山上给我带点东西下来,哪怕是一草一木……”

 

带什么好呢?我认真地思考鲁干妈交办的事情。最后,决定给她带两盆老山的兰花。老山兰在战火中生,在战火中长,严寒冻不死,炮火打不垮,只要有土有雾,她就能挺拔成长……她的品格就像守卫南疆的将士。我把这一想法写信告诉鲁干妈,她高兴极了。

 

144718k5qrejzrj7e63qqe.jpeg

不怕炮火和严寒的老山兰

我选择了两株较大、长势较好的老山兰,栽在炮弹盒里,并带到云南省砚山县部队休整地。我视老山兰为生命:每天早上浇水,白天搬出去日晒,晚上小心翼翼地把她收回来……在我的精心呵护下,老山兰长得特别旺盛。好多战友都夸我会养花呢。

 

谁知这天早上,我洗漱完毕,正准备给老山兰浇水,突然发现老山兰不见了。它失踪的时间很短,前后不超过15分钟。按照我的思维,我怀疑有两个人“拿”走的可能性最大,可是他俩就是不承认。于是,我就缠住他俩,和他俩大吵了一场,甚至还动了手。

 

144719g26jdpmf43vbkzjr.jpeg

老山兰象征着南疆卫士

我的心情坏透了。找不到老山兰,我怎么向鲁干妈交待呢?没办法,我只好如实地写信告诉鲁干妈——“对不起,我把带给您的老山兰弄丢了。”我猜想鲁干妈肯定会生气,没想她在来信中这样劝导我:“老山兰丢了是有点可惜,但你只要有这份心就行了。你不该和人家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都20多岁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孩子啊?”

 

部队返回杭州后,我专门去看望鲁干妈。在浙江话剧团的宿舍里,鲁干妈请来我曾熟悉的话剧《鲁迅》、《高山下的花环》编剧房子、童汀苗等一起为我接风洗尘。席间,他们又谈起了老山兰丢失、我和人家大吵大闹的事……

 

后来,剧作家房子、童汀苗以我为生活原型,创作了一部儿童电视剧《童魂》,剧中就有主人翁曾为丢失两盆兰花和人家大吵大闹的情节和细节。

 

为了对我有个“交待”和表示谢意,鲁干妈通过编剧,编剧通过导演,导演通过熟人关系,找到了我的家乡电视台——江苏盐城电视台,最后由浙江电影制片厂和盐城电视台联合摄制了这部电视剧,时间是1987年。这也是盐城电视台参与拍摄的最早的电视剧之一。

 

144719l57naak5vyaqyxyc.jpeg

 参战官兵最喜欢唱的一首歌

鲁干妈事后告诉我:“当时,编剧房子、童汀苗写这个本子的灵感就是由你的生活启发而来的,他们还看了你那一年给我写的一大叠书信。找你们家乡电视台联合摄制,算是我和房子他们跟你相识相交以来,你对我们关心支持的一个交待和回报吧!”我有点承受不起,只能在心里说:“谢谢你们了!”

 

啊,老山兰,你是兰花中的骄子;你为我编织了一段精彩的人生故事……我要像你的品格一样: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不论条件,挺拔成长,默默地为美好生活增添芬芳!

 

144719uwuqdy3jwyy3y78m.jpeg

作者简介:杨勇彪,江苏射阳人,1959年7月生,1979年元月入伍,曾任某红军团班长、团政治处新闻报道员,1985年对越参战后回乡工作,后考入县委办公室公务员,在多个部门任职,现退居二线,偶尔写些文字。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金牌会员
:
314540608@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545

帖子717

积分2041

图文推荐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述夔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述夔。徐述

  • 夏俊山:从“腌饥菜”说开去

    从“腌饥菜”说开去夏俊山5月20日《姜堰日报》4版

  • 徐友权丨小镇端阳

    “卖粽叶子哎!卖粽叶子哎!”这悠长的叫卖

  • 一部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评滨海县淮剧团

    5月15日,由滨海县淮剧团演出的大型现代淮剧《顾

  • 翁太庆 | 河边那棵楝树

    微风拂过,楝花轻轻摇曳,散发出的淡雅清香,引得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