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来到新疆后,就开始四处走访,了解新疆人民当下的生活。
新疆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可达40多度,夜间却降至零下20几度,因此,燃料成为新疆人民最为紧缺的物资。
王震偶然间在马厩旁,听到一个老人向解放军要马粪,在夜间取暖用。王震听后,心中五味杂陈,他没相到新疆人民的日子过得如此窘迫。所以,他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帮助新疆人民解决燃料问题。
那个时期,在当地能够用得上马粪已经算是很好的了,有很多穷人的家里,几个人都是窝在一条棉被里取暖,冻死人是常有的事情。
王震对新疆进行深入了解后,决定在当地进行地质开采。但开采资源就需要地质专家,于是,他面向全国招募地质工作者。消息发出,都石沉大海。
也许是新疆恶劣的气候环境,没人相信那里会有资源。但王震将军不灰心,他给当时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写信,希望他能前来支持。
但,李四光工作非常繁忙,无法分身去新疆,于是,他把在新疆的学生王恒生推荐给王震。
王震得知李四光的得意门生在新疆,立刻派人去寻找。
不久,王震下属找到了李四光的学生王恒生,可是这个人被判处死刑,被关进大牢里。
王震费尽周张找到王恒生,本来心中大喜,不曾想被这个消息惊得目瞪口呆。
于是,王震来到监狱探望王恒生,以便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王恒生于1944年来到新疆探索地质,在这里他发现了古化石,为了研究和探讨古化石,他把收集来的古化石寄给了几名外国专家。
解放后,王恒生寄古化石的事情被人举报而遭到清算,因此被判死刑。
王震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后,觉得这件事情可能是被人为地夸大事实了,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他的罪名是很难洗清的。
王震探监回来后,便开始对王恒生的过往经历展开调查,查阅资料中,他意外发现,王恒生是一位爱国青年,还曾经救过几名共产党员,如今,这几名共产党员分别在各自领域中表现出色。
王震将这些资料汇总在一起,递交给有关部门,后经层层审核,终于替王恒生洗脱罪名。
王震再一次来到监狱中,紧紧握住王恒生的手,说:
你可以出去了,以后就由你来当总指挥,我给你当副手。
死里逃生的王恒生,激动地许诺:
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为了让王恒生无所顾忌地大显身手,王震将总指挥的权利都交予他,并告诉下属以王恒生为马首是瞻。
原本制定的两年开采周期,最后,仅用几个月的时间便完成煤矿工程。
新疆煤矿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民生,也标志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王震以博大的胸襟吸纳人才,虚怀若谷、礼贤下士的态度,极大地推动了新疆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