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繁华
曾经的辉煌
几代人的记忆
已经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
——题记 1973年,苏北石油勘探队在台南公社兴圩村架井钻探石油,然而鼓捣了一段时间,没有发现这里有石油,考察队走了,留下一口废井和一段管子,孤独地留在旷野上。
几年过去后,井口突然喷出了温泉,这个奇闻传出来以后,四乡八镇的人都来看稀奇更奇,不少人喝了水或是洗过澡,居然治好了多年不愈的老毛病。莫非这就是“仙水”?再加上这里紧靠董贤和鹤落仑,人们就把这里和传说中七仙女沐浴的凤凰池联想起来。很快地东台及周边地区的人们都纷纷赶往这里来自己喝水、带水回去给家人。后来村里在温泉出水口安装了水龙头,建起了水塔、浴室,办起了旅社、商店。这后来,四面八方涌过来的群众更多了。
我至今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父亲听人说起台南那个地方有温泉水可以治好多毛病,于是从台城家里步行去台南带回两大瓶温泉水回来给家人喝,很显然这是由于传闻过多,大家都把这水当成包治百病的“仙水”了,其功效肯定有夸大之词。
台南温泉的井深2200米,当时出水的水温在36.6一4l.3℃之间,日喷水量140多吨。这里的泉水后来经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科研部门鉴定,“仙水”中含有丰富的铜、铬、锰、铁等微量元素和弱放射性氢等多种矿化成分,对皮肤病、关节炎、心血管病和胃病等有一定的疗效。
1983年,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先生回到阔别已久的的故乡东台,戈老特地乘船从台城出泰东河来到台南温泉。喝着甘甜的泉水,沐浴在清冽的“凤凰池”,戈老喜不自禁,感慨万分。
1985年,香港大业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炳麟先生也慕名而来,他喝着甘甜的泉水,沐浴在清澈的凤凰池中,赞不绝口。他慷慨捐资10多万元,请上海园林设计院设计,建成一所占地十六、七亩的温泉疗养院。院内松柏青翠,花草繁茂,曲径通幽,假山、竹亭、水榭错落其中,景色宜人。登楼远眺,疗养院四周河港纵横,苇柳摇曳,一派水乡风光。
记得1997年7月1日,我和同学于亚明一起骑车去台南玩,还特意到温泉这里洗了一个澡,那也是我第一次到传说中的温泉,浸泡在温泉中,感觉浑身都很舒坦,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台南温泉好似销声匿迹,听不到一点消息了,很想再到温泉来看看,毕竟这里曾经有过辉煌和繁华,是老东台人抹不开的岁月记忆。
近日,天气晴好,于是几个好友一起相约而行,探访台南温泉。从东亭南路出发,在离鹤落仑不远有一条温泉路,沿此路走下去,就来到了当年的台南温泉。
温泉门口有一棵法国梧桐树,枝繁叶茂,树干很粗,要两个人才能抱得过来,梧桐树一般是用于景观,农村人是很少栽种的,因为其材质是不能做家具的,应该说这棵树就是当年温泉门口的景观树,近五十年了,这棵树默默地在这一方天地上目睹这里所发生的沧桑巨变。
温泉外面白色的围墙,上面有小瓦做的檐头,拱形的圆门,看上去古色古香。一进大门,里面的荒凉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温泉浴室已经拆毁,碎砖瓦砾遍地,里面杂草丛生,当年作为温泉疗养院的两层楼房的外墙长满绿叶,藤蔓爬上墙头,根茎缠绕着整栋楼,藤蔓围得严严实实,连窗户都掩盖住了。
在浴室旁的一栋房子里似乎还有人居住, 于是上门打听这里的情况,一位中年妇女住在这里,告诉我们是在这里包田的种植大户,她是许河人,临时住在这里,我们看着门口拆毁的房屋询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位女士告诉我们,房屋拆毁的时间不长,以前这里就是温泉浴室,听说当时在周边挺有名气的,拆了很可惜的。
我们怅然的走出曾经的温泉浴室,这时门口有一位路过的老人好奇的看着我们这一行人,当知道我们是来寻访当年的温泉时,老人显得有些激动的告诉我们,他叫黄根宝,1983年他从部队退伍回来,村里让他承包这里的温泉浴室,当时到这里来泡温泉的人很多,后来1985年村里规划征地30亩,在这里建起温泉疗养院, 当时只建了征用土地的一半,疗养院建好以后也曾经热闹过一段时间,后来因多种原因,这里就关闭了。提起往事,老人不胜感慨,对于这里,老人希望能重新打造起来,成为东台的一大旅游热点。
一路上,我在不断思索,过去老范公堤上有安丰、梁垛、富安三大古盐场,安丰、富安现在都已经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而梁垛在文化这一块上显然是滞后了。现在台南镇并入了梁垛镇,很显然给梁垛又注入了很多文化元素,特别让人称道的是台南这一土地上是董永孝贤文化的发源地。如果将这里的董孝子祠、董永墓、温泉(凤凰池)、鹤落仑等连贯起来加以打造,再加上最近考古新发现繆杭遗址,建上一座繆杭唐代古煎盐遗址公园,相信必将带动梁垛古镇旅游业的高速发展!
来源:东亭庖人天厨星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