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约束
发表于 2024-1-22 16:30:23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游本昌先生家住海陵区府东街6号,1933年9月16日出生在城隍庙北侧由20多间庙房改建的“泰县县立医院”。2001年10月,我与王京苏同志具体操办泰州信息协会牵头承办的大奖赛,为增加赛事颁奖晚会的影响力,我们邀请游本昌先生返乡演出,这可是游老童年离开家乡后的第一次返乡。我陪游老探访府东街6号,此处刚刚拆迁,当看到区政府西侧的人大办公楼附近的老墙残砖后,他说找到了家的感觉。他记得家门口有一个“泰县公园”,老邻居有一位慈祥的储家六奶奶。老人家回忆泰州的童年生活:每逢初一月半,父亲都带着他去烧香,他跨在父亲肩上去寺庙,到了佛像面前,父亲都要摁着他的头来拜佛。游老的父亲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皈依印光大师,父亲吃斋、念经、供佛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在游老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深的烙印;游父在泰州东台一带从事盐业事务,靠一人的薪水养活一大家,游父1955年逝世,至今游老还珍藏着泰州居士林长、泰州民国篆刻大家杨浣石为其父亲刻的一方印章,见其物,如见一心向佛虔诚规矩的父亲。游老返乡演出的第二天早上,时任副市长江正保在泰州宾馆宴请游老品尝泰州早茶。席间游老回忆他在泰州生活的五年,由于国难当头,年幼时又随父母逃难至江都小纪,以后又转移上海、昆山、南京等地。谈到从艺生涯,游老深情地对江正保说: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他一直扮演配角,直到遇见“济公”才演了主角,他说他演的列宁也惟妙惟肖,说着就站起来模仿列宁演讲场面挥手演讲起来,引起在场人的拍案叫好。他心中最想扮演的角色之一就是泰州兴化人郑板桥。游老重返出生地,面对家乡人,如同回到了童年,眉飞色舞,感慨万千。游老兴奋地评说耳目一新的泰州,并对泰州宾馆的烫干丝、蟹黄包、豆沙包、鱼汤面赞不绝口,说家乡的早茶是他吃过的最好的早餐。
李良 关注泰州地域历史文化几十年,从事泰州文化旅游工作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近十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