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老家庄上河北西巷上,住着一位孤寡老人,名叫“三扣头”。 “三扣头”是其乳名,大名叫李春华。 据庄上长者说,在“三扣头”幼年时,丧夫的母亲从三里之外的一个村舍,带着他改嫁到我们庄上。母亲嫁给了一位盲人单身汉,不久,母亲和继父生下了“三扣头”唯一的妹妹。 “三扣头”是被母亲当“油瓶”带来的,从小受尽磨难。他身材瘦弱矮小,终生未娶。 早些年,“三扣头”有一个故事。因为他喜欢玩,有事没事喜欢乱窜,窜东家溜西家。结果他的形迹被庄上那个时代的领导看到了,把他当成了小偷。领导令人把他捆绑起来,吊在屋梁上严刑拷打,强制审讯。你说,一个老实巴交的单身汉,无根无据,怎么会变成小偷呢? “三扣头”这个罪名,到现在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话。 “三扣头”其实是一位勤劳善良的人。早年他做水果生意,开始是挑担卖,后来推车摆摊卖。再后来发展壮大了,搭个棚子固定在闹市区卖,夜里也睡在棚子里。 “三扣头”生活节俭,自己辛苦挣的钱舍不得用,但舍得花在一娘所生的妹妹一家人身上。 当时,我父亲是村支书,“三扣头”十分尊敬我父亲。不管父亲在职,还是退休在家,他都喜欢晚饭后到我家来玩。即便我父亲不在了,他还是不忘老习惯,经常到我家玩。每次他总是沉默寡言,坐在一旁听着我们说笑…… 最让我难忘的是2006年初夏的一天,我正筹款到兴化购房。“三扣头”来我家玩了,看到我在打电话筹款,他问道:“老三,你到兴化买房子是真是假?”我答,是真的!他随后便说:“我在银行存了一张一万元定期三年的存单,存了才不到两个月,如你需要我就去银行拿,你拿去到城里买房子用。” “三扣头”这样一说,我答道:“好!你去取回给我,我打个借条给你。”他连说不要打条子。我说必须打!还要让你妹妹和外甥知道!因为“三扣头”不识字。 “三扣头”借给我的钱,我用了两年。 一次我回老家还钱给他,连本带息给他时,他说本金我收,利息不要!我问为什么,他答:“你给利息,当时我就不借给你了,看你人好我才借给你的!” 多么朴实的语言!直到现在,我脑海里都深藏着“感激”二字! 庄上的人听说“三扣头”借钱给我,都对我竖着大拇指。因为庄上人都知道他惜钱如命,能把钱借给别人,真是不简单。不要利息,那就更不简单!这就是“三扣头”!农村最纯朴之人的真实写照。 之后的日子,“三扣头”老了。生意也不做了,在家歇息养老。 有次他一人来兴化,到医院看病。我安排他住在我家,陪他去寻医问药。我爱人帮他取药,安排他吃饭休息。 “三扣头”早些年在老家去世了,终年七十二岁。听到噩耗,我心沉痛。我一意要回老家吊唁送别,但身体原因没回成。我请庄友帮我代祭,送上我亲撰的一幅挽联,寄托哀思—— 辛劳无限 自食其力 惜珍世土念家乡 克勤克俭 孤独一生 风烛残年 匆别人间去天国 清闲清静
作者简介:
杨桂涛,六零后,兴化市合陈镇人。原先在镇上一家国营企业担任财务主管。后因企业改制,加之肢疾,病退。平时喜欢阅读、写字、唱歌、玩抖音和随笔写写日志,以此来闲度时光。
来源:阿紫 荐稿:陆享阳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