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美文鉴赏] 许佳荣:又见斗龙港

  [复制链接]

2024-3-3 13:14:08 69531 0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24-3-3 13:14:08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楼主

2024-3-3 13:14:08

131159njqnqigcygoi0di3.png

又见斗龙港

■ 许佳荣

说到斗龙港,有着一个美丽的神话。相传神牛与残害百姓的恶龙交战,最终牛打败了恶龙,为民除害,它们交战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斗龙港。龙牛相斗,形成牛湾河与斗龙港,当然是民间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传说。实际上斗龙港河河口就是入海口,最初牛湾河叫“牛家河”,草堰场称之为“柳家港”,形成于元朝末年。当初是内洪泄海和海潮回流自然形成的弯弯曲曲的潮水垭子,通往海洋。后来人们便在这潮水垭子上改造加深,逐渐形成在天然基础上曲曲弯弯的人工入海河。近年来,因其曲弯太多,鲜有船只航行。

曾记得1999年秋天,为向新中国国庆50周年献礼,兴化市组成专门班子拍摄制作大型电视专题片《命脉》,纪念全市全面实现闸站配套告别联圩打坝头的历史。我作为撰稿人随摄制组一行,历时月余,沿着当年兴化儿女治黄治淮的战斗足迹,辗转淮安、盐城、扬州、江都、南京等地,拍摄取景,讴歌兴化人民舍小家、顾大局,战天斗地兴修水利的感人故事,大丰斗龙港是我们采访的最后一站。

那次斗龙港之行正值九月,我们来到了斗龙港闸的所在地——三龙镇抬头村。村东一座8孔气势恢弘的弧形钢闸站巍峨高耸般的映入眼帘,机声隆隆,水流翻滚,来自兴化、姜堰、东台境内的洪涝积水被排泄入海,与江都抽水站共同承担起里下河南部4428平方公里面积的排水任务。


采访中,当地一位刘姓农民讲述了六十年代兴化人民肩挑担扛投身建设斗龙港闸站的场景。那时条件艰苦,兴化人自带干粮,从1965年冬天进驻斗龙港沿线,历时5个月完成了三龙河12.1公里断面的施工,累积土方651万立方。兴化人特别能吃苦,冬天冰天雪地,他们早晨4点就离开工棚,冻得瑟瑟发抖,顾不得寒冷,大家唱着民工号子,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工地上你追我赶,热气腾腾,心中只有及早疏浚斗龙港,建好斗龙闸,从此告别十年九涝,多打粮食吃饱饭的朴实愿望。

经过三年多的施工建设,可挡50年一遇高潮位的斗龙港闸如期交付。闸站负责人面对采访镜头自豪地说:“斗龙港闸建成后,改变了流域范围卤水倒灌的历史,起到了挡潮御卤、排涝降渍、蓄淡灌溉及交通航运等作用,先后抗御了多次台风高潮袭击和特大涝灾、严重旱灾,为里下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采访5个多小时才算结束,大家早已饥肠辘辘。于是赶紧找寻饭店,最终选择了靠近斗龙闸北侧的斗龙饭店,吃着海鲜,喝着当地产的斗龙港白酒和珍丰啤酒,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快朵颐的画面,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谁曾想,24年后的秋天,我应邀从泰州前来大丰参加荷兰花海文学社作家采风活动,斗龙港再次拨动我的心弦。

9月8日,我驾车来到了久违的大丰,办理好入住手续后,便迫不及待地在一望无际双向六车道的马路上向斗龙港疾驰。沿途记忆里高低不平的砂石路和两侧低矮的草房不见了,早被摩肩接踵的高楼大厦取代。

这里已不再是记忆中那个空气中漂淌着鱼腥味的海边闸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花园式单位,幢幢楼宇绿树掩映,花团锦簇,置身其间心旷神怡。得知我的来意后,闸站管理所负责人热情接待。从交谈中得知,我们采访后的当年底,斗龙闸又投入800万元对闸站进行除险加固,功能效应日益凸显。无论是2003年特大洪灾,还是今年夏季的暴雨如注,里下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固若金汤,无疑,斗龙港闸犹如定海神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给后人留下了又一段“制服水龙控水患”的当代传说。

二十四载日新月异,大丰斗龙港跟随祖国前进的脚步,引人注目。

走进白驹古镇,领略中华水浒园的厚重,接受狮子口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的红色传承,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沐浴着秋天的晨露,草堰古镇七彩花田似魔幻迷宫引人入胜,荣登世界吉尼斯纪录榜。祖祖辈辈靠土地养活自己的农民像城里的工人一样,以土地入股,上班拿工资,年底土地分红,一个个皱褶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最为幸福的当数新丰镇的居民,在不足10公里的区域里相继涌现出荷兰花海和梅花湾两家国家4A级景区。

每到春天,这里是郁金香的海洋,3000多亩,300多个品种、3000多万株郁金香盛放的景象。这里除了常见的橙色国王、火焰鹦鹉等,荷兰花海还引进了一批珍稀品种,2018年度荷兰花海被授予“世界郁金香最佳景区”称号。

夏天玫瑰花墙与绵延的薰衣草花海装点夏季的荷兰花海,绣球花、蔷薇花、薰衣草、紫薇花,花开遍地。

秋天,置身园区,数百种颜色不一、造型多样的百合香气袭人,沁人心脾。三色槿、金鱼草、龙翅海棠等花卉则以傲骨的身姿装扮着荷兰花海的冬天。

梅花湾景区原本是斗龙港裁弯取直留下的一片低洼地。后来新建起防洪闸、排涝站,勤劳的斗龙港人充分利用生态修复开挖的土方堆造成型,引进种植大面积的梅花。建有26米高的咏梅阁,可以俯瞰整个花海,种植有朱砂、宫粉、绿萼等各色梅花近8000株,400多盆梅花盆景争相斗艳。从此梅花湾景区蜚声海内外。

千年斗龙港生生不息,沧海变桑田。广袤的斗龙港是大丰人的母亲河,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大丰这块富饶的土地。我深信:再过十年、二十年,伴随着乡村振兴的铿锵锣鼓,这里必将续写新的传奇!

131159pfv2r8ek3kzg3r2z.png

作者简介

许佳荣,江苏兴化人,1965年出生,长期从事新闻宣传、文化广电管理工作。先后在《黄河文学》《参花》《山花》《延河》《华西都市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近百篇。


来源:奔流文学

荐稿:沈培林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阴阳谓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145573727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52

帖子2780

积分12893

图文推荐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述夔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述夔。徐述

  • 夏俊山:从“腌饥菜”说开去

    从“腌饥菜”说开去夏俊山5月20日《姜堰日报》4版

  • 徐友权丨小镇端阳

    “卖粽叶子哎!卖粽叶子哎!”这悠长的叫卖

  • 一部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评滨海县淮剧团

    5月15日,由滨海县淮剧团演出的大型现代淮剧《顾

  • 翁太庆 | 河边那棵楝树

    微风拂过,楝花轻轻摇曳,散发出的淡雅清香,引得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