箔:百度词典[释义]1.用苇子、秫秸等做成的帘子。
我们这没有开荒之前有很多芦苇田,大人们都叫它“荒田”。荒田里长着芦苇,春天来了,满眼的碧绿如烟般迷蒙,尖尖的芦芽像雏鸟的鹅黄的小嘴吱吱喳喳的和着春风。叫醒了柔柔的蓑衣草,唱醉了亭亭的野菖蒲。此时此刻的荒田已经有了齐了脚面的水。没过几天,那芦苇像是人来疯似的长,剑般苇叶此时又宽又长。到了夏天荒田里的芦苇已经长得密不透风了,一阵风来呼啦啦的排山倒海气势大得很。 到了秋天,大人忙完了所有活计就开始下荒田剐草了。人们大刀阔斧,所向披靡,淋漓尽致地挥舞大小割草刀,几天的时间偌大的荒田就会变成了一望无际的秋后塞北的草原,苍茫,内敛,油画般厚重,仙境似的空灵。直到现在,我都记得父辈们那一双双大手,那么粗芦苇把子咔吧一声,硬硬的芦柴扎得服服贴贴。一捆捆码成了一堆堆。那些大材是要买大价钱的。好像要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到时剩下的中等材草会分到各家各户,傍晚时分,河边水码头上停下来堆满材草的大船小船。哗哗啦啦分草后,整个巷头巷尾到处飘起了芦花。家家户户都在选草,到了秋后田里庄稼收完了,家家户户搓绳编箔子,中午,细小的放学后,回家就搓绳了,奶奶烧了饭,一条绳也就搓好了。到了星期天,你看吧,巷头巷尾你都迈不开脚,就好像误入小妖们的盘丝洞。路边的电线杆,屋角墙壁,到处都缠满了绳。搓绳是为了编箔子做经,一条箔子用绳长度是一个成人双臂展开来回一百次的长度。能干的姐姐有时一晚就能搓三条箔子绳。编箔子工具父亲早已做好。两根竹竿或木杠,斜放着支在墙壁上,一条粗粗的竹竿或木杠做横杠,上面用斧头凿出了深口,用来压绳,绳要拉开一丈长的十二根,用大小一样的木头坠子绕起来。绕好了还要湿一下水,绕绳功夫不到家的人会马上就散了,还得返工。开始编箔子了,箔机两边各放一捆柴草。抽出一根大大的粗粗的芦杆起头,然后绳坠子一个隔一个,相互交叉压草勒紧。我姐姐一个冬天下来能编几百条箔子,我最喜欢姐姐们编箔子的动作。特别是那双巧手来回穿梭,让我目不暇接,只见她风摆杨柳般的扭动身腰,两根长辫子在身后荡来荡去、一盏油灯,满屋的温馨,啪啪,哒哒的绳坠子欢快的响着,姐姐手快,来回的翻动双手像小鸟的翅膀,掀起轻风撩得小灯火苗一跳跳的,姐夫迎着灯光坐着手里搓着绳忘了添草,呆呆的看着看着,看着姐姐窈窕的身影风摆杨柳,只见灯光下的姐夫的喉结一动一动的,人仿佛呆了,这时爸爸会轻轻地咳一声,走了。姐和十来个要好姑娘都把编箔机架在巷边上,一溜儿排开,十来个箔机,哗啦啦草一响,立马就听到巷头巷尾滴滴答答的箔坠子来回飞舞,姑娘们的笑脸映着阳光,一边编着一边唱着,一边说着一边笑着,机下箔子就像织布机上的布匹一样不住的往下落,一层层堆在脚下,我们这些做弟弟妹妹的,也会趁热闹,拿着剪刀,帮助姐剪去伸出箔子外面的多余草尾芦花。这时的姐编的箔子又多又好,一条条闪闪发光耀人眼。芦苇之间手指插不进,绳子笔直一路到头,绳股匀称紧密。箔子编的太紧密了,有时大人都舍不得卖,留下一条两条秋天晒棉花,夏天曝冬衣。箔子编好了,十条一卷,用大草绳捆在一起。装上小船,一起运到河东草站,草站上堆满了一个个大草垛,好高好高。我是永远记着姐姐们的好,那时我真的好小。什么也不懂,缠着姐姐,拖着姐夫,后来那个准姐夫最后没有成为我姐夫,他后来当兵走了。姐姐当时躲在门后哭,我还笑话她,后来渐渐就没有来往了。我当时傻傻地想,要是我不缠着姐姐,整天像个跟屁虫,也许他们单独在一起就会感情升温,水到渠成?好像奶奶在世时,我和奶奶说过大概的意思,奶奶说,不怪你,他们没有缘分。姐姐年轻时编得一手好箔子,还能做芦席,打摺子,做的斗蓬,就是用芦苇篾子编成各种花样,人见人爱,东家求西家要。她就是没有编好自己初恋。我知道姐姐用那双巧手编箔子,做芦席,换来的钱贴补了家用,供我们上学。一直到后来她出嫁,那天她从田里收工,在河边码头上洗洗脚就上了花轿。我心里难过了好几天。
苏志勇,字自庸,泰州兴化人,一个热爱文学的人,中学英语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