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我是海天
发表于 2024-11-22 15:57:32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捣捣网,因其用一根竹竿,竿头装扁扁的椭圆型木球在网前捣腾而名。捣捣网,用细麻线织成有兜的三角形网,三角形一边的网口,宽约2米,网口有一横竿,两边亦有竹竿收成三角,再于三角顶端前50公分处放一横杠作为抓手,双手捣网时,以一只脚踩住横杠,以固其网。
捣网沿河边下网,渔人将网轻轻下水,然后用脚勾起捣棒,先在网边各捣两下,然后在网口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各捣一遍,即收网。收网时,小鱼小虾螺蛳在网中,渔人把网抖几下,使鱼虾连同杂料泥块粘在一起,撑船的女人便敏捷地用“料海”一兜,倒入身后木桶内,木桶边通常有一二孩儿手执长长竹筷,快速将鱼虾螺蛳分门别类拣出,放于鱼篓中。捣网,动作十分敏捷,他们只有多下网才能多捕鱼,同时,下网快,也不致受惊吓的小鱼小虾逃窜……一条河坎下被捣网捕猎过,必须到另一条河坎下去下网,于是,渔人把网插在船头,网张开着平晾在船前,像是小渔船伸在前面而又蒙了纱巾的头脸⋯⋯此时,女人荡桨,男人会坐下吸袋旱烟,或把小长桶积存的残渣倾倒于水中……捣网,都是小鱼小虾,鳑鲏、罗汉鱼占多数,也有虎头鲨、昂刺丁,还有长鱼、泥鳅,有时也有鲫鱼。捣网渔人只把枣虾分出来单卖,其余小鱼都混在一起出售,老百姓称之为“杂碗儿”。“杂碗儿”煮熟后吃起来很香。捣网一般都是夫妻船,妻子撑船荡桨,男人下网捣棒,也有女人把篙子依船而下,然后用腿裆夹住竹篙,也拿一根捣棒帮忙。这样,捣网时间缩短,起网就快了……渔人知水性识鱼情,捣网渔人也不例外。他们一般拣有草的河坎去下网,因为草多草籽多,草籽落下水就是小鱼小虾的饵料。其次,是绕村而流抑或穿庄而流的小河,因小河边多码头,淘米洗菜的人多,小鱼小虾容易觅到美食。这些地方下网一般不会空网。三棒篙一般三人操作。一人撑船,一人下网,一人下篙。他们沿河而行,见河边凹地或缺口,立即下网。另一人手执棒篙,先左后右再中间,“嘭、嘭、嘭”连捣三篙,立即起网,十网九空,若有鱼,总是一二斤三四斤的大鱼。三棒篙的取鱼方法看似很粗放,却每天都取到鱼,这与他们熟悉鱼情有关。三棒篙作业都在傍晚前。因夕阳即将西下时,正是鱼儿觅食的时候,小鱼小虾在河边觅食水中小虫或从河坎边草上落下水的草籽,由于小虫虫草籽较多,小鱼小虾也就多,特别是凹塘与缺口处,既安全又有丰富饵料。大鱼是完全熟悉这一情况的。因而,他们也在傍晚前来打夜食,来捕猎小鱼小虾。而采用三棒篙取鱼法的渔民深诸这一点,所以,他们在河坎凹塘边下网后,只需三棒就足可把觅食的大鱼惊吓得外逃,一下落入网内。一般人问起三棒籥的渣民。这简单的方法真能取到鱼吗?他们只笑着说:“碰运气!”这天,他们把船荡到一条小河后,便沿着河坎飞速向前。他们见了一个大凹塘,立即下了网,一壮汉三棒篙刚捣完就听到水响,执网的壮汉感到有鱼撞网,便快速起网,哈哈,两条鲤鱼一齐人网,网儿出水,鱼儿正拼命蹦眺哩!十网九空,但一网两条鱼的情况也常有。平台声明:本号为文化公益性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图片除标有出处外,其余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致信本号删除。
来源:人文泰州 荐稿:沈培林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