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美文鉴赏] 时育龙 | 冬至里的父亲

[复制链接]

2025-1-9 13:59:00 190359 0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25-1-9 13:59:00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楼主

2025-1-9 13:59:00

冬至里的父亲

文 | 时育龙

冬至来临,妻子吩咐:这周六中午“敬先”,你要早点回来。当日,妻子一早便去菜场采购:鱼肉、蔬菜、豆腐百页。中午,摆放好桌椅板凳,在八仙桌上还加了圆桌面,要求我洗手敬香,饭菜上桌,“敬先”仪式开始。妻子把要敬的先人一一叫上称呼,表示缅怀,同时祈祷了自己的心愿。然后,焚烧纸钱,叩头祭拜。最后再撮上饭菜,抛于高处!

在烧纸叩拜时,在带着火焰的纸钱飞舞中,我又忆起了我的父亲,仿佛又看到了他眯眼微笑在向我走来!

许多年来,父亲的生辰我已不太清晰,但父亲的形象似乎一直没有离我而去!

父亲一生从教,不离不弃。从临城十里亭到边城王官庄,到周庄的孙庄、江庄、颜庄、殷庄、周泽,从校长到教师,从小学到初中,父亲一直在教育的田地里耕耘,津津乐道。父亲一生育人无数,教学有方,以至到现在,还有许多老人记得他的形象:他的幽默风趣的语言,眉飞色舞的讲解,以及眯起眼睛自我陶醉的诵读。他能把一些枯燥的知识用孩子们易唱易记的儿歌、口诀等形象表现出来,比如,讲四则混合运算的次序,他讲:“只有乘除或加减,从左到右依次算;加减乘除全都有,先算乘除后加减;若有括号大中小,从小到大倒着算。”比如讲汉字的笔画顺序,他讲:“十字先写横,然后再写竖;八字先写撇,然后再写捺;妈字先写女,然后再写马;卡字先写上,然后再补下。从外写到内,比如写个‘国’;先中间后两边,‘小’字写成啦!”

135715ts8beppk7m1msipi.png

父亲也是我的启蒙老师,那时候家境贫寒,但父亲还是用微薄的工资订阅了《儿童时代》、《少年文艺》、《人民文学》,在他的影响下,我从小爱读书、爱写作,参加工作当了老师之后,我一直致力于寓言、童话写作,父亲总是认真阅读、悉心指导,后来我陆续发表了一些作品,并出版了几本作品集。对我出版的每一本小集子,当时已经七十多岁的父亲,总是一字一句的帮我校对,仔细又认真!

父亲一生清贫,勤俭节约。那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母亲偶尔做些茶食生意补贴家用,主要就靠父亲一人工资糊口,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父亲更是精打细算,上班之余,在家里加工茶食补贴家用,有时还要上门为庄上百姓加工茶食,母亲一直叫他“鬼先生”。“鬼先生”对自己很抠,每天下班喜欢弄点小酒,量也不多,一顿三小杯,酒是打的散酒,菜也不讲究,花生米、炒个蔬菜,有时候就是咸菜萝卜干,喝完酒杯就往瓶口一扣,怡然自乐。“鬼先生”对自己抠,对人却乐善好施,哪个学生交不起学费,不能上学,他总是跑到学生门上,主动垫上学杂费,还不还先把学要上好。他在周泽庄上做老师时,学校里有“上山下乡”的教师,有南京来的曹老师、泰州来的周老师,生活上有诸多不便。很多时候,父亲便会把他们请到家里来,弄个小酒。这时候,我和哥哥们才会尝到平时不会有的“炒鸡蛋”。最困难的时候,母亲则带着我到上海,长期在舅舅和姨娘家“讨生活”。

135715fzig0eg0gvmiziqe.jpeg

父亲一生严谨,言传身教。家中生活虽然困难,但父亲对我们兄弟姐妹教育却甚是重视,他人在外地教学,把我的姐姐、哥哥们带在身边,严格要求,言传身教,他的教育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待到我上学时,非常调皮,今天打高肩掏“麻雀窝”,明天带班上同学下河游澡,甚至今天摘了邻居的黄瓜,明天又带人跟邻庄的孩子们“打仗”。平时,总有学生或家长来家里“告状”,父亲总是满脸堆笑,打不尽的招呼。转身对我严肃起来,但他“君子动口不动手”,正常是要我写一份检讨书,要求写清犯错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对错误的认识。写得不清或应付了事还要重写。错误犯得重了,父亲还要我跪在“家神柜”前“思过”,“思过”之后再写检讨。有一次,在班上跟一个同学吵起来,有了“肢体的冲突”。这个同学用铅笔刀把我的衣服上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回家后无法撒谎,只得如实报告。这次父亲没有要求写检查,也没有要求在“家神柜”前下跪“思过”,而是拿了一个大竹篮和拔棉花用的棉花勾子,要我到田里拔一篮棉花根子回来。时值深秋,寒风阵阵,越拔越难拔,我冻得鼻涕直流,小手通红,但还是倔强地拔满一竹篮。回到家里,母亲很是舍不得,直骂“鬼先生”,但“鬼先生”说:下次做错事还要惩罚劳动。

父亲虽与人为善,但在“文革”中还是受到冲击,被“下放”到江庄劳动,手无缚鸡之力的父亲,要在土窑上打砖坯,受尽了磨难。好在江庄有个小队干部,是父亲的学生,敬重他的为人,时不时地给予关照。后来,“文革”结束,父亲平反了,再谈起当年几个“造反”的教师、学生对他的打骂、侮辱时,父亲忍不住骂了一句“活死人”,这是我记起的父亲骂人最重的话,颇有点臧克家《有的人》的风格。然后,父亲又淡然一笑,仿佛是在讲述“别人的事”。

其实,不止是冬至,在每一个适合祭拜之时,我和妻子都会祭拜先人,寄托哀思。

父亲大名叫时国平,字文治。


作者简介:

135715eo9r9ec4rw77ytyi.png

时育龙,江苏省作协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出版有个人作品集《公鸡下蛋》《时育龙寓言选》《当代寓言作家掠影》,主编了周庄镇革命斗争纪实作品《血染卤汀河》。做过教师、记者、文秘,在多个乡镇工作过,现供职市某机关。


来源:古镇周庄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阴阳谓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145573727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36

帖子2764

积分12799

图文推荐

  • 夏俊山 | 愿爱如晨曦照耀你们成长

    岁月的画卷中,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长辈的期望与温

  • “满街棠树有遗风”;——盐城海棠园怀古忆

    四月盐城尽花园海棠盛宴忆汝珍文/相鸿题记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铎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铎。(盐城

  • 5名干部喝酒,1人死亡,为何发生如此恶劣的

    AI图片 与文字无关来源:“官察室” 记者观察荐稿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下)

    悠悠大四河,以它博大、无私的胸怀,生生不息地流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