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时代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演化与发展,不断地流淌着、变迁着,时代的变迁见证了人类的智慧结晶和不断追求。
2002年的新年钟声响过才几十天,我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从2002年的晨曦初露,到2024年的盛景辉煌,中国以惊人的速度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变革史诗。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爷爷在天津上班,我每次去看望爷爷都是奶奶带着我,乘坐双层巴士,一路风尘,一路颠簸。最丑人的是要解小便,只好用刚吃完的方便面纸筒解决。 我读初一那年放暑假,家中有亲戚在北京邀请我们去玩,我当时是和爷爷奶奶坐着绿皮火车从建湖到北京,但是没有买到卧铺票,当然也为了节省钱财,于是买了硬座。那是我第一次坐硬座,奶奶还带了毯子,当时是面对面的两排座位,爷爷奶奶坐一边,我和一位小姐姐坐一边,车厢里开着空调,我们并没想到居然会这么冷,所以到了晚上,奶奶把随身带着的毯子,拿出来平铺盖在我们身上。那一晚,吹着凉风,盖着被子,从晚7点坐到了早7点,我们到了北京,那是我最后一次坐绿皮火车。 在北京期间,齐齐哈尔的姥姥来电话,说北京已有高铁可以直达她们家。爷爷奶奶和我都是从来没见过高铁是什么样子,于是爷爷一时兴起,决定带着我和奶奶坐高铁去齐齐哈尔。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坐高铁,我和爷爷奶奶一并排3个位置,坐在宽敞舒适的座椅上,窗外的风景如电影画面般一幕幕掠过,那种速度与激情的碰撞,让我瞬间爱上了这种出行方式。从缓缓启动到全速前进,高铁用它那平稳而强劲的动力,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贴地飞行”。沿途的风景,无论是繁华的城市天际线,还是宁静的乡村田园,都在这一刻变得格外动人。从北京穿过河北、辽宁、吉林到达黑龙江,居然只用了半天时间。感谢这段旅程,让我知道了中国居然发明了如此高科技的出行方式。 后来,我上了大学,来来回回,每次都坐高铁,可是再也没有第一次坐高铁的那种新奇与激动了。 再后来,每次过年,爷爷奶奶总是带我出去旅游,我们的出行工具又从高铁改变到飞机。记得头一次坐飞机,我们是除夕在家吃了年夜饭后,爷爷开车到盐城南洋机场,我们是22:56起飞的,正月初一的01:28,我们居然在深圳的宝安机场降落了,到宾馆里美美地睡了一觉,早饭后居然置身于世界之窗公园了。 去年底,我拿到了驾照,春节期间,跟着爷爷奶奶自驾游,走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我一边开车一边想,以前爷爷开车出门,全靠自己记路,现在居然有了导航;以前出门都是坐船、坐车,现在坐上了高铁、飞机;以前出门住宾馆,得到地方停下车来挨着找,现在在手机里下载软件就能找到住处,还能在旅游景点附近定位宾馆,甚至可以提前预定;这智能手机啊,可太有能耐了……。 从双层巴士到绿皮火车,从高铁到飞机,我无时无刻不在感慨时代发展之迅速。我们这些00后的新一代青年人,站在时代的交汇点上,带着对过去的敬畏、对现在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许,继续在时代的长河中遨游,不论风雨如何变幻,不论岁月如何更迭,那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时代进步的努力,将永远是我们心中最亮的灯塔,它将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直抵成功的彼岸。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