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中学时,有一次,地理老师在讲授“中国地理”课时,突然停下来,指着学校南门前的那条河,问全班同学叫什么名字?大家哑然。过了片刻,班上一个外号叫“小可爱”的同学起身回答:“应该是叫二卯酉河吧!”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只见地理老师的眼中流溢出诧异而兴奋的光芒,她微微一笑说:“完全正确!你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水利专家。”后来“小可爱”真的考取了华东水利学院,他是否已成了出色的水利专家?一向深居简出的我,便不得而知。
河流是城市的血脉。一座城市有一条泛着波光的大河穿越而过,那是何等的丰满和滋润!绝不夸张,也毫不掩饰地说,二卯酉河就是大丰的母亲河!
不知何时,在大丰市中心地段的二卯酉河面上矗立起一道巨大的、气宇轩昂的、流光溢彩的大“拱门”,远远眺望,如同一道飞架南北的彩虹,成为大丰城里一座精美绝伦而别具一格的地标。行家可以道出它身上蕴含的深刻寓意,也能表述它的时代象征,而外行的我,只能从外表观赏着它外表的伟岸和不凡。
每当我徒步向“拱门”缓缓地走去时,只觉得犹如电影中的慢镜头,艺术化的画面惟美地逶迤而来。尤其是在华灯初上的时候,眼前这道绚丽无比的巨弧,迎对着二卯酉开阔的河岸,总会油然而生一种既像“门”,又像“桥”的美妙幻觉。更贴切地说,这是高挑在二卯酉河上一道弯弯的笑眉!有了这道与日月经天共存的巨大笑眉,大丰城便显得格外慈祥可亲,妩媚动人!
面对“拱门”下一脉温柔流动的水,聆听流淌之水叮咚地浅吟低唱,久远的记忆在流水声中款款而来——
那时的二卯酉河面上,航行或停泊着拖轮、机帆船、乌蓬船、舢舨、渔舟等形形式式的“水上人家”。河水中泛着成片的由机动船遗漏下的油污和各式各样的垃圾。河床上的引擎声、汽笛声、号子声、吆喝声起此彼伏,组成了一幅繁杂、凌乱和喧闹的街市画面。这让我想起了叶圣陶先生所著的《多收了三斗五斗》,那篇文章中所描述河埠上的场景。曾有一位摄影大师,将昔日二卯酉河的景致取下后,装进了地方博物馆的橱窗里。一些80后和90后看了都不敢置信,他们就是被眼前这条母亲河的水哺育长大的。
如今,二卯酉河的水已经变得十分清澈,再也见不到昔日那种肮脏不堪的模样。大丰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坐在“拱门”下的一处芳草地上回忆着过去,再举目扫视身边的一切,那动荡不安的烦躁之心一下子就宁静下来。堪称沿河两岸的十里风光带,还有恍如童话世界中的“河滨公园”,给我送来一种飘逸如仙的梦幻感觉。同时,又使我的思绪变得愈发温柔缱绻。我知道,这温柔缱绻的感觉,就来自于这条既不汹涌又不喧哗的二卯酉河头顶上,这个像弯月高悬的那道秀美的笑眉!因为它是大丰老城改造的一个闪亮标志,也是大丰新城崛起的见证者,又是大丰敞开胸怀笑迎八方来客的大门……
对于华美而气度非凡的大“拱门”,我似乎牢牢地铭记下一种真实的感悟,它好比二卯酉河畔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而在这颗明珠的内核深处,到底蕴藏着多少别样的珍贵?我想,凡历经过时代变迁和日月更迭的人,是不难悟出其中的奥秘。
一座城市有了一张经久不衰的笑脸,才会显得那么年轻,那么楚楚动人,那么无比的美丽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