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没有想到,耄耋之年的我,第一次踏上东南亚这片土地,恰恰是因为音乐。
乐是音乐之“乐”,也是快乐之“乐”。泰国曼谷·第九届东盟合唱节,是这次快乐之旅的主题和目的地。
东盟国际合唱节,是面向世界的国际艺术盛会。
本届合唱节由泰国合唱协会主办,前八届已经有来自中国、英国、法国、韩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俄罗斯、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200余个团体、八千多人参加,观众累计超过了十万多人次。
本届合唱节,在泰国曼谷皇家王权剧院、朱拉隆功大学音乐厅、芭提雅东芭文化村等地安排一系列活动。六天时间(2025年1月21日至26日),除了国际合唱比赛、开闭幕式及颁奖典礼,还有海外华人春晚、国际大师班、与当地合唱团联谊交流等活动。
众多国际权威专家参与合唱节,并担任专家评委。其中有:中国合唱协会原副理事长、著名指挥家任宝平教授,德国青年指挥家Adriaan van Heerden,英国指挥家Harald Kielberg,俄罗斯合唱指挥副教授Sias George Vorster,泰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合唱团指挥刘佳明,日本华侨华人合唱协会会长朱满玲,泰国合唱协会会长姚立森,日本平成音乐大学特聘教授、东京国际音乐节、青年艺术节执行组委王阳,青年指挥家、中国高校合唱委员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理事、中国国际合唱节艺委会委员窦铁民,中国国际合唱节艺委会委员与特殊贡献专家奖获得者、江苏合唱联盟副主席、南京合唱协会艺术总监、国家一级作曲家苏永进等。
合唱节组委会主席:泰国皇室亲王蒙拉差翁·沃拉芭帕·扎伽潘亲王殿下。
盐城市音协爱乐合唱团,虽然刚刚成立不久,但因为其音乐的艺术素养和在国内的影响力,而成为这次大赛组委会的特别邀请之列。
我不是合唱团成员,但十分荣幸,应邀随团采风。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一次以听歌为主的文化游学——曼谷之行。
仅仅几天的曼谷之行,一是全过程地观看了这次国际艺术盛会,二是紧随活动场地转换的同时,饱览了南亚的美丽风景和泰国文化、民族风情。
当然,重要的是,近距离接触盐城市音协爱乐合唱团这支朝气蓬勃的团队,非常清晰地看到每一位合唱团成员,对于爱好合唱音乐的那种真诚,那种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坚如磐石的执着。他们告诉我:就我个人而言,只是个微光,但我们的团队,用每个人对音乐的热爱,把大家凝聚、融合一体,带着大家一起去追光。
参赛自主,经费自出,只争朝夕地排练。
众志成城、一丝不苟,去打造最美的合唱意境。
唯一的心愿:真正唱出美妙音乐背后的中国文化,深入浅出地诠释中国音乐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内涵。
他们在曼谷国际合唱节的所有活动,自始至终,我都参加,且被深深感染。由衷觉得:他们的每一首作品,不仅仅是以合唱承载着时代,用乐声召唤着魂灵,更能奇迹般地发现他们合唱中的自我——不仅仅因为合唱而欢乐,而是听到了人生中的自己一种向上的声音。
就合唱艺术层面而言,盐城市音协爱乐合唱团的特点是通过合唱指挥的调度,求得变化,亦称之为“维新”。
奇妙的是,这样的“维新”,能够吸引观(听)众的,仍然是那个万变不离其宗原汁原味的音乐基因,它具有流畅、自然、优美而动感十足的品质。
我注意到,其“核心竞争力”,还是有内在的音乐质量保障。观(听)众在会心发笑的同时,欣赏的依然是音乐本身的魅力。
团队上下,人人都知道“功夫在课外”这句话。这是艺术总监兼常任指挥卢晓进经常用的口头禅:“指挥时,只专注当下,寻找自我、超越自我。”他是这样说,也是一如既往这样做的。同样,每个合唱队员在演唱时,也应该具备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在这次国际大赛,获得团队合唱金奖的同时,还拿到了“最佳指挥奖”和“最佳钢琴伴奏奖”,成为本届赛事中备受瞩目的聚焦点,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听歌·曼谷行,其中的深涵,应该是一种诗意的留白。
我以为:盐城市音协爱乐合唱团在曼谷东盟第九届合唱节以新奇的组合展现了中国音乐的独有韵味,展开了一幅交融相生的音乐画卷。不仅为第九届东盟国际合唱节和泰国曼谷国际华人春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更是在在中泰建交50周年的重要时刻,为两国的文化交流,贡献了一份力量。
通过合唱音乐这一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桥梁,让泰国及世界各国的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与理解。
编辑:陆晓艺、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